韦尔申(1956——)黑龙江哈尔滨人。197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考取本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现为鲁迅美术韦尔申学院院长、教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展学会常务理事。
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曾在第6届全国美展中获铜奖、第7届全国美展获金奖、第8届全国美展获油画艺术奖、首届中国油画展展获大奖、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颁发的“青年奖”。1993年参加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1993年获得有突出贡献奖,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油画《我的冬天》、《吉祥蒙古》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曾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韦尔申喜欢赋予物件以一种永久与坚实的品格,不仅让人感到有一种宗教般的宏伟与庄重,还让人产生一种沉稳、凝固,乃至永恒之感。与新生代的视角完全不同,他以严肃的“正剧”手法,以纪念碑式的构图来表现这一代人以及他们的上一代。这里已不存在调侃、戏谑、挖苦、嘲讽,已从那种情绪化的精神痛苦中走出来,字正腔圆地阐述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判断。
韦尔申把今天的中国具象绘画引入一种非具象化的的哲理性思考之中,把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及游离感融入其作品的内层,因而极大地拓宽了中国具象绘画的疆界。……他带给我们的是对当代知识份子的关注,是当下生存状态中人间的冷暖与悲喜。
职业生涯
1976年5月到1978年03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一轻工机械厂工人。
1978年3月到1982年1月在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
1982年1月到1985年1月在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
1985年3月到1988年7月在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
1988年7月到1992年11月在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讲师。
1992年11月到1993年11月在鲁迅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3年11月到1995年9月在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助理。
1995年9月到1997年4月在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1997年4月到2000年9月在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2000年9至今鲁迅美术学院院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副主席。
求学历程
童年时代的韦尔申每次漫无目的地翻开这些画册,总是对长着奇怪面孔的肖像画感到好奇。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去理会列宾、克拉姆斯柯依这些人的名字,只是在脑海中留下苦难的纤夫、果敢无畏的哥萨克,还有几个表情生动的俄罗斯少女的朦胧影像。寒冷的冬天,图画中的雪地风景令他着迷。父母上班时,他呆在家中,时常对着窗玻璃上的霜花出神。翻够了家中的这些画册,他开始尝试着描画一些连环画上的人物。
上小学的时候,韦尔申经常参加少年宫主办的美术活动。他悟性极好,老师十分喜爱这个“一点就透”的孩子。他的画,经常出现在少年宫的儿童画展上。
1969年3月,韦尔申随父亲迁到四川省重庆市的北碚区。就学画而言,具有扎实美术功底的郭克是韦尔申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老师。在随后的四年间,韦尔申开始系统地跟郭老师学画。无数个天气闷热的下午,他和另外几个喜欢美术的孩子呆在郭老师家中。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画着石膏、静物。
1974年夏,随着父母单位的回迁,18岁的韦尔申返回了哈尔滨。韦尔申的内心深处,涌动着创作激情。这一年,他成为原来的哈尔滨第一轻工机械厂的一名工人,这在当时是件十分令人羡慕的事情。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他可以堂而皇之地作画,也可以把作品拿去公开参展了。
在四川的时候,通过老师的讲授和翻阅大量画册,他已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眼光。他曾用家中的那架老相机,拍下了一幅幅国外的美术作品。有一些画,他还把它们临摹下来。韦尔申的视野扩大了,不仅仅是家中所藏有的列宾、苏里柯夫、列维坦,他还看到了达·芬奇、拉斐尔、安格尔、米勒、库尔贝等人的作品,那些风格迥异的传世名画中所传递出来的艺术气息让他对美术产生了新的认识。在正面表现工农兵的同时,他不满足于宣传口号式的图解人物,他隐约地认识到,只有深入到人物内心深处,才会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如何更精确地把握众多群像,画出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当美术成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变成了自觉的追求时,人生的目标也渐渐变得明确。不足两年的工人生涯,让韦尔申获得了诸多人生的经验,也体味着绘画过程的辛苦与快乐。
1977年,高考恢复了,这一年中央美院没有招生,韦尔申怀着激动的心情,报考了鲁迅美术学院。韦尔申热爱油画,他觉得在富有变化、表现力丰富的油彩中,可以找到表达内在体验的有力方式。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拆封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如果不是被油画系录取,就等来年再考。
本科学习阶段,韦尔申曾与同学胡建成合作了一本连环画《夏明翰》。利用业余时间,两个人画了一年多。随后,这本连环画参加了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比,获了一个三等奖。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成就来之不易。他的毕业创作画是一套历史画。为了有更多的感性认识,更好地在画面中塑造人物、体现出当时的历史氛围,他每天都钻进图书馆查阅史料、图片。他完成了《剪辫子》、《放了足的女人》等组画。毕业时他留校任教。
韦尔申的大学本科阶段,正值社会上开展“真理标准大辩论”、“伤痕文学”引起轰动。在他入学的第二年,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美院学生的关注———在新建成的首都机场候机大厅里,大型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中出现了正面女人裸体。有关人士将画面遮起来,说是怕吓着女人和观看者。艺术的解放,首先在于观念的开禁,对韦尔申等一大批在那个特定历史时期步入画坛的年轻画家来说,他们是一段历史的承载者,他们也注定了要逐渐获得艺术上的自立,并以自己的声音发出呐喊。正是从那时起,韦尔申内心有了一种使命感,他要从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入手,体现艺术价值,实现自身的抱负。
个人观点
对中国的文化形态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韦尔申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十三亿的人口,那么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们完全有理由保持住它的独立性,因为文化的形态和经济的形态有很大不同,经济的形态是不能离开过去大的背景和规则,就像我们要入世一样,否则也很难融入到我们的经济一体化的环境里,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现在正在逐步的形成。作为文化艺术和经济的不同点,带有它的独立性。我们是一个大国,和小的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韩国日本,尽管他们也有他们自己民族的传统和保留着他们自己的文化,但是就总体而言,和中国相比它缺少这种独立自主的这种文化体态,和韩国的官员在交谈的时候,他说我们必须要跟着美国后面走,否则的话没人保护我们,我们明知道这样不对不公正,但是没有办法,中国就不一样,中国完全可以对老大说不,可以完全可以违背它的意志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
文化在这一点上就可以这样做,但是这种独立性不是绝对的,它需要在大的国际文化背景下加以关照。所以,第二点独立性不等于封闭性。中国的当代文化不都是先进文化,西方的当代文化也不都是腐朽的文化,所以保持住我们自己的独立性,并不拒绝我们吸收西方当代文化优秀部分的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独立性积极的和开放性的姿态出现,而不是以一种保守的封闭的姿态出现,那么中国的油画发展也是如此的,所以油画有一个西方化的过程,这个西方化的过程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西方的歌剧在中国的演绎一样。
[NextPage]
经常可以看到中国的艺术家在演出西方的歌剧,那么你演出西方的歌剧就要按照西方的规则来表演,一张口就必须要洋,不洋就不是西方的。我们中国自己的民族歌剧,尽管起步比较晚但是意识形态色彩比较重,听到这样的歌剧我们又不会想到“蝴蝶夫人”等等这样一些西方经典的歌剧,因为他们的曲调、内容表达的方式是我们中国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和我们中国的油画处境是完全一样的。中国油画一边在西方化一边在中国化,的确是一事实,它们是互维的。不论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种自律性是不可抗拒的。事实发展到今天油画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工具,我们不再思考它的出身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是用它来画中国的事情,表达中国人的情感。
中国的艺术家尤其是中青年艺术家应该具有一种知识分子的情怀。有一些同学谈到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东西。在今天在当下我们失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知识分子的情怀,因为这种情怀与品格最重要的一点是表现在一个是他是一个爱国者,第二点他必须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主要贡献
在当代艺术领域,韦尔申的贡献在于以其绘画语言和造型观念的特殊性,韦尔申作品深化了艺术形象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名艺术的忠实守望者,他在风格不断的蜕变中,执着地运用新的修辞方法,传递着对于崇高而理想的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韦尔申198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1985年考取本校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作为一名受过严格学院教育的画家,他有着深厚的绘画功底,并熟悉西方许多大师的作品及其画面造型风格。在深入学习西方油画传统的同时,表现出对这种学习的成功超越。在其创作的一系列蒙古题材绘画中,脱离了风景题材的限制,创造出一种具有庄严、沉稳、质朴、凝固视觉特点、并带有崇高感和宗教气氛的画面。其中《吉祥蒙古》荣获全国第七届美展金奖。
1991年之后,韦尔申停止蒙古系列的创作,并尝试新的表现途径。《守望者》系列、《温柔之乡》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景物都是非典型性的,作者偏重的只是某个阶层中某一类人内在精神性的东西,尽可能剔除真实生活的痕迹,进一步加强画面中符号性的因素,以求得更大的联想空间。《守望者二号》表现的手拿望远镜、身骑稻草驴,深情庄重的中年人,其虚拟性跃然画上。在《温柔之乡》里呈现给我们一种非确定性时空的体验,画面中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被虚拟在山峦的怀抱中,守望着一个幻想中的清新世界。横卧的人体被拉长,服饰的表面被处理成金属的感觉。作品中舍弃了许多真实的客观因素,一切都在虚幻中形成,从而增强了表现语言的不确定性和超越时空性。
[NextPage]
午 布面油画 92x61cm 1993年
1992年作 姐弟 布面 油画 100×80cm
太湖畔 布面油画2006年 69×58cm
[NextPage]
2005年作 云上的日子 布面 油画
[NextPage]
2005年作 守望者
2005年作 人物 油画 36.5×25cm
2005年作 守望者 油画 80×60cm
《家园》油画
我的冬天
2000年作 读史119×90cm
韦尔申 父与子 油画 布面
[NextPage]
吉祥蒙古 (油画)
兰色和谐 黄色和谐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