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在艺术作品的追求上,是以圆柔的线条,清晰的时代手法来传达深厚之古典精神。就此艺术表现是一种自觉状态与内蕴一份智慧,在东方哲学境界中内化,突破千年佛教艺术即有之形式,呈现宗教不离世间法,并赋予年轻的生命,这股祥和自在,敦厚的雕塑更触动世人心弦。
台湾由大中华文化边陲,再经殖民至政争变革中,带来了中国文物宝藏及人文风采,其特殊之生命因缘,宗教法脉也因而迁移;传统的雕塑之实用工艺,在民俗中展现,但也随著经济发达,东西文化的交流洗礼,反映出时代艺术多样面貌,由印象派到欧风雕塑┅等,呈现出多元表现,其不乏钜作,但也众多雕塑创作,在流行里而失去艺术本源。
雕塑家李真保留著东方艺术特质的空间意识,非物理间架,是阴阳、虚实节奏中流荡著气韵,其雕塑作品之灵气如皎月映雪、水照云天,似『超以像外』所直接领悟的神态天趣,养空而游,是活泼的生命泉源。
雪窦颂古云∶闻见觉之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叶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是万物一体的境界。从雕塑物理性之条件传达上述禅境,尚属极高不易,李真的作品中,是佛、似仙、是神、似人,臻於清净之体证,透过创作自我解脱之意涵,在纷沓时代潮流中弥足珍贵,也是李真自我内在祥和追求之投射,这拙厚天真之美,是李真风格。
李真的雕塑事业从佛教艺术的创作开始。因为在佛教雕塑的领域专研,同时,本身又是在家居士,使他有机会亲炙许多法师上人,以及受托为当代知名佛寺或虔诚信众的私人空间,进行佛堂的规划与设计。这样的养成背景与历练,对李真而言,无可厚非地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舍实用工艺就纯粹艺术
从技术的养成背景来检视李真,他至多受过高职美工科的训练。之後,虽然也曾经进入学院出身的雕塑家的工作室,担任助手,并见识到学院的基本训练与要求为何,但终究为时甚短,很难称得上具体的影响。或即使受到影响,主要也是一些属於学院派的技术规格。由这样的背景来看,李真在二十岁以前所受的美术或雕塑训练,无疑是传统而学院派的。
其次,就李真从事雕塑的历史来看,他在一九八0年代後期,已经成立个人的雕塑工作室,并且开始接受委托,承制各式的佛像。当时,他不过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小夥子。到了一九九二年,也就是李真三十岁那年,他完成了自己认为第一件较满意的雕塑作品《水月观音》。之後,他又在一九九五至九六年间∶受托为佛光山台中光明学苑大殿,以及日月光半导体楠梓厂办大楼的顶楼佛堂,完成规划、设计与创作。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