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YBA教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

2015-02-27 11:18:24来源:艺术财经    作者: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如果说起他的学生——达明安·赫斯特、翠西·艾敏、加里·休姆、莎拉·卢卡斯等大名鼎鼎的当代艺术家名字,恐怕许多人都知道。迈克尔·克雷格-马丁曾于1974-1988和1994-2000年间两度任教于伦敦金匠学院(Goldsmith),对“年轻英国艺术家(YBA)”代表性人物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被人们称为“YBA教父”。

  如果上面的介绍仍然不能让你对这位花白头发的教育家和艺术家留下鲜明的印象,那么让我们先从他的一个装置作品说起。

  一棵橡树

  让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声名鹊起的,正是他在1973年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一棵橡树》:一个盛着水的玻璃杯被高高地放在展厅搁板上。在作品旁边的附文中,克雷格-马丁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宣称,不论外观如何,他已经把这杯水变成了一棵橡树。

  Q:你难道不是简单地把一杯水叫做一棵橡树而已吗?

  A:绝对不是,这已经不再是一杯水了。我已经将它真实的物质改变了。再把它称作一杯水已经是不准确的了。人们可以把它叫做任何东西,但是它实质上还是一棵橡树。

  Q:什么时候这杯水变成了橡树?

  A:当我把水倒进杯子里的时候。

  Q:这棵树在变成水之前在其它地方存在吗?

  A:不,这棵橡树之前不在任何地方存在过,我也需要指出,它也不会以任何不是这杯水的形式存在。

  当这件装置作品于1974年展出的时候,很多人不感兴趣,而是在过了几年之后,才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后,克雷格-马丁也在采访中进一步解说道:“看上去是一杯水,但是它是一棵橡树。我觉得艺术创作是:相信,别人相信——建立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相信。如果没有交流,展览中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建立信仰。作为艺术家我要完全相信,自己都不信,要让观众相信这就不公平了。”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却在此时转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向,他开始以日常物品为主体创作线条画。[NextPage]

  两个可乐罐

  克雷格-马丁的创作逐渐聚焦于造型简练、色彩明丽的日常物品的描绘中,耳机、鼠标、椅子、灯泡、滚漆筒、高跟鞋、旅行箱……他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将它们转化为素描、绘画和钢雕塑作品。克雷格-马丁以其艺术创作关注这些生活中最普通的物品,通过色彩、线条、明暗的变化来讲述关于当代生活的故事。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他为“寻常事物的大师”,他曾说:“通过颜色,我们可以传达那些除了视觉之外的感知,它能表达嗅觉、味觉、感觉和听觉所要表达的东西。”

  在这些日常物品中,有一样东西克雷格-马丁和安迪·沃霍尔都画过,那就是可乐罐(瓶)。2013年10月30号佳士得拍卖会上,安迪·沃霍尔1962年创作的《可口可乐(3)》拍出了5,730万美元的天价。沃霍尔用简单的黑色线条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可口可乐瓶子,醒目而直接地表现对二战后期美国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的推崇。当被问及两者创作的区别时,克雷格-马丁说:“他(安迪·沃霍尔)关注的是商标,而我关注物品本身。波普艺术家关注图像,我关注物品,我画的是物品,不是图像。我画成红色,是因为我知道大家都会理解成可口可乐,但我并没有这么画商标。”


安迪·沃霍尔 可口可乐3

  克雷格-马丁的创作融合了多种媒介,散发着一种优雅的克制力和明确的观念性。1990年代,他开始在画布和铝板上,用造型大胆的图案和斑斓明丽的色彩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组合。同时,他也更多地投入到复杂的墙壁绘画装置的创作中。而他的雕塑可以被视为其绘画作品的发展与变形。从本质上,它们是日常物品在空间语境下的三维立体绘画,可以轻易地看出这是一把雨伞或一个灯泡。但作品的尺寸、单一的色调和雕塑的平面化消解了物品的功能和意义,促使观者反思并质问自己眼前之所见究竟为何。[NextPage]

[NextPage]

  伦敦GO!

  自1912年起,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都会委托艺术家创作一幅或多幅海报,以庆祝成为奥运会东道主。2012年,伦敦奥组委重拾这一传统,委托12位英国顶尖艺术家,为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分别创作6幅海报,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就是其中之一。

  克雷格-马丁接下委托任务后,浏览了历年来所有的奥运海报,他认为,创作海报的难点在于“它既是艺术又是海报”。在被问及为何会选择这样的视觉和设计时,克雷格-马丁说:“我觉得如果要做一个给人印象深刻的海报,那么需要一个简单的画面加上最大极限的冲击力和直接观感,奥运会和残奥会是一个整体,并不存在什么‘特定运动’,所以我决定只用一个图像和一个单词——一个码表和单词‘GO’。我希望它能体现竞争、张力,以及比赛的兴奋感。而画面上的码表和单词,它们的弧线事实上是影射了奥运的五环。”

  迈克尔·克雷格-马丁1941年生于都柏林,1945年,他随家人一同移居美国,后进入耶鲁大学艺术系,与理查德·塞拉、布莱斯·马尔顿、查克·克洛斯等人为同期校友。1968年,克雷格-马丁来到伦敦,并定居于此。他说:“这个城市从那时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是物理上的,而且是整个社会性格上的变化——人们说话的方式、各种关系、社交、饮食和生活。”正是这样的伦敦才造就了这样独一无二的迈克尔·克雷格-马丁。

  作品: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