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焕,1936年生于韩国。
1961年毕业于东京Nihon(英译)大学哲学系。
1997年任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目前在日本、法国生活和工作。
个展:
1973-1999年先后在日本东京举行八次个展;
1975-1980年先后在法国巴黎举行三次个展;
1978-1997年在韩国汉城举行四次个展;
1988-1999年分别在意大利米兰、日本镰仓、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法国巴黎举办个展。
2001年,李禹焕绘画1973-2001,波恩艺术博物馆,德国;
2002年,SCAI浴室,东京,日本。
群展:1973年 圣保罗双年展,巴西圣保罗;
1977年,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德国卡塞尔;
1980年,20世纪雕塑展,瑞士巴塞尔;
1984年,日本近四十年艺术展,日本东京;
1987年,日本前卫艺术展,法国巴黎;
1992年,“与自然合作”,英国利物浦;
1994年,“朝天大叫”,美国纽约;
1997年,“法国制造”,法国巴黎;
1999年 “对话中的艺术世界”,德国科隆;
2000年,第三届光州双年展,韩国光州。2001年,世纪城市:现代都市中的艺术与文化,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英国。
[NextPage]
“物派”被认为是战后日本现代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对后来的日本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物派”的理论和形式革新一直持续发展,而且关于它的争论也超出了那个短暂的时期(1968年-1971年)。“物派”在确立亚洲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实践中心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文化身份和日本艺术的发展方向。“物派”艺术家都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经历了美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反对日本盲目搬用美国现代制度,提倡亚洲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和形式。
[NextPage]
一般认为,“物派”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产生的艺术运动,它与美国极简主义(Minimalism)有着间接的联系。“物派”艺术家在观念上强调以物质为基础的反形式主义,作品具体以装置的形式表现事物的过程、阶段或状态。日语的词语“物”(Mono),具有非常广泛和丰富的涵义,包含了“物品”、“材料”、“物质”、“物体”等义项。“物”在日本艺术家的眼里具体指石材、原木、日本纸张、锈钢板、布料、砂石、棉花或木炭等原始状态的“物”被展示出来,以它们自身裸露的具体形式转变成了艺术品,并从物质与物质、物质与场所的联系中导引出了关系、状况、状态等议题。
[NextPage]
“物派”最重要的理论家兼艺术家之一是李禹焕。他吸收了现象学、结构主义和美国极简主义以及日本的禅宗思想,对保守的现代美学和哲学的本体论提出了挑战。他直率而尖锐地批评了当时日本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化倾向,认为西化倾向缺乏民族认同。他主张“物派” 艺术家应利用当代哲学和批评理论建构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特殊语言,在现代工业化的语境下,激励重新审视和解读亚洲美学、哲学和文化元素;同时又依赖于禅宗的观念,并将其具体应用于艺术实践。他认为,这一切就是形成艺术家独特风格和自我身份的关键。李禹焕针对欧洲中心说强调的自我与他者、观念与事物的客观化也提出了批评,他在理论上主张意识与存在、物与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编辑:范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