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审美”与“观念”往往被作为错时性的“对立”的系统。早在古典主义绘画达到“艺术美”的巅峰后,黑格尔就曾预言“自由美”的“精神之光”将会普照。现代主义的艺术自由思想在将形式美的各种创新逼至“山穷水尽”的死角的同时,造就了更为极致的“自由美”——观念艺术——作为“审美”的对立面的出现。
《巧合之一》布面油画160cmx200cm 2009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自由美”将沿着自由的三个本质方向——独特的个性自由,艺术想象自由及幽默诙谐的自由——显现理念。如果说现代主义艺术显现的是形式主义理念,那么,当代艺术与之的本质区别首先是对形式主义理念的超越。因此,认定当代艺术的“当代性”的本质特征似乎只能逻辑地得出如下结论:“审美”世界之外的世界。
然而,庞茂琨开辟了一条使“审美”与“观念”从对立走向和解的新路径。
《镜花缘之二》 布面油画 160cmx120cm 2013
3月8日下午,题为“相遇此在”的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在北京民生美术馆开幕。展览集中了庞茂琨近十年创作的数十件重要作品,按“舞台”、“游观”、“镜像”和“折叠”4个单元依次排开,系统呈现了他近十年的主要艺术成就。
《纳西索斯》 布面油画 160cmx200cmx2 2015
作为极具天赋的学院派艺术家,庞茂琨对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具有深刻的精神领悟和炉火纯青的技术修养。无论是“解谜”还是“传授”,他都可以引领学习者无限接近古典“法度”。然而,庞茂琨艺术实践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对几百年前的西方艺术的精神性的整体把握,而是在这个浩瀚“审美”的世界中他却能自由自在地纵情“观念”,从而使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同时成为思想的对象。
《邂逅之二》 布面油画 180cmx260cm 2010
“相遇此在”的意味深长之处,首先是“相遇”。艺术家通过不同作品所表达的若干宏大的“相遇”场景——历史与现实相遇、西方文明与东方气质相遇、人性本体与社会状态相遇、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相遇、“美感”与“观念”相遇,等等——从人类文明的差异、冲突和融合高度来揭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古典传统与缤纷现实的关系。
《被直播的现场》 布面油画 280cmx230cm 2017
庞茂琨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是在“艺术美”之外去寻找“自由”,而是在“审美”的世界内获得了“自由”。
《子夜》 布面油画 150cmx100cm 150cmx160cm 150cmx100cm 2015
展览所呈现的另一个不同寻常之处是“此在”——不仅仅是“舞台”、“游观”、“镜像”等系列作品所表达的场景体现了现实生活的“此在”,也不仅仅是“折叠”系列中凡·艾克、达·芬奇、拉菲尔、卡拉瓦乔、伦勃朗、委拉斯贵兹等我辈耳熟能详的大师的艺术精神穿越至“此在”,更是通过庞茂琨观念的艺术介入,使一切“错时性”的文明都可以“共时性”地在任意空间里并列存在。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历史与不同文明关系的崭新时空观。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均可以超时空成为当下艺术创新的文化资源——这正是“此在”的非凡启示。
《老鹰茶的滋味》 布面油画 180cmx280cm 2013
庞茂琨卓越的历史贡献绝不仅仅是对“挪用”、“重置”、“疏离”、“解构”等多元艺术方法的综合巧用,而是立足于“观念”,为“审美”的艺术提供了如何依然具有当代性意义的有力证明。
《第二次触摸》 布面油画 160cmx200cm 2016
2016年7月,合美术馆曾举办题为“手绘之谜”的庞茂琨手稿艺术展,并将他列入持续重点关注、研究的当代艺术家名单。“相遇此在”中的“舞台”、“游观”、“镜像”三个单元重要作品的创作过程记录都在“手绘之谜”中进行了有序的显现;而“折叠”系列是庞茂琨2016年以来广泛采用西方古典主义艺术资源试图构建新的文化秩序的精彩尝试之作,这些作品既是庞茂琨艺术思想进一步自由的发展,也是当今世界文明格局的新的艺术写照,具有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标志性,必将作为重要的档案纳入合美术馆的研究和收藏计划。
《过客之一》 布面油画 180×260cm 2014
《过客之二 》 布面油画 180×260cm 2014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