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王天德:“回”到故宫,回到水火之间

2015-04-28 10:52:19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奕名

   


王天德

  从今日美术馆“开门”,到苏州博物馆的“后山”,再到故宫的“回”,一年之内王天德用三个个展经历了一场水墨轮回。从他的当代水墨实验诞生以来,他就在重新发掘一种传统与当代对话的通道:20年前,他用《水墨菜单》《中国灵柩》对水墨的命运展开一场审问;10年前,他用《数码》和《孤山》系列在灰烬中寻求水墨的涅槃重生;时至今日,他用《后山》和《雪景》将传统彻底融入自己的作品和艺术观照中,苦思冥想熬出来的展览主题“回”,回到故宫,与20年前在太庙展出《中国灵柩》时的地方隔墙相望,从祭奠走向庙堂,终于成就了水墨的向死而生。


展览现场

  火

  站在故宫的建福宫里,王天德感受到一种异样的宁静,这里与喧闹的中轴线不同,春日里的红墙金瓦,伴随着花香和鸦鸣,分外幽静。“建福宫近百年前那场大火,与我用火的创作似乎有某种相应。”王天德说。

  他指的是1923年建福宫那场神秘大火,让这里变成瓦砾。建福宫初建时拟为乾隆皇帝“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之用,后因故未行。乾隆曾时常到此游憩、吟咏,还在此收藏了不少文玩宝贝。据说,当时还住在紫禁城内的末代皇帝溥仪曾怀疑是太监们监守自盗,纵火毁灭证据。溥仪欲加以追查,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10年前,在由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资重建,巧的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先生当时参加了复建的上梁仪式,“当时的‘上梁文’由已故中国建筑界的泰斗罗哲文先生撰写,如今想来还记忆犹新。”吴洪亮说。


王天德与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

  最初到建福宫考察场地时,王天德就找到了某种“火”的延续性。他的最新作品《后山》系列,通常作品有两层,就是用烟火在皮纸上烧制成的水墨山水,覆在另一层传统水墨的山水画面上,“两层叠加之后产生的空间与墨的视觉图像,构成另一层山水与书法的图像,会给观众造成一种想象,就像看到黄宾虹焦墨的错觉。”有时旁边再加一幅古人的书画作品,形成更加丰富的对话空间,这样时空交错的感觉正是王天德作品的特点。用灰烬制作的《孤山》系列作品,与建福宫曾经的瓦砾形成历史的呼应,高名潞对《孤山》点评到,“对焚烧之后所遗存的灰烬,也就是‘残存’的迷恋。因为经过熊熊烈火之后的遗存物质,才是真正的精华,它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物质。而且它可以带来新生命,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从《孤山》到《后山》系列,则成为一种更加细腻的传统接续,一种灰烬之后的重构,传统的灵魂以崭新的方式重生,让王天德的作品与建福宫的命运形成暗合。

  因此从苏州博物馆的展览后,王天德就期待在故宫的展览,他称之为“后山望宫”,“实际上是我们所有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境遇的感怀,既有陌生又希望去了解的心理。从小的学习和后期的文献积累,真正进入建福宫的花园,对这种传统的建筑文化会有深刻的理解,这种华丽经过几百年历史之后的沉淀。”


 王天德作品

  水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作品是用香火来烧,第二层又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作品,两件作品在一起怎样能够把它融合起来,一直是我极力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水火不相容,如果水火能够很有效地结合起来,画面语言就会表现得比较平和,会更具有诗意。”王天德说。

  水火相融的探索最初遇到了瓶颈,直到春节期间,王天德去多伦多看望上学的女儿。那里气温零下22度,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雪景瞬间让他找到灵感,“我觉得雪景恰恰是可以让我把烧的那一层淡化了一层,因为画面中山水就是水面跟天空,如果这个天空有两个淡淡的颜色、墨色就把这个画面中慢慢地朝后。所以我觉得也是对故宫的一个遥望。”王天德指的是他对故宫雪景的期待,雪景也是国人对于故宫静谧肃穆的某种必然联想,王天德一直想亲自体验一下故宫的雪,好容易遇到一次北京下雪,却因故未能成行,成为一件憾事,“雪”的尝试也成为一种必然。


展览现场

  回国之后,王天德开始埋首研究水墨的雪景,研究古画和图片等各种资料,将底下那层山水置换成雪景山水,用更加丰富的墨色晕染,“雪在上面那层,两层叠加,增加了一种新的画面感觉,饱满、丰富,以前如果不染的话这个下面还是白的,现在染了之后这个线变成黑的了,白的线露出来,变成几层,自然就更丰富,画面的语言也更有深度。然后把那种烟烧的气息全部抵消了,烧的痕迹和雪的感觉融在一块。”王天德说。于是,从《后山图》到《雪景图》,王天德的作品再次有了语言上的创意。

  对于雪景的尝试对于王天德来说,不是一个形而下的技术问题,而成为一种表现方法和观念的突破,消除十年用烟火制作水墨作品中的烟火气,用“水”的气质来中和,以雪的形式来呈现,成为《后山》系列第三个展览中最具突破性的尝试,“我们突然下了一场雪,把火烧得很旺的画面的感觉变得非常平和、有诗意和气量,淡淡地追随历史,让你从画面中想到你曾经去过的地方,这个就是故宫给别人遐想的地方。”

  对于雪,策展人吴洪亮有着另一个层面的解读,他认为,中国画中的雪景不在于对雪的描述,而在于留白后的不知。在作品的趣味上,王天德继承了中国艺术的寂寥,荒寒是此中的佳品。如有僧问:“什么是摩诃般若?”一位禅师回答道:“雪落茫茫。” 对于禅师来说,雪就是空,就是无,就是无心,是不加装饰的本色世界。王天德喜画雪中山,是他的心念。但江南人作品中还是少不了细腻中润泽,那些“一痕山影淡若无”的情趣,在高高的宫墙之内,恰有些姜夔般“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的惆怅。故而,这样的展览,王天德作品中的荒野之趣、淡薄之色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豪华、绚烂恰恰形成了某些对比,是一次堂皇与野逸的挑战与共谋。


展览现场

  回

  谈到在故宫的这次展览主题“回”,王天德说自己冥思苦想了六个月,“这个名字很折磨我。”王天德苦笑,直到3月4日,上海大风,他坐在家里没有吃晚饭,随意按着手机,突然对手机里的return(返回)键产生了兴趣,与他对于故宫的理解和思考产生了联系。

  “我把故宫的‘宫’字拉开,两个口形成了北京的建筑特性,故宫的建筑里面都是一个一个回字,北京的二环和三环是回字,北京的四合院都是一个个‘回’,回字是恰如其分表现北京的地域文化。另一个原因是,我是觉得回到故宫是对传统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也希望从传统中能够走出来。”吴洪亮也谈到,“回”也可以看成是一道门,它不构成封闭性,而是一种沟通时空的通道。王天德也谈到,“回”的外延也可以说是在中国几千年艺术文化或艺术语言的转换,“里边那个小的是我们逐渐在走向当代的一种思维,‘回’字外面是全球的一种文化,这似乎是一种延伸的观念性,事实上现在网络时代就存在这样一个信息互通的一个历史阶段。”

  在建福宫敬胜斋,王天德还特意展出了两个水墨装置,这两幅作品没有用后山图惯用的两层画,而是用了两个斜坡呈现两幅香灼的水墨作品,在王天德看来,全球的历史都存在起伏,这种高度的变化形成一种历史的诠释,而刻意不安排第二层那种传统水墨的画面,仅保留上边一层,是映射历史的表象,其中底层的已经无从发掘,从表象底层的留白,交由观者自己的想象。

  “我们做当代水墨的时候,因为中国文化的强大内核,它会形成两种不一样的对思维的破坏感和存在感,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个有的人可能越陷越深爬不出来;第二个你读得越多越要跳出来。‘回’不仅仅是我现在回到故宫对传统的反思,从更广义地在思考大家在这个时代如何‘回’,怎样看待传统并走出传统,这个是‘回’的意义。”王天德在这两种极端中找寻自己的路径,“越是了解从材料、图式、文化语言去表现传统,就越来越知道如果要回进去可能就回到里面出不来了,真得把一个‘回’字走出来才能看到更大的空间。”王天德说,这种尝试也给他带来更加成熟的思考方式,对待传统、对待西方都以新的视角,再次看到前人或西方作品时,他会思考,“可能跟我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就像春天,有关系的话我留下了这片绿色,没关系的话把这雨声留给别人。”

  一年之内三个展览,从“开门”到“回”,王天德兴奋地发现,“又回到了重新来发掘新潜能的可能性。”他意识到,雪的重要恰恰是让他重新由“线”到“面”的突破,“我十几年来全部是用线,烧的线跟后面的传统墨线来做,一直没有用墨来做,这是我一直要苦于突破的地方。”这次的雪,让他完成了由线到面的回归,打开全新的空间,“就像我在旷野里边,在雪地上走过去。”

  这个场景甚至让他想起三十年前,85年初在杭州读书时下的一场雪,那天下午没有课,王天德从学校门口一直走到保俶塔,一路很冷,但就这样伴着雪从湖边慢慢走过。“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你又回到了想像中那个雪的想象,他有时候是对你生活中的一种回忆。如果这种回忆只是简单地把那个曾经的生活痕迹挖掘出来,那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当这次展览的作品装箱运输之后,王天德说,“我想我可能会有一批新的作品了。”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