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会展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中心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一个战略性选择。而艺术展览又是会展经济中最为活跃和最具有想象力的部分,它除了直接拉动GDP,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还能给市民和旅游者带来精神层面的享受和满足。
近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的上海当代艺术展,展厅布展混乱,预展当日,竟有许多展厅开天窗,有些承诺会参展的参展方根本就没参展。整个展览既看不出学术主题,也不见特殊的市场价值,倒成了一个徒有其名的展览。也许,主办方会列出许多开脱理由,但无论有多少理由,至少让人产生不够专业的基本判断。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展览早已通过公共媒体广为报道,名不副实的展览事实上已经构成某种虚假性,让观众上当的同时,也使城市蒙羞。为此,展览主办方是否该为不良影响承担责任?是否该向市民公开道歉?
近年来,在一轮文化产业的大潮中,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对文化产业的鼓励和推动政策,但不是如何安静下来,心平气和地考察、分析、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和城市特殊的文化定位、市民趣味和艺术风格,而是急吼吼,就像要搞一场大运动。典型的就是,有些城市为了宣示自己的存在感,把举办艺术双年展作为彰显文化权力、扩大影响力的利器。鱼龙混杂的双年展早就失去了艺术的神圣性。不少双年展没有公信力的学术标准,展品同质化,就像一些关系作品的各地巡回展,因此,不足为怪,许多展览呼来喝去就永远是那么几张似曾相识的脸和那几张总在眼前晃的作品。不可否认,有的展览已经沦为少数人玩弄权力关系,获取个人利益的操作平台。还有的利益圈子基本操纵了某些艺术展览的话语权,建构了艺术产供销的利益链条。数年前某市政府倾力打造综合艺术双年展,主管领导与原先委托操作的策展人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乱局收场也是最后有赖于领导出面。还有的城市,因政府管理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导致一个城市出现多个双年展。虽然城市各区域归属不同,但只要涉及公共资源投入的,就应该纳入城市总体文化规划,资源整合利用,才能确保展览质量和城市品牌维护,而且也能使展览的传播效应最大化。
上述问题的发生,无法回避的现实是,艺术展览已市场化,有效的市场规则和秩序还缺席。展览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依赖的是良好的市场秩序和职业操守。世界上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城市实践案例,我们不须赘言。展览市场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其基础是通过建立艺术展览市场合理的层级结构和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体现的。如果说画廊、博物馆和美术馆分别构成了两个常态化艺术展览的基础形式,那么,非常态的艺术大展则是上述两种展览的补充形式,构成了艺术展览的三角互补关系。各个层级的展览有其特定的功能和对象。画廊主要是针对专业观众和收藏家群体,并以艺术品商业交易为主要目的。而博物馆和美术馆却是以展览、传播、教育、研究为其基本功能,其受众是以大众为主,非商业和公共性才能保证其展览的学术标准和艺术质量,展览作品以经典为首选。
画廊(包括民营美术馆、博物馆)是纯市场行为,自生自灭。这个民间系统发展,靠的是良好的市民素质、成熟规则的商业流通能力,政府如需扶持这个行业,只要做好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以保证和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形态就行。而国有博物馆、美术馆,当然是以公益性服务为其宗旨,高质量的展览和服务就是对城市的贡献。现在问题是,介于上述两种展览之间的第三种展览,也就是各类与政府合作互动或占用公共资源的艺术展览,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和规范运作?
现在我们面临的这些展览,无非两种类型。一类为艺术展览,从功能、行为到目的,就像被放大的画廊,这类展览功能基本与画廊重叠,展览可有可无,充其量,其后果只是造成某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而已,我们不必过多关注。而另一类展览,却是骑墙做派,不但骑着学术和商业的墙,有时还骑着政府和市场的墙。而且这类展览往往拉大旗作虎皮,国家级、世界级随便说,媒体和观众也会投入更多的热情,所以,这类高规格、代表城市地位的展览,有十足的正能量或负能量。如果此类展览能货真价实做好,是对上述两种常态性展览的有益补充。特别是讲究展览规模、展出探索意义的新作品、新形式的艺术大展,不但能打通艺术与市场,而且也能保持专业和大众之间的有效审美沟通,更是市民了解世界艺术的重要窗口。如果是徒有其名或名不副实的展览,势必给社会和城市带来某种伤害,就像这次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而且在面对展览众多的市场,观众往往会选择名气大的展览,因此,更具欺骗性。
进一步思考,一个城市该有那些艺术展?尤其是涉及公共资源利用的大展。这方面的合理设计,完全可以以发达国家的典型城市作为参照考量。基本的共识是,一个有文化追求的城市,展览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度会产生干扰和冲突,甚至让人无所适从。适度、质量、个性才是良策标准。而所谓的公共资源利用,我们过去往往会重视和关注政府财政直接投入的项目,比如各地的城市艺术双年展等。却忽视了使用城市地标性场地的公共资源价值溢出的项目,比如,此次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如果不是在上海展览中心,而是在一个不起眼地点,哪怕是一个顶级酒店,也就不会有观众如此强烈的反弹。虽然主办方支付了租金,但问题在于,上海展览中心是城市艺术的地标性场地,不但形成了市民的基本认知,某种意义上,其还隐含了质量、地位、信任的担保意义,具有明显的文化引导性和质量的指向性,这一切就形成了艺术附加值,并可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每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曾有一届移到了虹桥地区。就这样一次挪位,观众人数下降,影响力顿失,那届书展成为了主办者心中永远的痛。因此,残酷的市场让上海书展主办者坚定了一个信念,永远的上海展览中心,永远的地标。因此,上海书展一届比一届火红。难道虹桥开发区真的是地段不好,交通不便?显然不是。
看来,艺术展览市场是该告别忽悠,进入理性和规范运作时代了,尤其是一个不够成熟的市场,除了市场要素配置之外,还需要制度保障。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每一次大型展览都应该是高规格、并给城市品牌加分的展览。因此,不妨借鉴纽约等城市的经验,组建一个去犬儒化的独立的艺术专家委员会,对标榜以国家级世界级名号的展览和需要动用公共资源的展览,进行公正、专业的评估,至少能形成一道护栏,使名不副实的艺术展不能登上城市的展览地标。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