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地标让“再生”成为常态

2014-01-26 09:18:33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梁依云

   


犹如蝴蝶飞落水畔边的无锡大剧院,成为太湖的新地标

  新闻背景

  去年12月底,德国柏林市参议院宣布,将废弃已久的柏林―滕佩尔霍夫机场改建成一座大型的公共文化中心。当城市没有那么多空地新建艺术场所时,改造无疑是打造艺术地标的重要手段。

  机场变“艺”场新造不如改造

  宣布改造机场为艺术文化中心的同时,参议院公布了两个备选设计方案:方案一延续了旧的机场大楼的外形,被媒体称作“混凝土宇宙飞船”;方案二则被誉为“玻璃水晶”。柏林市参议院负责城市发展的议员表示,不论哪一个设计方案得以实现,该机场都将变身为可与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媲美的艺术与文化中心,成为柏林市民文化生活的又一焦点。

  比起外观上的变化,改建后的文化中心将具有怎样的功能性更值得关注。据悉,这座文化中心将拥有图书馆、画廊、活动空间、餐厅和一座儿童图书馆,可同时容纳3200名市民。柏林市参议院将在今年初确定最后的方案,并于2016年动工,工期5年,总成本约为2.7亿欧元。即将被改造德国柏林―滕佩尔霍夫机场于1923年正式启用,是欧洲最早开放的机场之一,曾是德国航空业的标志,由于亏损严重,机场于2008年停止运营。

  其实,在一些场所原址覆盖上艺术场所并不新鲜,在国内也很常见,最典型的就是风靡一时的工厂改造。以上海为例,不少知名的创意园区如M50、红坊等,都是一些有名的旧工厂改建而成的。一方面,上海在工业时代留下的旧工厂数量多、面积大,加上无人问津的沉寂,无疑都是最适合艺术生根发芽的“土壤”。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这一模式无疑是具有局限性的,能改造的工厂、老城区都被使用得差不多了,一些即将失去原有功能的现代建筑自然就成了另一类选择。德国此次的改造方案显然又一次更新了人们对艺术地标发生的概念,比起找到合适的空间去新建,原址改造的经济性和创意性油然而生。

  发挥遗迹意识赋予二次生命

  遗迹意识,就是要学会从已有的、即将被淘汰的场所中去发掘可能性,对于艺术地标的选择与打造而言,遗迹意识必不可少。

  首先,从城市开发角度而言,不必要的建筑拆除其实就是一种浪费和污染,很多建筑尽管失去了原来的功能,但建筑结构、空间布局等完全可以被好好利用一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届世博会留下的建筑群改造,以我们最熟悉的世博园区为例,各个国家馆在规划之初其实就决定了是拆是留。展出结束后就需拆除的场馆大多采用了可以拆卸并二次利用的材料建造,而经过协定会被保留再使用的则至今屹立在浦江两岸。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就是最典型的案例,原来的中国国家馆如今已然成为了上海最大的艺术中心和文化标志,开馆至今已经举办了不少重量级的展出和活动;而世博会期间的城市未来馆二度变身,成为了上海当代艺术的重要舞台。

  两馆的开馆,填补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体系的空白,使上海的艺术博物馆系列形成完整的格局,即上海博物馆展示古代艺术,中华艺术宫展示近现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当代艺术。两馆良好的地理位置无疑会让上海的博物馆体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更便利,将让仅有5个月生命的世博场馆拥有了二次生命,将建筑潜力发挥到最大,有利于上海逐步迈入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行列。

  另外,由于保留了原址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建造的艺术场所也更具有地标性和历史性。经历改造后,原有建筑的历史自然也就成了新艺术地标的历史,城市文脉也随之得以延续,无疑是笔双赢的“买卖”。

  “繁殖”艺细胞观众自然就来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场所的前世今生如何,最能吸引观众的还是能看到什么,艺术地标的真正生命力毕竟还是艺术作品的展出和相关活动。世博过后,上海抓住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艺术品位的双重契机,开展了不少艺术相关活动。其中,创意产业聚集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在申城各处,无疑是很具代表性。

  其实上海知名的创意园区很多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很多艺术爱好者还是会慕名而去,因为在那里就连空气中也充满了艺术的细胞。尽管是利用老厂房、旧建筑的空间,但艺术家们会随性地在墙上作画,甚至在不起眼的地方发挥他们的创意,光是游荡在园区的角角落落找寻这些精彩就已经不枉此行;不定期地在这里的画廊看上几场画展,或者到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看看,就很有可能与艺术家们不期而遇,畅谈心声。在这样的氛围下,这些无疑是最自由的艺术享受。

  对比之下,美术馆、艺术中心的冷清原因也不言而喻。尽管在展出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绝不输给创意园区中的小型画展,但束之高阁的感觉却常常扑面而来;不说见得到艺术家本人,就连馆内的解说人员也见不到踪影;更别提与艺术家面对面地探究艺术话题,或是参加一些亲自制作的活动了。这些功能上的欠缺正体现出艺术文化中心人性化服务的缺乏,不做些努力去“扩散”、“繁殖”艺术细胞,自然让观众感到兴趣缺缺。

  艺术地标能够在各种合适的环境下“再生”肯定是好事,但改造的建筑的同时,思想观念上的改造才能让艺术地标得到真正的“再生”,让城市被艺术细胞所包围。

  (实习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