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墙报曾爆出央美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微博痛批中国的美术馆缺乏健全的策展人制度,变成了租场地的空间,“没有自己美术史描述和陈列!没能见到经典作品!没有强大的藏品体系和资金、政策、社会支持!没有美术馆专业道德和规范标准!没有公众自觉参与和文化认同感!总之中国没有美术馆文化!”一时间,这番犀利的言辞引发了公众的热议。那么,中国的美术馆真的变成出租空间的“艺术停车场”了吗?中国到底有没有美术馆文化?业界专家对此展开了激烈辩论。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不必苛求发展
不可否认,美术馆不应该是单纯的展览馆。当下,中国很多美术馆藏品不够、固定陈列不够、好的作品不多,展览过于频繁,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性特色,这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文化现实中,美术馆主要是展览馆,有其合理或者说无奈的一面。因为目前中国的美术馆设施和场地仍然不足,而办展需求又很多。我们要看到,中国的美术馆正处于起步、发展乃至走向繁荣的阶段,正走在上升通道,看到好的发展势头和已有的成果,而不能苛求于它。
就拿建馆时间有五十多年的中国美术馆来说吧,近现代以来国家最重要的美术创作基本都保存在这里,藏品数量达到十几万件。
从展览方面看,中国美术馆在最高峰的年份,一年办展量可能达到140个,不过,这几年已经大大压缩,展览量减少,展期上则区别对待——有些展览会展出一到三个月,有些时间比较短,换得相对频密的一般是画家的个展。但是,即使是个展,我们在把关上也很严格,不是说谁掏得起展厅费,谁就能在国家的美术殿堂里办展览。事实上,在北京的展览馆中,中国美术馆是正规的展厅里收费最低的。如果单就场租而言,能给得起展厅费的艺术家很多,但艺术家的水准要是达不到展出的要求,我们是坚决不会通融的。假设每年申请在中国美术馆办展的艺术家有十位,最后可能就只有其中的一位获得批准,可以说,我们的严格程度不亚于全国美展的评审制度。中国美术馆有自己的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每个季度都要开会,全国各地申报或者推荐办展的艺术家,将资料准备齐全后,由评委无记名投票确定是否通过。展览资格评审委员会共21名成员,大部分为中国美协各个门类的艺委会负责人,每次具体评审,都是从中随机抽取15名以上评审专家。那些学术内涵深、艺术水准高的展览,我们会尽量多展出,甚至办巡回展,像路德维希夫妇捐献给中国美术馆的一批国际艺术作品,包括四张毕加索的原作,很受欢迎,我们就反反复复拿出来展。
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到中国美术馆办展览需要很多钱呢?其实是展览的活动费用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都跟美术馆无关。譬如艺术家给付的展厅费是十万元,出画册可能就要几十万元,宣传费、同行人员的吃住行,加起来就更高了。
总而言之,与其对中国的美术馆有诸多不满、诸多意见,不如多提点建设性意见,真正有效地推动中国的美术馆文化建设。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不可能一味地装扮清高,学者不能高高在上以偏概全
在我看来,现在某些学者谈问题,话说得都比较偏激,有哗众取宠的成分。不同的国家、城市和历史时期,不可能按一个标准来衡量。就算比较,也要在同个级数上来进行,譬如你说卢浮宫每天都游人如织,那你看看北京故宫,是不是每天也都人满为患?事实上,国外很多美术馆的观众也不多,像蓬皮杜这样的名馆,也不是每天观众都川流不息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要拒绝向国外看齐,只是我们不能离开这片土地的现实来高谈阔论,盲目地以别人为标准。就像现在虽然很多中国人都喜欢吃西餐了,你不能就要求大家全都弃掉中餐,改吃西餐。
中国的美术馆出租展馆,根本谈不上赚钱,只不过是因为政府的投入有限,要收点租金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美术馆也只有通过多办展览的方式,才能让观众更多地走进来。否则,如果一个美术馆总是做固定陈列,而且还是水准很一般的陈列,那真要门可罗雀了。通过不同的展览激活社会、民众对美术馆的关注,这无可厚非吧?同时,很多地方上的美术馆要考虑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可能一味地装扮清高,拒绝展览。
我始终认为,美术馆文化建设最需要的还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作为学者,任何事情都不应该将自己摆在高处俯瞰、指责,咬住一点把它无限放大,没有办法落到实处的高论又有什么用呢?
深圳美术馆策展人游江:美术馆并非“大画廊”
中国的公立美术馆,基本都是公益性的展馆,非盈利的性质决定其为了场租做展览是非常少的。公立性美术馆如果没有学术支撑,只能说是一个展览馆,但哪怕是出租场地,也不应该被某些人指责为“大画廊”,因为公立美术馆并不做艺术品交易所呈现的作品,从传统到当代,各种类型无所不包,不会去考虑背后的经济利益。
因此,当下中国的公立美术馆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在西方很多国家也一直存在的。只是由于现在中国的美术馆主要还处于一个硬件大发展时期,问题似乎就变得更突出一些,在整体的管理、运营上进一步提高也就显得尤为迫切。
其实,在策展人制度被引入国内后,这些年,很多公立美术馆也出现了策展团队,有计划地组织了一些有较高学术含金量的好展览。像深圳美术馆,从2002年开始做图像影像展,到现在已经十个年头了;每隔两年我们还会办一次美术馆论坛、深圳水墨画双年展等。这些都表明了,国内的美术馆已经在不断加强各自的学术定位和学术方向。
在我看来,当下美术馆最迫切的问题除了解决展览的学术定位、提高布展质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与公众的互动,这往往也是最被忽视的一面。如果单靠美术馆的员工,大家的推广力度是非常有限的,但如果建立起一支成熟的志愿者队伍,那情况将大为改观:一方面能聚集起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内的艺术爱好者,另一方面,通过志愿者的服务也会让更多人乐意走进美术馆,真正实现观众与艺术作品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我有一位新加坡的朋友,他并非美术馆工作人员,但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新加坡的美术馆参加特定的培训,持有上岗证后,便可以为相关的展览做讲解、推介等服务工作,而不仅仅是穿个马甲站在门口欢迎观众进场。国外的美术馆在志愿者服务达到一定的累计时间后,甚至可以免费获赠或者打折买到一些艺术衍生品,这无疑将促进美术馆与志愿者之间的良性循环。现在,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基本是在课堂上进行,而西方的很多学校,美术课都是直接到博物馆、美术馆进行,这样的美育效果比待在课堂上要来得直接、有效许多。所以,让更多的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到美术馆上课,也是美术馆加强与公众互动的可行之路。
策展人、北京元典美术馆馆长梁克刚:美术馆向展览收场租易丧失立场
我不反对美术馆做一些经营,但我反对美术馆向纯展览收取巨额场地费,这会导致美术馆伦理的滑坡甚至完全丧失。至于美术馆策展人制度还不够健全,是因为中国的美术馆发展历程还比较短,总要假以时日。
在美术馆伦理中,美术馆是一个非盈利机构,就好比教堂和庙宇,向展览收费,向展览出租场地,不仅不合理,还会产生一个悖论:如果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达不到一定的学术要求和水准,但他能够出得起租金,是否也就可以进入到美术馆去办展览呢?如果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非常不错,但没能出场地费,那他是不是就会被排斥在美术馆之外呢?现在很多国家级的公立馆都在出租场地做展览,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很烂的展览也进入到美术馆中,而美术馆也就缺失了公众审美教育的立场,其权威性、学术性自然要受到质疑。
当下,中国的美术馆,无论是国家级的馆,还是大型的民营馆,都出租场地,也可以说是没有办法的事,是这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所造成的,最本质的原因在于经费的缺乏。像在法国,美术馆的运营经费90%都是国家拨款,美国没有文化部,在他们的观念中,文化不能受权威控制,所以全部由基金会做,美国的基金会很多,达到两万个,所以基金会的支持一般占到了美术馆收入的百分之五六十,所以他们都较少受资金上的掣肘。而在我国,国家的文化经费比较少,艺术赞助制度还不完善,来自于社会的捐助、包括基金会的支持也都不成熟,所以,很多美术馆就靠出租场地来生存。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有的美术馆就一直坚持不向展览出租场地。像元典美术馆虽然很小,但我们就从来不出租场地做展览,每年都是用有限的经费来办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做的展览。归根到底,还是看每个美术馆的选择吧。
美术馆做经营,其实选择也不少。譬如开发一些艺术衍生品,对提高整个社会的大众生活品质是有帮助的;拿场地做一些经营也没问题,像用一部分场地做咖啡馆、做书店,也都有助于扩大美术馆的收入,即便是租借给一些品牌做活动,也跟向展览收费是不同的。譬如一些大的品牌进入博物馆做活动,如果是跟艺术有点关系的,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公众知道这就是品牌宣传。
事实上,美术馆的运营跟媒体是很接近的,一份报纸要建立起公信力,采编和经营必须是分开的,否则记者的稿子很容易就会变成软文,美术馆向展览收费,其品质也就难有保证。
(实习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