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谭国斌和他的“艺术长沙”

2013-10-31 11:08:54来源:北京文艺网整理    作者:

   

  10月19日,秋天的长沙也将迎来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场当代艺术盛会:第四届“艺术长沙”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展。

  这不是一场可以等闲视之的美术展。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以来,6年三届总计吸引20多万名观众,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的品牌。方力钧、张晓刚、周春芽等当代艺术大家已由当年的陌生客成为长沙人的老朋友。对于这座以娱乐著称的中部城市来说,“艺术长沙”以罕见而纯粹的艺术成色,提亮了整座城市的色调与品位。

  这样一场坚持6年的艺术展,是一个叫谭国斌的长沙人自掏腰包办起来的,至今已投入两千多万元。谭国斌为什么要做别人眼中的“傻事”?这个展览对于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它能否走得更远?

  有人说他在烧钱

  办展览很花钱。办高水平的展览尤其花钱。办纯粹学术的高水平的展览更是烧钱。

  谢绝任何商业赞助,每届请来几百名嘉宾包吃包住,不要艺术家交任何作品。谭国斌这几届“艺术长沙”做得纯粹,口碑好,但就是要实打实地烧钱。他给本报记者估算了一笔账。第一届500万,第二届800万,第三届900万,马上要办的第四届,因为物价上涨,估计会达到1000万。

  不少人称赞他的胆量:并不发达的中部省份,舍得个人花钱来做非商业的当代艺术展览,还能坚持6年。这突破了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形式,全国罕见。杨福音艺术馆的周永康说,谭国斌以个人之力做了政府应当做的事情,令人佩服。

  也有人说他这是“烧钱”,不理解。谭国斌也坦言自己赚钱并不容易,背后没有大企业的支撑,都是一分一分赚来的,现在是靠收藏养着展览。为什么他还是甘愿把辛苦赚来的钱 “砸到”艺术展览这样没有实际“产出”的艺术推广活动中?

  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三四十个小孩拥着老师看一张画,看了两三个小时

  在谭国斌看来,其实一个当代艺术展花上800万并不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如果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一个人就得花上七八百万,钱都给那些办展览的外国人挣了。他这样做,是想在长沙搭建起一个当代艺术展示与教育的平台,让大众慢慢理解、懂得自己国家的当代艺术。

  随着中国的崛起,跳动时代脉搏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必然在全球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最令谭国斌感慨的是,一大批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都被西方收藏,中国人自己倒不太了解自己国家的当代艺术,也缺少机会接触。

  谭国斌常跟别人谈到,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多的收藏家,是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尤伦斯的父亲曾任比利时驻华大使,他从小对中国文化有了解。他的中国艺术收藏品总数达到2000多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占了80%。2007年,他花3个亿在北京798建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在中国访问的比利时王储菲利普及王妃亲自到场揭幕。

  2009年春拍始至2012年秋拍止,尤伦斯在拍卖市场抛售中国绘画套现高达6亿多元。其中2011年4月3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他拍卖了106件当代艺术作品。西方收藏家开始抛弃中国当代艺术?此事一时成为各方争议焦点。2013年10月6日,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过亿元的《最后的晚餐》,正是他的收藏品。

  两次拍卖会,谭国斌都在现场。他深感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主流,越来越重要,也深感在这个领域,外国人挣足了中国人的钱。中国人如何掌控话语权?怎样把好东西留在国内?让中国大众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了解当代艺术,正是最基础的教育工作。这样的工作,一定要有人去做。

  谭国斌去过不少国外美术馆,对西方美术教育从孩子抓起深有感触。有一次在蓬皮杜艺术中心,他看到三四十个小孩拥着老师看一张画。他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看完整层展览的作品,回过头来看到他们还在听老师讲。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几乎没有。但他在第一届艺术长沙的展厅看到,湖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学生在一幅画前席地而坐,听参展的画家毛焰讲解。

  这个场景促使他下定决心,要让“艺术长沙”成为长沙人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课堂。

  将裕湘纱厂改造为长沙美术馆的畅想

  2013年10月19日,第四届“艺术长沙”开展,谭国斌个人投资预计将达1000万。在国外,这样的展览往往由一个基金会来运作。一个人投资来做这么大的展览,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其实对于“艺术长沙”的未来,谭国斌一直在思考,他有“野心”:要将其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品牌,并且探索出中国艺术展览的新模式。

  这些年,他看了大量国际老牌的艺术展,包括很商业化的威尼斯双年展,学术性很强的卡塞尔文献展。但他认为中国国情、体制都不同,不能盲目克隆国外的办展方式,要探索自己的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而这样的工程也不仅是长沙的事情。他希望“艺术长沙”最终能由政府接手,政府有足够的资源和力度来实现这个构想,他仍然会以其他的身份参与。而在政府接手之前,他仍会以每两年一次的模式把这个活动持续办下去。

  谭国斌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比如为“艺术长沙”找一个固定场所。他几年前还在郊区购买了20亩地,打算自己建一个新的美术馆,但至今没有动工。他觉得美术馆要担负起教育义务,要在城市的核心地段才能与市民形成紧密互动。

  2010年,他提出将裕湘纱厂改造为长沙美术馆,并花了两年时间做详细的规划。在他看来,裕湘纱厂地理位置不错,是一座聚集了长沙文化、经济、历史记忆的近代建筑,国际上不少知名美术馆、博物馆都是利用老建筑改造的,比如老火车站改建而成的法国奥赛美术馆。长沙至今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如果能改建裕湘纱厂,不仅比重新修一座新馆节约成本,也能很好地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谭国斌的“裕湘纱厂”畅想,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湖南省博物馆还提出一起来做江滨分馆,这样“艺术长沙”有了稳定的落脚点,市民也有便捷的亲近当代艺术的场所。

  但三年快过去了,这仍然只是停留在图纸上的设想。10月19日,“艺术长沙”第四次与这座城市相约。他的蓝图能否变成现实?政府会接手艺术长沙么?有朝一日它真的能成为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品牌吗?一切都还只是未知数。

  所幸,包括谭国斌在内的很多人,都在努力,与政府的沟通也正在进行中。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说,十年后我们回头来看,会更懂得谭国斌做“艺术长沙”的价值。

  (实习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