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对当代艺术中底层关注的再思考

2010-02-25 15:50:43来源:《当代美术家》    作者:

   

作者:刘淳

  “底层关注”是近些年来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和讨论的一个话题——尽管它依然存有争议并在继续讨论中,甚至有人反对中国当代艺术中“底层关注”这样的说法。但我以为,在当代艺术中还是反映出艺术家的关注视角与批评家在判断上的选择。展现了当代艺术家和批评家在将视角转移至底层的同时所体现出的良知与社会责任感,也展示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认识。因此,必须弄清中国当代艺术中“底层关注”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说,它到底是一种题材决定论的命名,还是对创作主体的一种确认,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首先,应该对什么是“底层”有一个基本判断。在以往的概念中,往往将“底层”的对象视为弱势群体;其实,这个“定位”在传统的认识中没有错,因为,这些人经常被冷漠被歧视,他们的生存处在一种边缘状态,甚至是在被压迫与挣扎中的弱势群体。1970年代末中国的对外开放使社会发生巨大转型,“底层”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见识。尤其对“底层”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扩展。所以,当我们深入追问什么是“底层”的时候,会发现以往对“底层”的认识狭窄而局限,特别是在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它的概念不断被扩展,定义也越来越模糊——甚至对它的基本判断也越来越难以把握。我经常在想,我们不应该再用平等和尊严这样的视角去判断“底层”,也不应该只用同情和怜悯去认识“底层”。拓宽它的领域和边界,更有利于研究和讨论,不至于被僵化的概念和定义所束缚。

  在我看来,“底层关注”不仅仅属于当代艺术,它还属于文学和社会学的文化研究范畴。只是,它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艺术实践,已成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重要文本与视觉图像。

  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在不同程度上改写着人的生存环境和个人命运,改革开放之前的那种单一的生活模式被彻底打碎,有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阶层的差异也在逐渐扩大,生活也开始划分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人感到个人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因此,对当代社会的反思,对社会底层的关注,以此思考当代社会现实与百姓的生存状态进行创作,虽然彰显了当代艺术“介入”现实的革命力量,也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当然,也暴露出当代的许多现实问题。

  当今,“底层”的概念在当代艺术中强调的是视角、距离和群体,与平等、尊严和个体无关。其实,“底层”这一概念在21世纪的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的话语中出现并非偶然,它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和流行与强大,与意识形态的泛化,尤其是经济生活所带来的分化息息相关。当代艺术家之所以关注社会“底层”,并不是他们仅仅处于同情和怜悯,更重要的是,通过底层人的生存状态,揭示当代的社会问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艺术家将自己的关注视角投入社会底层,当然,那个年代,他们表达的仅仅是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与关怀。余本的《奏出人间辛酸》、林风眠的《渔妇》和《人类的痛苦》、王悦之的《弃民图》、许幸之的《铺路者》、司徒乔的《放下你的鞭子》、吴作人的《纤夫》和蒋兆和的《流民图》等许多作品都是如此。当然,那个时期艺术家对底层社会的关注,不仅仅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还有对黑暗势力的揭露和批判。也就是谁,对社会底层的关注,不只是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条件,最根本的是,在了解他们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的同时,向社会发出呐喊!这是一种批判的声音,这是一种批判的力量。1970年代末期,四川美术学院二年级学生罗中立创作了油画《父亲》而感动中国,这件巨幅油画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中国社会底层人物苦难和命运的同情与关注,体现了艺术家对中国社会的深度思考。《父亲》以巨大的真实展示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心理现实——苦难、慈祥、善良和愚昧,以及逆来顺受的生存状态。画家以艺术的真诚去批判道德的虚假。其实,画家之所以采用巨幅尺寸,就是想让观众在作品前驻步思考,通过那些对细节的刻画而感受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苦难命运。也许,作者最初的感觉仅仅是一种怜悯与同情——通过技巧、情感和人生感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随着作品的深入而逐渐呈现出来。应该说,这件作品不是简单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而是浸透着对改革开放初期整个中国社会的关怀与思考。因此,“底层关注”的意义应该含有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就艺术的层面而言,“底层”仅仅是一种观察视角,而关注的却是通过底层来思考国家的未来,发现矛盾并揭露矛盾。这其中,也包括制度的改变与重新建设。可以说,艺术不解决问题,但艺术能发现问题并表现问题。毛栗子于1980年创作的油画《徘徊》,画面上只有水泥地面上的脚印和烟头,但我们却能够感受到一种来自画外的力量——我们将向何处去?!姚中华于1981年创作的油画《啊!土地》,以强烈的表现性表达了对国家与民族的思考。1985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生张群和孟禄丁创作的油画《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表达了人的觉醒和对命运的思索。1989年,周毅创作的油画《?!……》,巨幅画面上描绘了众多的人物,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发祥地黄河作为背景,圆明园那些精雕细刻的石柱歪斜或倒塌,所有这一切都清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在作品前感受最深的又是什么呢?!多少年来,忻东旺的笔下一直是农民工和小人物,难道艺术家仅仅是对那些小人物“形象”的掠取吗?!上述列举作品,都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出对底层社会的关怀,以及对国家前程和民族命运的思考。[NextPage]

  19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底层”这个词汇确切隐喻了部分人的社会地位。这其中,对“底层”的关注还有一个“对象化”和“他者化”的距离。这个词汇强化了艺术家本人的身份及被描述者之间的距离与各自所属的群体,另一方面还强化了被描述的弱势群体文化地位,强化了差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无意中还强化了城市、知识和物质的优越性——甚至,还带有强势的利益和权利的信息,也认同了由资源分配不同而产生的市场竞争和社会阶层。还有,对资本社会运行逻辑的认同。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它对“底层”的认识是一种纯理论的叙述。当代艺术则不同,它在观察对象的时候,是以一种情感的方式介入,这其中还意味着艺术重新走进人民、走进现实的可能性。但是,当以“底层”的面目呈现出来时,艺术家的“他者”意识与自我身份意识往往极其强大,人物也过于典型化、符号化而显得属性过强而个性薄弱。简单地说,当艺术家关注并思考苦难深重的对象时,我们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他们,不仅仅要呼唤正义,呼唤一种力量,重要的是,我们关注并且要描绘的是这些“底层”的个人情感,以及他们的欢乐,他们个人的经历以及奋斗的历史。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他们内心所涌动的各种丰富的精神体验。这一点非常重要——但是,它在以往的“底层关注”中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以往的“底层关注”中所展现出来的同情和愤慨仅仅是一个方面,还远远不够——因为,它回遮并掩盖太多的东西。我以为,更多的时候,艺术在“底层关注”上只是一般的同情与怜悯,毫不客气地说,是艺术家优越感的外观展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所关注的“底层”是否真实的底层。这是一个始终没有讨论并且长期被搁置、被遮掩,甚至被忽视的问题。

  就当代艺术中的“底层关注”而言,“底层”是否就是一个“寂寞的群体”?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确定性。所以当代艺术在关注“底层”时,不能以某种不着边际的夸大和渲染来确定“底层”——尽管这种渲染与夸大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重重危机的今天,应该引起艺术家和批评家的注意。也许,某些带有激进色彩的“底层关注”都会给那些真正的底层带来灾难。作为当代艺术家,必须首先抛开所谓的先验观念。需要的是走进底层,接近底层,还有和他们之间情感的沟通,感觉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艺术作品只能提供某种启发与揭露。也许它不是一个确定的结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首先应该反思并审视自己的观念和立场,从自我的情感、思想与存在出发,努力接近问题的本源——尽管可能存在许多问题,但必定会促及到灵魂和这个时代最本质的东西。

  总之,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底层关注”并不意味着仅仅用道德的眼光和人的良知来衡量艺术。而是艺术在当代社会现实中的必然使命与责任。关照我们的生活及心灵,以此留下关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丰富并复杂的视觉图像。

  (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