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正在被转移?

2009-12-03 09:04:43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

   

作者:陈晓峰

  艺术价值的判断是需要不断的被挖掘、重估以及多元化,而不单只找到现实的批判这一条现在已经可以像潘家园古董作假的所谓核心价值——也很可能正在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传统价值。现实是一个可以包含无限的词汇,这里面大有细节与可能性可做,而不应被笼统的缩成为一个不被具体切分和辨明的概括词,更不能让对“现实的批判”成为艺术作品中空洞的流行说辞。

  当30年来归纳中国当代艺术所谓社会现实批判价值的符号、风格或者说概念线索开始遭受质疑时,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开始被转移。这也是后经济危机时代下全球因互联网、科技手段与信息流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非常值得我们就过去既定的价值观,而重新讨论或者另辟途径为代表未来艺术方向的价值做出新的可能的框架出来。这或许也是当代艺术今天仍然能够让人感到兴奋的活力和魅力之处。

  处在新的起点土壤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正是需要新的价值框架或者至少这个价值系统是开放状态的以此来满足它未来的需求——或改造或革命性的。

  之所以指出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正在被转移,也来源于价值系统正面临着被质疑,可以被金钱物化,模糊,泛化,甚至被掏空?

  当用艺术赚“快钱”的理念和态度深入艺术创作腹地时,正在让艺术对现实批判的敏锐性日益变相与投机化。

  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波又一波的艺术现象之后,我们本依然有理由期待还有足够多的阐释与批评通道让其他艺术通过,而不是封闭与排斥,但是近些年的艺术界却出现怪异景观:其一是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其二是对艺术新资源的释放并没有更多的方法被引入。

  难道,围绕在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的讨论,将首先是一场矛盾与困惑之战?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就像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前长达80多分钟(另一种说法是50多分钟)可以告知井下工人进行撤退,蹊跷的是这样一个有着90多年开采历史的煤矿,却没能通知到所有人。这种情形,很类似中国当代艺术目前的状况,一面是市场的大行其道,一面是内部结构性的危机,但是在资本的利益世界里,对流行事物的质疑的通道就像紧急启动的消防通道被堵塞。

  不过,海洋中“寒流与暖流交汇的地方,必然会繁衍丰富的鱼类”。艺术是否还承载艺术家寂寞的心思与孤独的个体体验,还是拥抱社会的喧嚣以及消费的华丽,抑或是破坏无边的来自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念支撑,更或者还包括更多的其它?

  显然,今天我们外部的系统已经比之前更加敞开,那么来自艺术品多样性的价值判断,或将成为新的潮流。

  问题是捕捉新潮汛的人又都在哪里?

  对艺术价值的判断需要重估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从当年的一地鸡毛状,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几个国内外大展形成的波普价值的赋予,到随后各种著名符号的喧嚣崛起,到近些年的被批判被抛弃,以及现在面临的价值再开放和再框架,实际上需要一个被观照与系统检测的过程。商业化的批判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流淌的基因,这也这是中国当代艺术价值需要重新评估的理由之一。

  至少,对于真正优秀的艺术家而言,流行与媚俗的市场与社会风气,是无法取代艺术家独立的价值取向和立场。至少这个阶段的当代艺术,是少数真正具有革新精神的艺术家所不能容忍和不削的,这也可以简单的看作艺术新的价值阶段来临之前的迹象。

  很难想象波普、玩世、艳俗等等符合当时所谓国情的艺术风格笼统论还能成为今天一统当代艺术的主流价值?中国的当代艺术价值在上世纪90年代被一些主要批评家凝固到基于社会现实的批评这条看似符合中国社会现实情境也得到国际通行证的标准判断的主要价值里,这也是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

  如果艺术对现实批判的社会塑造成为当年中国当代艺术主要表征之一,那么批判对应的问题之一就是有效性,这种有效性今天看来是非常有时间性的,此一时彼一时来理解今天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是符合当下性的,但是今天得到市场追捧的艺术品却并没有随着时间性发挥出它的这种看似早已被固化的价值优势性出来,这也证明了艺术作品批判现实的方式在今天看来是可以再讨论的,至少在深受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响的中国当代艺术界是可以开源质疑的——只不过是利益链的问题,让这种质疑能起到的影响微乎其微。[NextPage]

  今天我们还可以沿此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以批判社会现实为主要价值指针的当代艺术,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艺术方式同样可以达到或者不属于这样一个对艺术价值的所谓主流阐释,而不至于大家都来复制同一种方式,而造成目前中国当代艺术艺术视觉的审美无比的疲劳?

  艺术市场的问题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它至少不应该是一个充分的借口。中国当代艺术在市场层面反复做着同样一个谜底:试图用一种理念去引导买家注意能够折射社会转折点与矛盾点时期的作品,才代表当代艺术的艺术价值,这种阐释虽然有效的满足了拍卖天价的需要,但是对当代艺术的理解是非常不全面,甚至对整个结构的发展起到不健康的诱导作用。每个时期艺术家的敏感与独特的表现方式都是有价值以及独特性的,并非都是同样面貌集中体现在直接以社会现实为素材的批判基础上。难道对炒作得过热艺术风格保持冷静,以及此时期艺术家内心隐蔽独语与隐喻的作品,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吗?非得在相同时期趋同一种风格,就是好艺术品?

  虽然现在成功植入到大家认识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的观念判断,是观察与解释艺术作品的一种方式,但是今天可以回过头去讨论这样一个价值判断,是不是有些过于单一,并且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它副作用的一面。越来越多的观念创作就像白水一样让人难以接受和不可思议。艺术是提供新思维的一道窗口,可是近些年推进的相关层面工作看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越来越成为被消费的一道工序,近几年形成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大景象:用结果来引导创作构思,这样的艺术工程或者作坊式创作,实际上极大阻碍了艺术的探索,也浪费了在中西方文化出现新的交叉与差异阶段的现实丰富资源。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打开是片段性的,区域性的,而且也是紧缩的,单方面的,试探性的,现在更多是相互,可理解性的,更宽广的,可持续性的打开,互相都有更多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也有了更多的依赖和支撑,在这样经济交互和文化思维激荡的国际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视野也正在不断被打开,艺术更加需要新的创作方法和基于不同变化的思维途径。

  譬如,在三鹿牛奶没有出现的问题时,总以为民生用途的食品还会有毒?最近海南工商局暴出了白领朋友们非常喜欢喝的农夫山泉有点毒的消息,也再次提醒人们对于普遍观念的重新再认识。很多人工的质量认证是可以被操控的,这也不难理解已被赋予的艺术价值里有多少成分是有毒的,正是一项具有批判立场的艺术工作者需要警惕也很紧迫的工作。在人们意识形态认识偏差瞬息万变的时空里,对于艺术价值的判断需要重估,这是后经济危机时期,视觉可能由此发生转折性变化的契机里,非常值得人们共同去探讨的重要议题。

  如果要有建议的话,就是停止生产,可能还能保住其市面价值,毕竟中国艺术市场和艺术价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现在的艺术市场还只停留认可哪种艺术风格的流通能力强就主推哪种风格的层面上,这也是钳制中国艺术呈现更多形态的最无形的手。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下一个推论:那个时期的当代艺术价值现在已经死亡,而活着的只不过是市场流通中的那个时期的艺术价值?那么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新价值又在哪里?

  价值论是话语权的争夺?

  这里仍然需要质疑当年的提出者是不是对其他艺术有些草菅其命的成分?是不是考虑很充分,当年是否全面合理的考察或权衡过社会现状时,是不是还有其他涓涓细流的艺术成为今天我们艺术还能往前更新的动力?当代艺术的魅力仍然可能在于它不可能有个完整的定性,但是在中国当代艺术身上看到了太多人为理念的定性。

  围绕在这样一场一锤定音式的价值论,是不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争夺话语权的牺牲品?是不是因为这样一种原来看不见的话语权争夺直接屏蔽了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以及风格的多样性?这是30年之后需要重新质疑的时候了。对于当年风格整体存在与收益的艺术家群是不是还能接受这样那样的价值论,是不是也需要他们做出反省的时候了?

  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流行的印象:艺术家更多的以这样一条似乎已被确认的价值参照系数,去直接构建现实的批评图像或直接将绘画行为上升为以符号特征为明确创作结果的目的论里,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逐渐成为流行一时的创作方法论时,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看似得到了普遍性的确认,实际上却失去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接受与输入的敏感性与警惕,以及新的现实叛逆。

  当批判只是作为艺术介入社会现实的一种工具,而不是全部理念时,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将被释放与延展出来,而艺术的本质正是解放事物多样性的手段与方法。如果当代艺术的传统价值是批判社会现实,那么这种批判也应该是多层面的,而不是现在这样的直接和浅层,忽略的艺术因条件变化而可能转化出来的其他属性。

  换句话说,今天的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已经和一二十年的情景已经发生了极为与众不同,甚至结构性的变化,艺术家创作作品的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如果还采用凝固的价值判断,那么艺术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将得不到充分的释放。

  这里举个例子,物理圈有个共识,目前世界上人们通过肉眼可见的物质只占5%;还有25%叫做暗物质,看不见,但测得到,最后70%是暗能量,目前人类大脑对它无法感应,但很多证据表明它们确实存在。这个例子有一个很重要的提示就是,作为可能的艺术,它不能在同一个方向上就得到它的全部“真理”,这个阶段也是我们需要听到其他被各种途径隐匿的“真理”。[NextPage]

  在强势的话语权争夺战中,符号化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显流,这种万能式的符号公式,已经极大了束缚了艺术资源的开放与流动,事实上潜流中的艺术其他发展线索在民间从来没有间断,只是受到了明星艺术的挤压,在市场的另一面,仍然有一批又一批被边缘化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创作值得更多的关注。只有这类代表集中精力不断探索艺术创作的精神才是艺术的未来,而不是选择媚俗与妥协。

  主流艺术的问题

  这几年各方面合力的显耀结果,从实际上看就是使当年的前卫艺术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艺术,这就是主流艺术的价值值得再确认与质疑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需要一些思维技术上的适当分析,完全否定现在市面流通力甚强的当代艺术显示还是不现实,但是透过这样一种社会历史遗留的单一论的线索,不难发现此类艺术在流通系统中建立的强大排他性,而让自己成为权威艺术或代表性艺术,问题是社会现实前后变化差异实在是非常大,也实际上给这样一种主流艺术现在我们看的是策略艺术泼在头上的一盆冷水。

  当政治难以形成波普,社会现实不再玩世,当作为艳俗对象的暴发富早已开始中产情怀,当个体连嘲讽自己的乐趣都不再满足时,那么实际上宣告了此类艺术的社会现实载体正在成为过去式,那么这样的艺术也将成为过去的艺术,也就是时代艺术或者说是结束时期的艺术,那么它还能成为今天或者开始的以及未来的代表中国的当代艺术吗,或者还能像现在被内外部鼓吹完全成为精华艺术,甚至体现全部吗?

  中国当代艺术原有的价值体系“论证”,都是由少数批评家,策展人和艺术交易商极短时期内交互推动形成的,当然中国当代艺术在这个裙带体系里还多了一层艺术家的生存策略要求,因此从很多细节上看是非常粗糙以及值得更多质疑。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的转移,也是一场“主流艺术”价值的重新评估,更是其他边缘艺术价值的唤醒。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将注定不断被转移,正是基于社会现实阶段不断的变化以及现实形态的多样性所注定的,特别是传播艺术的媒介(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发达)发生根本性改变的今天,艺术的价值并不再是权威们与话语权的利益交换而刻意形成的。

  那么对艺术的价值判断我们需要兼听更多、更公正、更客观的声音,而不只是像权威部门下单式的判断。艺术价值判断不是套用艺术史的既有现象以及社会学某些术语,再加上几段模棱两可的哲学表述就能够形成对艺术的价值进行法官式的终审判定。

  艺术价值的判断是需要不断的被挖掘,而不单只找到现实的批判这一条现在已经可以像潘家园古董作假的所谓核心价值。现实是一个可以包含无限的词汇,这里面大有细节与可能性可做,而不应该被笼统的成为一个不被具体切分和辨明的概括词,更不能让对“现实的批判”成为作品空洞的流行说辞。

  艺术的多样性就是这样被艺术特征符号给掩盖与排斥,这是不是人为的过滤掉了中国艺术的其他性?今天这样一个无比渴望可以听到多种真实的声音,看到多种艺术形式表达的艺术界,是不是到了对这样一个已成为主流价值的艺术局面提出质疑的时候了?

  中国艺术价值的独特性一直在被言说和代表,但是在具体的生存策略面前,中国当代艺术正在成为唯一价值中心论的无比强调符号与风格游戏之中。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去重新审视一下中国当代艺术价值的缘由。

  当代艺术的独特性就在与不断的质疑并解构社会上被认为的主流艺术的价值,而与此同时解放出艺术的边缘价值。但是我们今天对艺术的质疑声统统被淹没在商业这样一个不平等但似乎又是有效性的封闭系统里,而忽略了“主流艺术”的问题。

  过去的边缘艺术已经恰当的抓住历史契机悄然完成了“主流艺术”这样一个身份转化的转变,而这一点现在似乎被批评界所淡忘。

  (实习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