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当代圣艺术及其属灵见证

2009-12-02 10:47:18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

   

作者:岛子

  “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约翰福音1:6、7、8)

  按照传统的说法,基督教艺术一般是指基督徒艺术家指据以《圣经》之圣言,而创作的各类视觉艺术作品;还指纯艺术中的各种基督教文化因素,这一定义的“还指”层面虽具有合理的开放性,但往往失之失于宽泛和模糊。而“是指”层面的精神所指相对简化,往往会导致基督教艺术在接受和传播上被等同于圣经插图、图像解经、圣像画、纪念品等风格化、宣教式的乃至一成不变的视觉图式,以至看不到艺术家个体创造力的丰盈和具有当代性、情境化的属灵见证。

  因此,在区分狭义的基督教艺术和广义的基督教艺术基础上,从发展论的视角和创造论的需求,我们有必要重审“圣艺术”的理念。

  狭义的基督教艺术,是指服务于教会宣教的圣经插图、图像解经、圣像画的传统形式和风格,狭义的基督教艺术有其主题和题材的规定性、优先性;广义的则指基督徒艺术家(也包括虔诚慕道的艺术家)本乎基督精神,在传统的基督教艺术文脉上,在纯艺术自律维度上创作的属灵艺术作品。我们所说的圣艺术,即广义的基督教艺术。狭义的基督教艺术,强调更为直接的传达信仰,带有鲜明的宣教色彩,在当代语境中因其绝对服务于神学和教会的基要方面,而显得不甚自由而偏于一隅;而广义的基督教艺术即“圣艺术”,不只是面对历史性福音和守护这一福音的教会的艺术,而且也呼应不断萌生的上帝之国的真理,注重基督信仰的个体生命体验及其时代的处境性表征,把基督的恩典与真理、苦难与救赎、悲悯与博爱体现在每件作品主题和题材之间的联系上,它因此随着时代的审美变化,而自行显现出自由的视觉形式和风格,人们也会通过基督深沉的灵性感动进入神圣的意义领域。上帝的真理奥妙包涵自由的奥妙,它将一个在过去选择了相对狭隘的视野不断拓宽,帮助我们在当今摆脱困境。

  比较而言,“圣艺术”也是与“圣乐”契合的概念。“圣乐”这个概念不仅在西方,在中国都已被广泛所接受。比如,巴赫的音乐就是“圣乐”,海顿、柴可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也是圣乐,波兰当代杰出的作曲家潘德列斯基的《路加受难曲》与《奥斯维辛》同属圣乐。许多现代、后现代的音乐家,他们的音乐风格跟巴赫相差甚远,但当他们灵感枯竭的时候,往往还是要去听巴赫的音乐,在听了巴赫的音乐之后,他们才能重新获得灵感,创作出自己的音乐来。在这个意义上,巴赫的音乐就是所有音乐家的“音乐圣经”。

  上帝自行馈赠的真理无所不在,人类的各种文化形式有无穷无尽通达上帝真理的入口。在视觉艺术领域,从基督教艺术复兴—变革而来的“圣艺术”,同样是根据基督圣言的启示而创作的具有灵性之美的艺术,它是因爱上帝、爱人如己而真实而圣洁的艺术。在“圣艺术”的观念下,艺术不是本体,基督信仰才是本体,“圣艺术”因信称义,成为光明的器皿和导体而存在,“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一个基督徒艺术家有能力创作“圣艺术”,并不是说他就是圣人,在基督教的观念里,“一个义人也没有”,人人都是“罪人”,包括艺术大师,包括巴赫和米开朗基罗。但是,“罪人”却可以凭借上帝的恩典和圣灵的启示,创作出神圣的艺术来。在外邦人看来是愚拙,在蒙召的生命里,却是被光照亮智慧。在“圣艺术”的当代演进中,因其特殊的蕴含,因其必须承载的真理性和启示性,也就必然要在传统与题材、风格与形式、观念与媒介的基础上自我更新。比较狭义的基督教艺术而言,“圣艺术”更注重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文化思想,更自觉地追求“信、望、爱”的形式创新,在精神价值上二者其实是殊途同归。

  缘此之故,与其强调基要主义的教旨或民族主义的本土化,不如在“圣艺术”的精神品格和美学诉求上回归信心的源泉,倡导 “作光作盐”的入世精神,一如当年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以实践终极关怀的崇高使命。惟愿如此,当代“圣艺术”不再受虚无主义捆绑,也不再充当半吊子的自由主义,更不屑于充当意识形态市场上的零售小贩。它为一种新的植根,严肃的、基本的、可以让人栖息的精神信赖,继续去启示、显明、反省、批判。至少,我认为上帝会和任何时代的艺术和神学一起创造属于基督的美,显明其爱的真理。至少,这是一个基督徒艺术家的创作伦理。以此而论,中国当代艺术在属肉层面什么都不缺了,但它亏欠的正是基督恩典和真理、匮乏灵性之美及救赎伦理。

  “属灵的人看透万事”(哥林多前书2:15)。作家冰心一生创作了许多属灵的文学作品,1926年6月她在《生命》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基督=?》的文章,她领悟到,基督所说的“我是世界的光”,“你们当趁着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它的意义就是“世上也各有他特具的才能,发挥了出来,也是花卉般争妍斗艳,然而假如他的天才,不是笼盖在基督的真光之下,然后再反映出来,结果只是枯寂,暗淡,不精神,无主意,也和行尸走肉没有分别。光是普照大千世界的,只在乎谁肯跟从他,谁愿做‘光明之子’”,“谁愿笼盖在真光之下?谁愿渗在基督的爱里?谁愿借着光明的反映,发扬他特具的天才,贡献人类以伟大的效果?请铭记这个方程在你脑中,时时要推求这方程的答案,就是:我+基督=?”在冰心先生的这个属灵公式里,无论人的意义,或艺术家的高贵身份来由,就是做上帝的仆人、基督的跟随者,对于从事纯艺术创作的人而言,做“光明之子”也就是“为光作见证”。[NextPage]

  耶稣向所有的人都表明上帝的光明和爱,要引导人们走向光明,但同时也要求人“在光明中行走”,也就是“爱人”:“谁说自己在光中,而恼恨自己的兄弟,他至今仍是在黑暗中”(约翰一书2:9)做“光明之子”,当活出基督的样式,成为有丰盛生命的基督徒。“在光明中分享圣徒的福分。”缘此而来,借助先辈圣徒“我+基督=?”这一属灵公式,来阐述锦瑟画廊主办的“为光作见证”展览主题与参展作品,是再恰当不过了。

  (实习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