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雕塑的理念
现代都市人越来越重视生活的安全性、保健性、便利性和舒适性。首先维持生存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而有生活便利性的需求,进而有对生活舒适性的追求。这种舒适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对文化的需求,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是人类所特有的,在远古,原始人以狩猎、打渔来维持生存的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对道具、身体进行装饰、美化,并产生了宗教的仪式、游戏等文化活动,以满足当时人们最低的文化需求,藉以寻求生存以外的生命意义。可以说人类在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种环境,都会以不同的形式来满足自身文化需求,如通过创作并鉴赏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来得以实现。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共雕塑已成为现代都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有些甚至成为一个都市的地标。
日本公共雕塑的历史
从传统建筑形式,居家的观念,服装以及生活用器中,可以看到日本人固有的公共艺术的理念。日本人善于在和室建筑的内部设有茶室,随着四季变化换上不同的服装、挂轴、道具,进行花道、茶道等艺术活动。他们没有像西方社会那样注重外部生活空间,进行各种装饰和雕塑,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雕塑形态的存在,如在室外的空间营造枯山水(图1),以石代山,以沙喻水,以苔草为树木。在我国的禅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枯山水是日本公共雕塑的雏形,它的形式介于自然山水与水墨山水画之间。
日本的公共空间的雕塑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明治以前,那时日本的文化受到我国佛教文化的影响,土地神的石像在野外、路边被摆放着,这种土地神像由中国传来,平安时代后期在贵族间广泛流传,到了镰仓时代才普及到民间百姓之中,在日本乡村的路口田边,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土地神的石造像。这些土地神像渐渐演绎为民间百姓理想、愿望的寄托对象,成了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公共性塑像。
第二阶段:明治以后。明治后日本引进西洋富国强兵的理论,屋外在国家权力的驱使下,命人创作了大量以英雄形象与政治权力形象为主题的铜像、高台纪念碑等雕塑。这时期的雕塑对百姓带来威压与统治的政治目的,与土地神的石像有着很大的区别,后来大多数被拆除。
第三阶段:1960年以后。60年代日本的经济高度发展,在“列岛改造论”的背景下,人们开始着手改变原来单一规划、没有个性的都市形态,以及改善人口密集度过大带来的都市空间拥挤感,公共雕塑这一媒介被纳入人们的视野。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从人性的角度改造生活空间,而不只单纯重视经济效果与功能,更重要的是如何从人文角度来考虑建构新的生活空间问题。以人为本,用文化的眼光,反对用单一性、古板的理念来改造都市空间,成了这一时期公共雕塑的指导思想。以自身的造形形态来充实都市空间的文化气息,公共雕塑在发挥特有的空间功用方面得到了发展契机。
日本公共雕塑的现状与特点
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特别是近代都市空间土地高效率的开发与利用,立体交互,空间构成繁复,它与田园的、单纯的平台风景是不同的。公园、广场、街庭、建筑的高层化形成了各种庭台、道路、商店、地下街、桥梁。狭小和多样的都市构造中,公共雕塑在有限的空间里,起到缓和都市的拥挤感、调节市民的生活节奏,和提高文化气息的重要作用(图2)。当然多样化多变空间让日本的公共雕塑设置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这种立体化、高架化、地下化的都市空间,雕塑作品以习惯的平视、仰视的视觉角度来设置已明显不够用,俯视、多视觉角度的公共雕塑的设置,设置空间与视觉角度的变化等等给公共雕塑形态带来新的思考。欧美的公共雕塑向来推崇大体量、硬材质等特点,而在城市空间构造日渐复杂化的日本这一点显然不适用,所以日本的公共雕塑逐渐形成轻体量,材料多样化,纤维、纸,和皮等软素材被广泛使用。许多情况下在一些不是很醒目的位置,狭小的空间(如大楼的壁面、转角,通道的上方)上设置着一些体量小、形态简洁的运动型,表面反射型公共雕塑,使那些沉闷、灰暗的空间变得健康、明快,让市民随时随地感受到城市的各个部分都充满了新鲜的文化气氛。公共雕塑对周边的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公共雕塑经常成为城市空间重要的标志,在与城市风景统一协调的基础上,强调雕塑形体的艺术性,让城市空间充满力动性,节奏感。
此外,日本的公共雕塑和其传统文化背景、地域风情有着深刻的关连。日本是个岛国,有着变化纤细、四季分明的景色,日本是一个对自然界的变化敏感性很强的民族,与欧美以及我国大陆性地域的大气开放,厚重的文脉有所区别,它以纤细多变的情感文化为特征,因而,日本的公共雕塑是以形体纤细、材料变化丰富为特点(图3)。如在石、不锈钢等材料表层,在传统工艺的研磨技法上注入现代科学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同质地肌理,拓宽了材料的材质表现性。在材料表层融入了艺术家的情感语言,并以反射、映照等手法使公共雕塑在公共空间中与自然相映生辉,强调四季的变幻莫测,使艺术表现语言的容量得以大幅扩展与充实。另有许多公共雕塑,以空气、水等自然的互动使产生多维变幻的情趣。
下文从材料、形态、观念,主题性四个角度来分析日本公共雕塑的特点:
1、在材料方面,多元材料化。工业素材不锈钢、铝材、玻璃和纸等素材的活用,不锈钢表面的反射性,铝材表面的亚光性,玻璃的透明性,和纸的柔韧性等特性,在公共雕塑中被广泛利用。工业素材使公共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周边建筑物的工业材质得到融合与默契。石材、木材等传统的自然素材,在发挥材质的天然性的同时也结合了新的科技处理手法。如丰田丰的作品《宇宙空间》(图4)是在长方形体上用球面来切割,使它形成凹面,球体的凹面与凹面的组合形成复数的锐角三角形空间,艺术家在形体的不锈钢表面上进行打磨,使形体表层的镜面以多角度对周围环境进行反射,作品在追求雕塑形态和体量以外的多种可能,周围环境的融合把周围空间的景物通过凹面的原理作用产生了奇妙的变形和折射,而产生视觉的动感。
[NextPage]
2、在雕塑形态方面,多媒体化。影像,可动型公共雕塑(自然的空气、风、水,电力),使雕塑产生运动,打破了静止雕塑的概念,使雕塑与现代城市空间产生新的接轨。可动的要素使雕塑从摆脱固定化的立体观念进行了尝试。从安定到不安定,从合理到不合理,从静到动,使公共雕塑对空间的支配得到扩大。可动性使单一的形态产生复合的视觉效果,雕塑本来瞬间凝固的美,在时空中通过时刻可动的变化产生了与环境融合的流动性的美。伊藤隆道的作品《五月的环》(图5)是以弧线型不锈钢管利用电力使造型在一定的速度下转动,根据人的视觉和周围环境的因素来调节回转的速度,使单纯的不锈钢管的曲线形态产生多彩多姿的流动性形态,使空间充满游戏性,律动性。
3、在雕塑观念方面,70年代的物派艺术观念,对日本的公共空间雕塑带来了很大影响。物派艺术作品,空间置换、位相嫁接等表现手法,使物体的原有意义发生了变异,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超现实空间感。从1969年《位相—大地》发表以来,关根伸夫成为日本“物派”的代表性作家。物与物的关系性的观念对日本的公共雕塑方面起到很大的影响,《空相》(图6)是关根氏1970年威尼斯双年展作品的放大作。作品利用方柱不锈钢表面的镜面反射作用,将周围的景物折射于方柱的形体上,使人的视觉上产生晃动感,来增强在不锈钢方柱的上方安插的巨石在空间中浮游的感觉。这类物体的位相置换手法不仅在视觉上,也在心理上(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场”与“景”给人的心理作用),上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
4、在雕塑表现主题性方面,具象人物雕塑的主题性被淡化,以“无主题”的朴素的人性美,强调了人物造型的空间意识形态。原来以英雄形象与领袖形象的表现主题,被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形象所取代;在人文主义理想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生命与关爱等人性的哲学。佐藤忠良的作品《绿色的风》(图7)是以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单体的女性日常造型,来表现女性善良纯朴的心灵美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美。佐藤的作品给当下日本社会流动性的商品消费价值观至上主义带来一种反省,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日本公共雕塑的社会功能性
在现代都市中、几乎所有东西都带有它的存在机制、存在目的。比如建筑、道路、都市公共家具椅子、电话亭、垃圾箱等。它们都带着实用性的机制,如果其中少了一件、就会感到不便。但都市空间中的雕塑并不存在上述的直接实用性的机制,它必须从别的角度来理解雕塑在城市中所产生的功能。日本公共雕塑的功能性可以从公共雕塑的空间性,人文性两面来理解。
1、公共雕塑的空间性
空间包括雕塑的实体所占有的空间和雕塑的周边空间两个部分。公共雕塑与周边空间产生对话、互动关系是公共雕塑存在的基本条件,但它与建筑不同,公共雕塑没有直接的实用功能,是一种纯粹的空间构成体;正是因为它这种没有实用功能的造型,让都市的人感受到纯粹的空间性及其意识,使那种被实用性所模糊的现代人的空间意识得到唤醒。当然公共雕塑它不单纯是石、铁等雕塑素材,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构思和具体技术手法创作的艺术,它的形态对周边的空间产生了对话。公共雕塑本身存在着非实用性和艺术家的独特的创意的二重性,成为都市空间中引人注目的对象。
公共雕塑在都市的漠然而巨大的空间中形成视觉的焦点,它使复杂的都市空间在视觉上得到了调节,并使空间中的各种形态产生关联。公共雕塑是都市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使都市空间更加紧凑化与节奏化。所以说公共雕塑不能单纯的一味追求强调主题性,它有无故事性并不影响它在都市中的空间造型,无论是具体形态、抽象形态,它所拥有的形态空间性,才是雕塑的本质。优质的公共雕塑在都市空间中让人们随着气候和季节转换而产生不同的情感思绪和诗意的审美享受。正是公共雕塑正是本身拥有这种纯粹的空间性,在变幻的都市时空中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和心灵的依托。
2、公共雕塑的人文性
现代都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市民是都市的主人。但是现代功用主义一味追求都市构造的功能和效率,它不断扩张,愈演愈烈。汽车的普及与建筑的高层化,使都市自然空间在逐步缩小,步行者的空间被掠夺,步行的机会在减少,近来人们对此有所反省,如出现了“步行者天国”、“步行者广场”等公共空间,在尝试着恢复人文自然空间。现代都市经济价值观念盛行,使都市人变成带着强烈效率化、功能化的抽象人。但是实际上,都市人的内心渴求着有美、有悲、有欢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公共雕塑的存在也许将成为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的一个契机,可以说公共雕塑比都市中其它任何的建筑物、构成物更接近人的生活,更接近人的精神世界。安田侃的《意心归》(图8),注重雕塑的本体的形体语言来强调视触觉的统一性,同时,在雕塑的形态与空间、建筑,与人的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公共雕塑的设置慢慢地成为了都市人关心的话题,因为公共雕塑凝聚着艺术家的创意、心血和思考,它充满人文思想,同时它又反映和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与形象。
(编辑: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