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商务印书馆举办《梅兰芳纪念集壹编》的首发式,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以及叶少兰、孙毓敏、李玉芙、马小曼等京剧名家将齐聚于此。这是百年商务推出的又一部京剧重头书,此前出版的《京剧名宿访谈续编》的热销也让出版方觉察到,京剧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门”。
《梅兰芳纪念集壹编》首发
多角度展现真实梅兰芳
今天首发的《梅兰芳纪念集壹编》一书,由沈阳师范大学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肖迪与《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封杰合编,汇集了20世纪20至40年代发表于《申报》《北洋画报》《半月戏剧》等媒体的关于梅兰芳先生戏剧表演艺术的评论文章。
据出版方介绍,以往出版的类似京剧著作往往把目光集中在梅兰芳传记方面,而关于梅派艺术的评论资料汇编研究还未有所建树,本书的编著正是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填补了梅派艺术研究的盲点,也试图多角度展现一个真实的梅兰芳。
该书的创作者囊括了记者、评论家和普通观众,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梅兰芳艺术发展道路,而内容涵盖音乐、舞蹈、戏曲表演、舞台美术、艺术创作经验、美学欣赏、中西方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发掘了多幅尘封已久的老照片。
梅兰芳之子梅葆玖评价,他早在阅读这本书的收集稿时,就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熟悉是因为,书中的这些作者都曾是我父亲的朋友;亲切是因为,书中的这些先贤都是我曾相识的世伯。”梅葆玖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梅兰芳那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永不停步的革新精神,使国粹京剧、梅派艺术为现代人,尤其是现代青年所能接受。
《京剧名宿访谈续编》热销
为国粹抢救活着的史料
《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封杰编写的另一本京剧题材书《京剧名宿访谈续编》,在今年7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书是封杰继《京剧名宿访谈》之后的又一部京剧访谈著作。他利用业余时间采访了43位高龄老艺术家,既有杜近芳、李世济等观众耳熟能详的京剧名角,也有王玉田先生这样96岁高龄的、一般观众不太熟悉的老艺术家。
封杰表示,越是观众不太熟悉的老京剧艺术家,越值得重视。“像王玉田先生,他对于花脸艺术很熟悉,他讲述的金少山先生的艺术发展过程,以及裘盛戎的艺术变化等,都是珍贵的资料。这里面年龄最小的郑岩老师也已经年过七旬,他跟随京剧名丑萧长华老师学戏多年,对于萧派艺术的理解很深刻。”
在采访这些老艺术家的过程中,封杰也遇到了不少趣事。“有一次我两天去了三个地方,采访了七位老艺术家,虽然很累但是很值得,这是在为国粹京剧抢救活着的史料。在上海还有一位老先生关松安,大家都知道上海正字科,但对松字科了解不多。松字科在京剧舞台上演李白的戏有:《太白醉写》和《马金门》,《太白醉写》还失传了,现在只留下了一张照片。关松安先生把这两个戏的本子原原本本地给我说了一遍,告诉我这个资料得有多重要。”
商务印书馆文津文化
京剧题材书也很可读
除了出版《梅兰芳纪念集壹编》和《京剧名宿访谈续编》,商务印书馆今年还推出了李慧芳、李丽芳、李鸣盛三位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传记。作为有着百年传统的老字号出版机构,一年内出版多部京剧题材书也引起了业内的关注。
这批京剧题材书是由商务印书馆旗下的文津文化公司策划出版。文津文化总编辑丁波介绍,《京剧名宿访谈续编》一书首印5000册,目前库存只剩下700册左右,对于被看作“冷门”书的京剧书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销量,甚至超过了不少理论学术书籍。
丁波表示,他跟京剧的缘分源自为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出版的一部史料书,后来无意中看到封杰《京剧名宿访谈续编》手稿,“我觉得这些书稿内容可读性强,很多专业知识都是直白地表述出来,容易让一般读者所接受,而且还有很多故事在里面。”丁波表示,该书出版后,还有读者询问之前《京剧名宿访谈》会不会再版,“这本书的版权还有几年,到时看封杰老师的意愿”。
(编辑:谭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