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三位作家与邑大学子“谈文学”

2009-09-08 14:00:49来源:江门日报    作者:

   

    寻根文学的领军人——韩少功
 
    韩少功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领军人,但他说,“我的文章中从来不用寻根文学这个概念。‘寻根’提出来之后,我遭遇‘十面埋伏’,反对者很多,但有一个中国远远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在转型、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与西方值得学习的文化,怎么融合,怎么得到最优的配置,这个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30年,或许40年,也可能中国经济发展和西方的经济差距缩短之后,才可以开展一种心平气和的讨论。”
 
    虽然上世纪90年代“寻根文学”基本上没有人说了,但是东西文化的重组结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也会成为作家讨论的问题之一,只是说不是问题的全部。谈到自己最近的文学创作,韩少功说,能够想得清楚的东西,我就把他写成散文,想得不大清楚,就写成小说。
 
    目前,寻根文学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韩少功认为,作为讨论的层面,会有热点的出现和消失,但是它的消失,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好了,而且这些问题还会不断地困扰着很多作者,当然有很多作者可以不关心这些问题。
 
    听到老师建议多读韩少功、赵本夫的书,韩少功则认为,不要相信老师的话,每个时代会长出不同的物种,每个季节会开不同的花,没有一个东西适应一切读者群,这些作品都不会有的。“我的女儿读一些我不感兴趣的作家的作品,我不会干涉,这是她的自由和权力。”
 
    “我对女儿说,不要把上一辈人怎么看你看得那么在意,长辈怎么看你不要在意,你要在意的是与同辈人之间怎么竞争,你的对手是你的同辈人,你一定要在你的同辈人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一定要深思熟虑,善于积蓄力量,看准时机,发起冲击。
 
    “我是一个写作只凭本能的人”——舒婷
 
    进入会场落座前,舒婷看到自己的名字放在三位的中间,她将韩少功的水牌与自己的换了一下,然后安静地坐在一侧。
 
    舒婷风趣地说,“开会的时候从来没有发过言,也不接受采访。我是一个没有理论的人,一个写作只凭本能的人。来之前,他们骗我说,只和学生见见面,有很多大作家去,你就去滥竽充数吧。这些大作家他们都很有理论,他们的作品都是经得起历史见证的,而我只是一个边缘省份的小人物,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认识很多字,就选择了写诗,因为诗用字很少。我要是文化程度高一点,我会像赵本夫、韩少功那样写出几百万字的东西,但是我做不到,所以只能写那么简单的东西。”
 
    谈到舒婷,五邑大学中文系教授凤群说起自己新婚之夜的小插曲——结婚那天晚上朗诵舒婷的诗《致橡树》,它那是上世纪80年代爱的宣言。
 
    “那你现在的婚姻幸福吗?”舒婷问道。得到肯定答复后。“那我就比较放心了。”舒婷说。
 
    那个年代,谁读舒婷谁时尚,舒婷成为一个时尚的标志。不谈舒婷,不懂诗。“你们相信吗?”舒婷回头问了问了学生。“相信。”学生们回答到。
 
    舒婷一直不愿意多谈。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她把机会留给了同学们——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对自己的作品是,更喜欢《致橡树》还是《神女峰》?”有同学问道。
 
    舒婷说,写《致橡树》时,是一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致橡树》写完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发表。后来发表了,稿费也没有拿到,经常说他们欠我这么多年。《致橡树》发表后,不少人喜欢它,我碰到不少年轻美丽的姑娘,她们说找不到自己“橡树”,于是我开玩笑说,是不是要经营一个橡树的苗圃,为大家发放橡树苗。之后,在长江三峡坐船的时候,写了《神女峰》,写完后,寄给朋友看,朋友看不起这组诗,后来有人约稿,也就发表了。有人喜欢,喜欢的都是中年男子居多。我没有浑厚的理论,把自己的作品讲得那么清楚。现在看起来,两首诗我都不怎么喜欢。
 
    人文精神在当代是缺失的——赵本夫
 
    赵本夫同名小说《天下无贼》改编成电影后,大家都关注他对改编后电影的看法,但赵本夫很平静,既然把小说交给了导演,就不应该说三道四。“我很晚才看这部电影,整体的价值取向还是可以的。”
 
    赵本夫最早的写作动机是替农民说话,后来,对于文学的理解逐步加深,追求更高层次的思考,这时候,让他引以为豪的《地母》三部曲完成了。
[NextPage] 
    《地母》三部曲之所以会用《地母》来命名,是因为赵本夫觉得土地是人类最大的一笔财富。这个想法虽然看似简单,却是20年前,赵本夫在黄河古道采风时领悟到的,当时他坐在黄河长堤上,远远看到一个老人在田间劳动。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一个话题,现在这片土地是属于老人的,1000年前曾经属于谁?再过1000年它又属于谁?他突然意识到,它谁都不属于,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我们一代代人在上面繁衍生息,但是一旦土地成为财富,人间的悲剧就来了。
 
    赵本夫认为,人文精神在当代是缺失的,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人类之间的关怀、理解越来越少。作家的职责就是要寻找我们失落的这些珍贵的东西。一次,我与人同行去新疆采风,我坚持要看沙漠,新疆的兵团的同志跟随前往,休息时,大家一起吃西瓜,吃完后,大家把西瓜皮随手一撂。上车的时候,新疆兵团的一位同志老曹,将西瓜皮捡拾起来,将皮朝外,瓤朝里,然后再上车。“当时,我很不解,老曹说,‘这个地方没有水,我们这几块西瓜皮就可能帮助一个落难者。’我就想,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人与人素不相识,落难者还没有出现,老曹就开始为他人着想,但是现在城市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还有吗?”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