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艺家言论 人物周刊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影视家 摄影家 戏剧家 舞蹈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克莱尔·德尼

2010-03-29 10:18:00来源:    作者:

   

  克莱尔·德尼(Claire·Denis),法籍著名女性导演,1948年4月21日出生在法国巴黎。但是她的幼年时期在非洲法籍殖民地度过,因为她父亲是法国殖民地官员,她家每两年就搬一次家,原因是他父亲希望她能更多了解地理。德尼小时候经常看那些反映美国在北非的美国战争老片。当她青少年时期她喜欢阅读。

  德尼起先准备学经济,但她很快发现她对此非常厌倦,然后她去了IDHEC开始学习电影,在IDHEC毕业后,她开始给一些知名导演当助理导演,她曾给雅克·里维特、Costa-Gavras、贾木许和文德斯当助理导演,其中文德斯的《德州巴黎》(Paris,Texas,1984)和《柏林苍穹下》(Wings of Desire,1987),贾木许的《法外之徒》(Down by Law,1986)克莱尔出任助理导演,而这些导演也部分影响了克莱尔的早期作品风格。

  德尼早期的电影多为种族和多文化背景。1988年,德尼拍摄了她第一部剧情长篇《巧克力》,而正是文德斯给她这个片子做了资金担保。《巧克力》以在法籍北非殖民地成长的法国少女为主角,描述了德尼眼中的种族冲突和歧视,片子的背景正对应她幼年在非洲的经历。德尼的第二部片子(No Fear, No Die,1990)则描绘了两个有色青年卷入非法斗鸡事件。1994年的《我不困》则把镜头对准了法国城市中的外来者和边缘人物。德尼把非籍后裔,东欧移民,变性者,同性恋和暴力谋杀巧妙得融合在一个片子里,用异常冷峻的影像风格注视着现代都市夜幕下的边缘人物。多支线的故事情节和类似Jean-Luc·Godard式剪切风格使本片呈现出以一般现实主义电影不同的气质,而这部政治,现实气味浓郁的电影则受到当年《电影手册》的亲睐,在年度十佳上排名第二。同年德尼给一个电视系列剧拍摄的《回家吧,美国人》则以文化冲突为题材,聚焦美国流行文化对法国当代青少年的冲击,同样入选了当年的《电影手册》十佳。

  1997年的《军中禁恋》(Beau travail)标志着德尼电影个人风格的成熟,也是她电影风格的一个转变点,从早期偏现实社会政治写实主义到后来的脱离政治因素纯个人化影像风格。影片改编自Herman·Melville的小说(Billy Budd, Sailor: An Inside Narrative),描述了在非洲法驻军部队的生活。然而克莱尔则完全脱离了原有的政治和种族背景,把主题上升到封闭环境中人的异化。德尼在片中毫不掩饰自己对男性躯体的喜爱,大量的慢镜对准了在荒漠中男性裸露的躯体,十分美感却不色情。诗意的故事叙述和剪切与荒凉单调的画面背景形成强烈对比反差,显示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最后丹尼斯·拉旺饰演的小士官在无人迪厅中即兴跳舞结尾那段堪称灵动一笔,令人印象深刻。

  2001年德尼完成了《日烦夜烦》(Touble every day),她邀请了两位个性影星(文森特·加洛)和(贝阿蒂斯·巴尔)出演。片子融合了血腥恐怖,暴力,宗教和科幻等众多元素,描述了一种在性高潮时会嗜吃人血的恐怖怪病。与经典吸血鬼黑色电影不同的是,德尼没有过分渲染紧张和恐怖暴力镜头,两个平行故事线叙述和离散的人物关系使整个片子折射出与普通恐怖片不同的舒缓的血腥冲击。但是片子里的血腥场面并不缺乏真实的冲击,据说在当年嘎纳放映时有两名观众现场晕厥过去。

  德尼的2002年的影片《星期五夜晚》(Friday night)则回归了女性视角细腻情感片路线。德尼这次把镜头对准了后工业现代城市中女性的情感变化和寄托,讲述了一位女性在星期五晚上遭遇大堵车,同时也遭遇了她的一次情感出轨。整个毫无男性主义电影中对一夜情中女性角色的猎奇意味,德尼自述在拍摄性爱和身体接触的场面,她避免用全景,这样使得观众处于一个偷窥的角度。相反她使用了一连串剪切串联的特写镜头,使得场面表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变化和情感跳跃。最后德尼让女主角结尾在清晨空旷的街道中奔跑那段颇为空灵,含蓄得表现了她认为女性理应有的那种生动的自由。

  德尼2002年受邀请参加了著名合集片《十分钟年华老去》,其中她的短片提为《面对南茜》,以火车上的哲学主题的对话来隐喻时间的变化流逝,作为其中唯一入选的女导演,克莱尔的片子显得过于平淡和晦涩。德尼2004年推出了她更为晦涩隐喻的片子《心之潜蚀》(LIntrus),片子改编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让-吕克·南茜的哲学著作,片子以一个接受心脏移植的老人寻找自己早年的私生子的故事。影片的主线模糊,并与多条支线梦境现实交汇,创造出异真异幻的诗意般叙事风格。同时片子的晦涩和模糊为人垢病,此片被入选当年威尼斯影展竞赛单元,提名金狮奖。

  纵观德尼的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变化迥异,天马行空,和其它女性导演不同,她的题材和风格并不局限在女性视角的女性电影。说她为当代法国导演中一位全能者并不过分。在1997年《军中禁恋》后她的影像风格更为纯粹,脱离了原来写实主义,脱离了传统的叙述时间线索,融合了文德斯的疏离冷峻的影像风格和戈达尔间离式剪切跳转。同时,她的电影也转变为更为晦涩的个人化体验,2004年《心之潜蚀》正是她仍在她电影风格摸索尝试以突破原有传统结构的标志,但是她过于晦涩的故事叙述方式让她的电影过于小众。德尼未来的电影风格将继续朝个人化作者电影前进,还是回归到当初的写实风格,对于这位喜欢风格多变的女导演来说,两者皆有可能,拭目以待。

  (编辑:王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