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享有盛名的芭蕾编导大师、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创办者约翰·克兰科编创的“情景交融三部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奥涅金》与《驯悍记》打破了芭蕾的世界中只有王子与公主形象的单一局面,并对芭蕾舞的风格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其中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驯悍记》被称为“芭蕾史上最成功的一部喜剧芭蕾”,该作品首演于1969年,一经推出便震惊舞坛,1987年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带着这部“镇团之宝”远赴中国,为当时中国芭蕾舞的探索之路吹进了一股新风。阔别22年之久,近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该团的《驯悍记》再次让首都的观众领略到国际一流水准的芭蕾精品的迷人魅力。
双人舞段支撑舞蹈结构
芭蕾舞剧《驯悍记》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作品。巴普提斯的大女儿凯瑟琳娜因性格暴躁、脾气倔强而找不到一个敢娶她的男人。高大结实的大胡子男人彼特鲁乔采取了“以暴制暴”的方式,驯服了凯瑟琳娜的一身傲骨,赢得了美满的爱情。
舞剧《驯悍记》的主题简单而明确,是围绕凯瑟琳娜和彼特鲁乔的关系变化而展开的,全剧以三段风格各异的双人舞支撑架构。第一段双人舞是男女双方首次挑起的正面冲突,大胡子彼特鲁乔温柔而礼貌,毫不在意凯瑟琳娜的野蛮行为,渐渐的凯瑟琳娜被这个大胡子男人执着的行为所感动。第二段舞中双方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凯瑟琳娜成为彼特鲁乔的妻子,而这时彼特鲁乔也开始了驯悍计划,凯瑟琳娜被饥饿与劳累折磨得毫无力量反击,任由丈夫摆布,两人的关系出现缓和。第三段双人舞中凯瑟琳娜与彼特鲁乔终于找到了平衡点,在妹妹比安卡的婚礼归来后,两人褪去盛装,舞出了全剧中最温情的一段舞蹈,凯瑟琳娜变得温柔且善解人意,两人真心和谐地相处,舞剧以圆满的结局告终。
舞剧《驯悍记》以上述三段双人舞作为表述关系的主体,每段双人舞中间穿插其他舞段,环环相扣,每个双人舞段的出现都代表了两人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复杂的故事情节也逐步发展而来。
滑稽与浪漫并存的艺术表现方式
《驯悍记》的亮点在于“喜”并非闹,如刁蛮的凯瑟琳娜可以拎着长裙,伸长脖子,满脸愤怒地对待她的追求者;甚至她和彼特鲁乔大闹婚礼,掀起牧师的裙子,在婚礼还没有结束时推倒众人大肆逃走。这样一个丑态百出的“悍女”形象就活生生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原来芭蕾还可以这样令人捧腹。
《驯悍记》的另一亮点则在于看似荒诞的表演背后处处渗透着温情与浪漫。彼特鲁乔的“驯悍计划”虽然粗暴残忍,但是聪明的他却总在凯瑟琳娜愤怒至极的时刻以吻来安慰,这对凯瑟琳娜产生了一种心理暗示,并使她的性格逐渐发生了转变。在比安卡的婚礼上,她甚至教授女孩子们为妻之道,刁蛮的凯瑟琳娜懂得了理解与忍让,这种反差为观众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内心感动。
斯图加特的演绎奇迹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演绎技巧堪称世界芭蕾舞的顶尖,早在1969年的首场演出中,高超的技术技巧已经让观众们叹为观止,大量的旋转、跳跃以及双人托举技巧,尤其是在第三段双人舞中男演员辅助女演员所做的高空720°翻转,二人完美的配合既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又展示了斯图加特芭蕾舞团演员扎实的技巧功底。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芭蕾舞让人动情似乎容易一些,如果让人流泪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聚焦芭蕾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早期浪漫主义芭蕾舞剧中男女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强大的外界力量对爱情的重重考验以致他们最终分离或死亡,这样的编排手法让观众在惊叹芭蕾艺术表现力的同时,心中也存留一丝遗憾,由此也使得芭蕾舞剧的总体风格浪漫而凄美。而《驯悍记》对传统芭蕾舞剧观念发起了挑战并改变了世界芭蕾面貌,使一个“悍女”形象现于舞台,喜剧的滑稽与芭蕾的浪漫相融合,为芭蕾舞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约翰·克兰科带给我们不仅是一次滑稽而浪漫的精神之旅,更是对芭蕾观念的绝佳提升。
(编辑: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