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非战之战──张乾琦个展

2018-03-05 11:09:4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立方计划空间荣幸邀请艺术家张乾琦举办“非战之战──张乾琦个展”,这个展览亦是《现实秘境》策展专案第三阶段的展开,展期自2018年3月10日至4月29日。

1.jpg

  展览名称:非战之战──张乾琦个展


  展览时间:2018/03/10-2018/04/29


  展览地点:[台湾]-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136巷1弄13号2楼-(立方计划空间)


  主办单位:立方计划空间


  参展艺术家:张乾琦


  立方计划空间荣幸邀请艺术家张乾琦举办“非战之战──张乾琦个展”,这个展览亦是《现实秘境》策展专案第三阶段的展开,展期自2018年3月10日至4月29日。张乾琦于本展中将展出2017年新作“非战之战”的录像及摄影,以及一组关于乔治?欧威尔(George  Orwell)1945年所写《你与原子弹》文本的声音装置。


  除立方计划空间展出外,张乾琦亦将于台北其玟画廊展出另一组新作“AZMA  Burma:  The  Promise  Betrayed  ”(同日开幕)。


  关于“非战之战”


  因为受邀製作展出一部关于台湾和冷战的影片,某天,张乾琦出于好奇向母亲询问她是否知道“冷战”,母亲回答他:“那是谁?”


  张乾琦的母亲出生于1938年台湾中部的贫困山区,在嫁给丈夫前后几乎大半辈子都在工作。台湾所历经的世界史上最长的戒严(1949-1987年)对她几乎没有影响,她一生都仅求温饱。她告诉张乾琦,当时因为村子裡没有电,在一日田间工作后,她常骑著旧单车到最近的镇上去为家裡的电池充电。载著张乾琦和电池在夜晚回家的路上,她经常不小心跌进污浊的小溪裡。


  这部访谈影片主要拍摄张乾琦的母亲,他担任访问者,而他的母亲是受访者。所有的提问都关于母亲的一生,来自农村、贫苦且未受教育的女孩成为了妻子和五个孩子的母亲,直到2000年代中期,她都仍在炎热的田间工作、担任洗衣妇、清洁妇。


  这些关于她人生的提问与冷战期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列,后者来自匈牙利铁幕博物馆(Iron  Curtain  Museum)的历史影像和马格南摄影档案库,其间穿插张乾琦与母亲的访谈──她从未听说过冷战。


  关于艺术家


  张乾琦是一位摄影记者,在1991-1994年间曾先后加入《西雅图时报》、《巴尔的摩太阳报》。1995年加入马格兰通讯社(Magnum  Photos)。摄影作品散见于《纽约客》、《国家地理杂志》、《时代杂志》、《新闻週刊》、《纽约时报》、《CEO》等多家国际出版社。


  张乾琦的作品主要呈现疏离和牵繫的抽象概念。他移居美国多年后至奥地利,从自身深刻而分歧的移民经历探索人与人之间的束缚关系。他投入二十四年时间拍摄纽约唐人街中国移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在中国福建的妻子和家人。目前仍在进行中的“唐人街”摄影计画,曾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2009)、纽约国际摄影中心(2012)展出。


  张乾琦参加的展览包括2001年威尼斯双年展和2011年巴塞尔文化博物馆(Museum  der  Kulturen  Basel),展出作品“鍊”;2014年于雪梨国家艺术学校画廊、雪曼当代基金会(Sherman  Contemporary  Foundation)及釜山双年展展出“家”。他获得许多奖项,包括美国国家新闻摄影家协会年度摄影奖(1998、1999)、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奖(1998、1999)、法国影像Visa国际纪实摄影奖(1999)和尤金.史密斯纪念基金会所创立的人道主义摄影奖(1999)。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