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名:← → A+ 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开幕展
地址: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6室
开幕:2015.8.1 3pm
展期:2015.8.1-10.31
参展艺术家:朱骏腾、许家维、李杰、黄荣法
亚洲艺术中心即将在上海建立一个全新的平台-“A+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期许以创新格局响应当下的时代精神,并在此荣幸的宣布,我们将于2015年8月1日下午3点举行“← →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开幕展”,介绍国际艺术界中具代表性的4位台港当代艺术家,包括朱骏腾、许家维、李杰与黄荣法。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0月31日。
展名“← →”符号是双向发展也是互相牵引,而中心点就是中国。中国,亚洲最大的艺术与文化载体,不再是单向的学习西方,而是融合演化成一独特体系。开幕首展的4位参展艺术家来自台湾与香港,这两地皆处在大中华的文化中,相近却不相同,相系却不相似。台港艺术家承先中国文化底蕴、背负着殖民的过去,又同时接受西方教育,此复杂文化体系有别于任何一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本展的艺术家对其生活与当下的感知与想象力的表现,也因此更具意义与趣味性。
台湾艺术家朱骏腾《疲倦的沸腾》中煮沸产生的白烟、气味以及震动的状态,呈现艺术家在欧洲求学时,文化、居住、生活习惯的不安定。影像作品《谢谢你邀请我来-窈窕淑女系列》一窥学习与被教导的过程里,矛盾与适应的转化及主动与被动的接受度,表现不间断的心理焦虑其实反复的反应在全球化的社会。
来自台湾的许家维擅长以叙事呈现虚拟与真实交替的故事。《花东新村》是一个曾经存在于台北的原住民部落,伴随着遗址的影像,过去花东新村的头目用阿美族语叙述着过往事件。透过影音叙事的双轨特质,彷佛阐述着是否真实不再重要,留住的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
李杰或许是这些参展艺术家中最不拘泥其创作表现形式的一位,“物”的随机性与“心”偶然性的碰撞出多重创作方式,包括绘画、录像、雕塑、装置、行为等。对应其文化的从个人、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延续他对日常生活的探索。
香港艺术家黄荣法擅于运用行为艺术、影像、装置等媒介,对非现实及真实空间的恒常性与时间性进行讨论。艺术家以自肉体体验转化的过程,融合自身的文化感知,在作品《自主殆尽的残存》中,重塑了现实,也构成了一种深层的社会隐喻。
中国已逐步从社会主义转变为以个人意识为主的时代。然而,变化依然持续。在如此不稳定的时空下,不安全感或许是“当代”所给予的课题。A+ Contemporary期望扮演这其中的桥梁,研究并关注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变化,提供空间、路径,寻找其不断变化的交叉路口。
关于艺术家
朱骏腾 Chu ChunTeng
朱骏腾1982年出生于台湾台北,2006年毕业于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电影组,2010年毕业于英国金匠大学艺术创作硕士班。现生活与工作于台湾台北。近期展览包括 “2014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4),另外重要个展为“嗯…我要去哪里?”(艺术计划,台北,2013)、“我叫小黑-朱骏腾个展”(视盟艺文空间,台北,2012)等。群展包括“陌生人”(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2013)、“我从我的小眼睛监视着”(埃森当代美术馆,埃森,2012) 、“肉体与石头的场域”(Simotas Building,伊斯坦堡,2011)、“与线再相遇”(格拉斯哥当代艺术中心,格拉斯哥,2010)、“派乐地”(台北当代美术馆,台北,2009)等。他的作品曾获2011年及2012年“台北美术奖”优选。
许家维Hsu ChiaWei
许家维1983年出生于台湾台中,2005年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美术系,2010年毕业于台湾艺术大学造形艺术研究所。2015年参与艺术家驻计划,现生活与工作于法国里尔。许家维曾展出于“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台湾馆”(普里奇欧尼宫邸,威尼斯,2013)、“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2) 、“利物浦双年展-台北”(LJMU Copper As Hills,利物浦,2012)等。重要个展包括“On the Margin of Places”(贝塔宁艺术中心,柏林,2014)、“SH-SY5Y”(台湾艺术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台北,2013)等。近年来重要群展包括“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3)、“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国立台湾美术馆,台中,2012) 、“RENCONTRES INTERNATIONALES PARIS/BERLIN/MADRID”(庞毕度艺术中心,巴黎,2011) 、“第11届里昂视觉艺术双年展”(Olivier Houg Galerie,里昂,2011) 、“流感疲劳”(台北当代艺术中心,台北,2011)等。他的作品曾入围“Hugo Boss 亚洲艺术大奖”、2009年获得“世安美学奖”、另以“和平岛故事”获2008年台北美术奖。
李杰 Lee Kit
李杰1978年出生于香港,200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2008年得到中国香港大学美术硕士学位,现于香港与台北两地生活和工作。曾代表香港参展“你 (你) 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 (香港馆,威尼斯,2013)。近年重要个展包括“And李杰个展”(艾可画廊,上海,2014) 、“如何为庄尼陈设一间房子”(奥沙画廊,香港,2012) 、“个展”(Artissima当代艺术博览会,意大利,2012) 、“每一口气”(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2)、“某些日子的剩余物”(Mori 画廊,悉尼,2008) 、“3/4有关美好生活的提议”(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2007) 、等。重要群展包括“杜尚与/或/在中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 、“Print/ Out”(纽约现代美术馆,纽约,2012) 、“未来交易事件簿”(台北当代艺术中心,台北,2012)、“第43届巴赛尔艺术博览会”(巴赛尔,2012)、“上海双年展”(上海,2012)、“我应该如何去过你的生活 ”(Al Serkal文化中心,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012)、“Frieze艺术博览会”(伦敦,2011) 、“No Soul for Sale”(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10) 、“The Touring around the World”(The Bluecoat,利物浦,2010)等。他的作品为重要艺术机构收藏,如比利时国立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等。
黄荣法 Morgan Wong
黄荣法1984年出生于香港,2007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随后赴英国求学,201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斯莱德艺术学院雕塑系。曾旅居北京及英国,现工作生活于香港。近年重要个展包括“无题-高速公路”(劳斯莱斯陈列室,香港,2015)、“NPO S-AIR 艺术家驻地创作”(Oyoyo Art Center,札幌,2010)、“曾几何时”(Para Site Central,香港,2009)、等。重要群展有“多重宇宙”(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4)、“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佩斯北京,北京,2014) 、“第8届深圳雕塑双年展”(OC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2014) 、“艺聚空间”(香港巴赛尔,香港,2014) 、“Artists Film International”(白教堂美术馆,伦敦,2013) 、“Liste17”( Liste艺术博览会,巴赛尔,2012) 、“No Soul for Sale”(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2010) 、等。他的作品亦为重要艺术机构如林肯郡及林肯市美术馆、英国The Edward James Foundation、日本NPO S-AIR等收藏。
关于A+ Contemporary
“A+ 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于2015年正式成立,座落上海莫干山路M50园区,初期聚焦中、台、港的创作,未来将朝向区域链接的方式介绍东北亚、东南亚艺术,针对当代性的各个面向提出批判并进行对话,在亚洲当代艺术的进行式中打造一个面向国际发声的平台。
艺术在这个当下尚在摸索着前进,正值生命力最蓬勃的时刻,我们放眼当代艺术的光谱以跨领域的路径进行策展、论坛、研究与出版,推广各种不同型态的媒材与形式。站在前线,从当代特性切入分析艺术与外部的关系,更以历史纵深为思考的基础,替艺术的未来提供一个更具包容力与多元性的平台。A+ Contemporary这个实验性的空间将与艺术家、策展人共同表述一种态度、一种思路,讨论我们应该呈现什么样的面貌,在世界文化的坐标中寻找一个适切的立足点。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