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木屋与独舟:世界的不合理沉默”彼得·多伊格个展

2017-03-21 14:21:2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阿尔贝·加缪:“人类与不合理面面相觑,他由衷地渴望幸福与合理。荒谬就诞生在人类的需求和世界的不合理沉默的对抗之中。”

8beac6cf-0be4-4e4e-85c2-ac3972268917.jpg
彼得·多依格,《白昼天文学》,布面油画, 1997-98年,200x280厘米,私人收藏,图片版权归佳士得©彼得·多依格,DACS 2017 © 2014 佳士得图片有限 所有 


  展览城市:北京


  策展人:弗朗西斯·奥切德


  展览时间:2017-03-30-2017-06-24


  开幕时间:2017年3月30日下午6至8点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18:00


  展览地点:林冠艺术基金会(北京)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


  参展人员:彼得·多伊格


  阿尔贝·加缪:“人类与不合理面面相觑,他由衷地渴望幸福与合理。荒谬就诞生在人类的需求和世界的不合理沉默的对抗之中。”


  林冠艺术基金会荣幸地为您呈现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彼得·多伊格的中国首个展。


  由弗朗西斯·奥切德策展, “木屋与独舟:世界的不合理沉默”将呈现精练挑选的艺术家代表性母题:小屋与独木舟。展览将重点呈现一批多伊格最知名的作品,包括《泥沼》(1990年)、《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1991年)以及《白昼天文学》(1997-8年)。作品将与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的节选语篇并置, 透视在艺术实践中拷问人类存在境况的探索。


  展览将同期出版图录,收录多伊格完整的“木屋”与“独舟”系列作品,以及弗朗西斯·奥切德、伦敦佳士得的安娜·坎贝尔以及中国艺术家曾梵志的文字。


  在多伊格漂泊不定的过往中, 徙迁贯穿他的整个童年与早年生活,从爱丁堡到特立尼达岛,从加拿大到英国,终归唤起多依格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两个意象:小屋与独木舟。对多伊格而言,这些母题不仅是迁徙生活的回忆缩影,更是他试图戏剧化记忆本身运作的载体。


  展览的中心作品《白昼天文学》(1997-8年)刻画了具有深刻启示的一瞬:作为一名十七岁男孩,置身于加拿大西部旷野的天地间,艺术家第一次意识到与世隔绝的空虚。颜料的交响中,画作的表面投映出了凝视以及铭记天空时的致幻体验。


  展览中另一件重要作品《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1991年),刻画了建筑师埃伯哈德·席德勒(Eberhard Ziedler)在错综纠缠的树枝后几乎无法被瞥见的家。建筑的存在就是深深的不安:出乎意料的人类生活的踪迹渗透在观者最初窥视的不适中。《峡谷中的建筑师之家》就像是记忆本身,一个永久流动的目标:一个掠夺我们灵魂的同时从根本上抵抗所有揭示它的尝试。


  像小屋一样,独木舟同为记忆的隐喻。然而,如果小屋象征着夺回特殊瞬间的挣扎,独舟则是流动意识重演的载体。《泥沼》(1990年)描绘了一艘漂流的小船,它孤身的栖民被打旋的绘画漩涡所归入,消散如穿过水面形成的云。环礁湖的中央,独舟的微光被皎白的月光照亮。关于它的一切,多伊格编织了一个浪涌的池塘,在清晰的现实和抽象的幻想中无缝游弋。


  彼得·多伊格

  彼得·多伊格1959年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 是最著名的在世画家之一。他在加拿大度过童年,在伦敦读书,2002年起定居特立尼达。1990年毕业于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1991年获得著名的白教堂艺术奖,1994年获特纳奖提名后展开艺术生涯。


  2017年1月,他荣获第四届年度艺术偶像大奖,该奖由白教堂画廊与施华洛世奇联合颁发。他曾于2008年在伦敦泰特英国馆、2014年在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2013年,多依格在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美术馆举办个展“没有异国他乡”,后巡展至蒙特利尔艺术博物馆,深获好评。《金融时报》称:“任何对绘画的未来及其与传统困窘关系感兴趣的人都不应错过此展。”2015年,他在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举办的重要个展被《艺术论坛》描述为:“对绘画非凡力量的馈赠”。多伊格现生活并工作于特立尼达、纽约与伦敦。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