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心远忘言:屠宏涛个展

2013-07-29 18:03:00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展览时间:2013年8月3日-9月2日

  展览场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开幕时间:2013年8月3日 周六 16:00

  艺术家:屠宏涛

  策展人:王嘉骥

  出品人:夏季风

  展览总监:佟娟娟

  主办单位:蜂巢当代艺术

  场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E06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八月份将以两个最大展厅的规模,推出中国“70后”最具代表性的青年艺术家之一屠宏涛的个展“心远忘言”。策展人邀请台湾著名学者、艺评家王嘉骥(Chia Chi Jason Wang)先生担纲。此次展出的作品由布面油画和纸本作品两部分构成,是继2011年“植物的欲望:屠宏涛个展”之后,艺术家近两年来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

  展览中文名称“心远忘言”,典出东晋诗人陶潜(365-427)《饮酒诗》的“心远地自偏”和“欲辨已忘言”二诗句;展览英文名称"The Road Not Taken"(意为:人稀之径),则借用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同名诗作。两者均有意呼应屠宏涛近期的创作以及学术思考状态,尤其是他重返中国艺文传统的经典主题“自然”。而“自然”作为当代艺术的主题,以风景为其形式,至少在目前确属“人稀之径”,尤为令人瞩目。

  一直以来,深受西方绘画涵化的屠宏涛,习惯性地游走在古典主义、社会写实主义,以及个人化的表现主义之间,对于笔触、线、面与油彩的运用,主要都是为了塑造形象的体量感和坚实感。2011年之后,屠宏涛似乎降低或压抑了形象在画面里的立体性与空间深度,线性的笔触大量增加,提供了一种与中国传统线条及笔法对话的联想。简而言之,就是他作品中物质感的营造让位给了精神性的传达和情感表露。

  在他最新的作品中,社会群像不复见,巍峨孤高的树成为重要主题,这是他从中国传统转化而出的新表现之一。屠宏涛笔下的世界,并不属于离世绝俗之境,也许可游,但不可居。若就画面透视所反映的人的身体位置、状态,及其身处的风景来看,屠宏涛再现的都不是人们能够终极安顿之所,而更多的是过境之地、途中之径,以及暂时驻足之处。不仅如此,自然世界经由他的画家之手转译之后,也出现了变异;即使不像历经浩劫与扰攘之后,已然荒芜残败的家园,也让人忐忑地感觉其中蛰伏了潜行的变动与危机。也许可以这么描述,屠宏涛画中表达的自然,不是静而是动;而且,呼之欲出的是生命最原始的本能和欲望,以及等待爆发之后的自然动能。如果可以将此景象视为一种另类的图像学,屠宏涛这一幅幅静谧中带着躁动与混乱的画面,又何尝不是某种国家景观的体现?

  更进一步说,“崩毁中的状态与情境”一直是屠宏涛作品持续捕捉到的不变主题与意象。从物质性的身体崩解,到近期这些看起来满布伤口或伤痕累累的风景,以及那些等待盛开,然却可能提前夭折或枯萎的含苞花朵,忧郁的气息始终在他的作品中挥之不去。或者,甚至可以这么说:屠宏涛画中的花草树石风景,描摹的并非崩毁所造成的死亡,而更像是一幅幅未来劫后余生的预警图。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