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陈小将
策展人:张 聪 王晓晨
展 期:二零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至三十一日
地 址:南京市鼓楼区人和街八号
微 博:@南京彩盒子
一、展览前言:
山色空蒙雨亦奇
我是先见到小将的作品,其后才见到他这个人。第一次见到的作品是《打哈欠的人》,之后见他时,最让我吃惊的是在他这个年纪,作品和本人竟然也可以达到某种莫名的一致。
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了陈小将的水印木刻版画和部分铜版画,以期对其艺术创作进行一次比较完整的梳理。
总的来说,小将的作品有几个十分显著的特点:
画面色彩表现得透明而滋润;
频繁的使用圆点、方格、菱形等几何图形作为构图元素;
表现了从日常生活及生活用具中命题的浓厚兴趣;
作品多呈现“部分”或“角落”情景;
乐于使用同一色调或近似色彩呈现画面中不同的部分。
置身于数幅小将的水印木刻中,可以十分轻易的感觉到那种独特的韵味,看似简单的构图却油然而生一种异于旁人的情调。无论是天然成就,或是刻意为之,都让人无法抗拒其中饱含的圆融之意。
小将试图用那些频繁出现的几何图形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这种温和而饱满的延伸决然不同于那些暴躁而强制的重复。
小将有一句“我从不轻易下手”,给我留有很深的印象,他也每每因此自嘲,而我着实看重这不经意的话语。小将现有的作品并不多,但每一件都特点分明。而且这些独立的作品皆有相通之处,不着痕迹地成为一个统一的风格系统,特色鲜明。
本身沉静无所求的性格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小将的作品,不张扬、不尖锐、不突兀。在版画中不自然地糅杂进水墨画的淡泊,让人体验到不同往常的文人墨客之宁静,不免让人想起那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二、导师寄语
陈小将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版画系本科,又以优异成绩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是位人见人爱的好学生,帅气内在,文静自如。每一门课程都能学得有兴趣,有条有理中拥有自己的感受,培养了自己的绘画认识和独特的理解。对透明、滋润的色彩表现,把深浅不同的颜色在理性的组织中安排得如此安逸优雅。在表现至上的当下,已是少数。
陈小将让自己的艺术语言表现得那样自然而然,风格显现,就是因为这一切都和自己的性格相符,也算难能可贵。
杨春华
2013/1/4[NextPage]
三、作品评论
陈小将和他的作品
如何在展览中介绍你的艺术家?其难度就像是描述自己的爱人,因为太亲密以至于怎样的字句都不足以形容和概括,于是最后,只能借下文向你们“意会”我眼中的小将。
相较其它版画人,小将作品很少,屈指即可数,对此他是清楚的,不时也会提醒自己多做一点,可是就这样,从本科到如今的研究生阶段,每年作品量依旧保持在十幅上下,他继续操着不急不缓的步调,做着最费时费力的水印。他的话不多,但常说起自己的浮躁,似乎认为过去的作品都是没所谓的试验品,就在月初,为作品集体拍照的时候,他看着好不容易凑齐的数十件旧作,突然指着其中一幅自语道:“这幅效果还不错,可以接着做下去。”
这就是小将,一个随性而又专注的人,一个柔软而又不失硬度的人。他的作品亦如他的人,仿佛水消失于水中。
从大三到现在,小将真正从事水印木刻研究的时间不过三年,加之他的作品不多且节点明确,一条探索脉络隐于其中,简作整理如下:
扬帆系列——线的执迷
该系列为小将水印创作的开端,内敛含蓄的品性与初期迸发的表达激情对撞,将勇士和帆船的律动定格在传统、虚幻与现实的至高临界点上。他曾在创作笔记中指出此番图标源自皮影中线的处理,尝试“将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结合,做一批兼具传统与创新元素的作品。”面对挑战,他既不迷恋权威,不会直接拿来;也无摒弃传统,妄图开辟蹊径。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小将做了灵巧的取舍与转化,惟心意是用。满版阴刻,计白当黑,在婉润流动的水印渲染中施以理性克制的皮影线条,亦动亦静,亦柔亦刚。当然,他的挑战不止于此,或是在效果的驱使利诱下,或是惶恐风筝断线,气乱神散,整幅作品的刻、印、染仅用一块木板,“一直到现在做的水印大多都承袭了这次的经验”。今再观之,此系列虽然略有技法稚拙的缺失之憾和执着于难度的生硬之感。但是那种宁折勿曲的冲劲儿仍是十分珍贵可爱的。
具象生活系列——线面交错
从观念第一,技法第二的早期实践,到该阶段二者并重的修正认识,并进一步意识到“水印木刻应当更多地关注现实,这要求创作者必须有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对版画语言的探索和经验的积累”。实践到理论再作用于实践,小将这一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新认识的有益消化,从《武器》、《室内》到关注内心体验的《人物系列》,可谓其创作的高产期。以《书桌一角》为例,小将延续之前单色单板的印制方法,不再纠葛细节,从整体出发,线面等量齐观,采取类似马蒂斯画面里的那种方圆有致的构图,释放了空间的压力,给人以简约舒展的视觉感受。此外,古拙紧结的线条,浑厚沉郁的渐变,流露出一种传统文人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也掺杂了些许面对世事无常的苦涩愁思。在其《无止境的地平线》、《失业者》等作品中,这种隐约的情绪几乎统领画面基调,从传统皮影和凯斯·哈林(Keith Haring)艺术中汲取的养料在小将自己内心的土壤中培育出不一样的生命体,朴素地生长,自在地呼吸,安静地体验。
抽象生活系列——隐线趋面
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小将突然“停”了,没有了前期的激情和中期的感性,只是扮回学生,重拾基础课,水印没做几幅,反而刻了不少铜版。这批铜版多为写生之作,之所以将其纳入展览,是因为它们对小将水印线索的梳理有一定的参照意义。在版画领域,不同版种的差异极大,有多种分类,这也从侧面说明版画面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版种“跨界”的难度不亚于画种之间的变换,易出的状况是效果不良或者囿于旧法,小将的尝试却让人有清新自然之感,那的确是他的东西,虽然唯有画中之气是可辨识的。其表现方式并没有太过依赖铜版本身的特性,这一方面的确出于对该语言的掌握不够,另一方面正体现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为什么做铜版?他只说因为出效果快。以我之见,小将创作水印和铜版的思维方式有相通之处,这就意味着存在互相转化和借鉴的可能。我曾看过与《扬帆》系列同时期亦受皮影艺术影响而做的几张铜版,单独来看确为有趣之作,但如与水印置于一处,则能发现其中关联——铜版不再是自由身,它附属于水印,真正成为了一类功能性的存在。小将看似无意之举为我们理解其作品风格的演变提供了切入口。由此,结合他近期的《卧室》等几幅水印,可以看出:线退居幕后,隐没于面,解放了物体的形,为空间构建提供了更多可能。其中对于面的处理明显是对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极简主义的致敬,讲究的图案排列与水印细腻的印染在原本饱含抒情意味的室内开启了一场理性、缜密的冥想,这也是小将对自我的客观审视,待积累、沉淀之后再度出发。
2013/1/6[NextPage]
|
陈小将
四、艺术家简历
陈小将
1988年生,福建泉州人。
201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在读,师从杨春华、周一清教授等。
2008年 《大爱无疆--2008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年鉴》
2009年 《2009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
2009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0.618汇报展》
2009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美术作品展览》
2010年 《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版画展》
作品曾多次被艺术机构、私人收藏。[NextPage]
彩盒子标志
五、关于彩盒子
彩盒子计划始于2010年夏,由张聪和王晓晨共同策划。经过近两年的酝酿与准备,不忘初心,正式启动。
彩盒子扎根本土,从南京出发,专注个案研究,为青年艺术家进行阶段性梳理与总结,在展览实践中提供思考、交流的机会,以期他们完善对过去的理解,并继续寻找生命的意义。
本次展览为彩盒子青年个展项目的第一回,虽然不尽完美,但它代表了我们的立场与坚持。彩盒子将始终为青年艺术家服务,与他们共同成长。
接下来,彩盒子将会持续推出有品质的青年艺术和有价值的项目探索,试图为社会呈现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最后,请允许我们在此将最深的感谢与祝福送给父母、老师以及每一位朋友。
2013/1/6
六、联络
总 监:张 聪 王晓晨
电 话:(86-25)83319092
(86)1391380313918660655578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和街八号
微 博:@南京彩盒子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