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2年11月21日-2012年11月26日
开幕时间:2012年11月21日13:30
策 展 人:王萌
艺 术 家:王彦萍
展览场馆:北京画院美术馆一层、二层
“折象:王彦萍作品展(1992~2012)”由著名理论家、批评家范迪安先生担任学术主持,中国美术馆的青年策展人王萌先生策展,于2012年11月21日下午2点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从事当代水墨创作的王彦萍曾于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在学术界获得关注和好评。20年后,作为王彦萍在国内的第二次重要个展,本次展览如同一个切片以个展梳理的方式展示了她从1992年到2012年整整20年的艺术进程,将王彦萍的水墨创作和风格转换通过这次展览介绍给美术界和社会公众。
在王彦萍最新的作品中,屏风成为她关注和使用的核心对象,她把中国文化中横贯古今的这一重要器物发展为独立的文化符号,揭示了被艺术家视为中国文化特征的具有神秘感的“屏风心理”——需要隐藏和遮蔽的文化表征。王彦萍在她的屏风世界中“折叠”和“排演”她所关注的中国“聚文化”,形成她最新的《屏风:聚系列》,借助折叠式屏风所特有的扇面“起承”和“折叠”功能,将聚在同一场域中的人物群体置于同一屏风承续之中,转折的扇面从视觉构成和观念表达的双层关系中呈现出“折叠”的意涵,在个体与群体的若即若离、屏风前后的若隐若现之间,王彦萍将她的水墨创作和文化思考带入一种被意大利美学家艾柯所阐述的“开放式作品”,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回味空间。从这个角度讲,王彦萍创作了一种“折象”的水墨图式,成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题。
在关注“人之象”的《屏风:聚系列》之前,王彦萍的屏风系列还有一个与之平行的“物之象”,她将自己喜爱的中国古代家具安排在屏风的转折图像中,沿着中央美术学院的水墨大家卢沉先生所开创的“水墨构成”学术方向,引入王彦萍曾迷恋的马列维奇、蒙德里安和包豪斯的视觉构成原理,与中国古典画论中所主张的“经营位置”和篆刻艺术中的“即白当黑”等画学理念结合在一起,发展成具有个人心得的“折象视觉”。在屏风之中“重构”古典家具的作品也是她向中国文化致敬的特有方式,此外,她还将作为艺术家世界中重要的画室、静物和室内外感受带入屏风,呈现了一个丰富、鲜活和精彩的屏风系列。做为对艺术家这20年的学术探索和风格转换的梳理,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1990年代末期的《自画像》系列,以及在此之前曾被学界认知为“表现型水墨的”早期作品。那些满幅式早期作品创作的支点建立在直面生活的心灵感受上,野兽派的色彩冲击力、立体主义的人物结构、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幻觉和表现主义中形式的强烈情感化渗透出了王彦萍在那个年代的现代意识和现代取向,也成为她创建“个人话语”的风格符码。
本次展览以早期的“幻象”图像和最新的“折象”视觉为两大单元,展示了艺术家这20年的水墨探索和风格转换,在此基础上尤重向画坛集中推出王彦萍所创造的“王氏折象”,在温馨的开幕酒水聚会上与大家分享这一愉快的时光![NextPage]
王彦萍:“折象”之程
文/范迪安
19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将中国的美术引领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对古代绘画成就中传统成分的现代转化与西方艺术思潮中现代因子的融合会通,使得中国画的发展在迷丛中多元展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更加开阔、包容的“创造型”形态逐渐为学界所认同,那种将中国画学与来自西方的艺术观念置于相互矛盾境地,从而导致“唯传统论”和“唯西化论”的思维方式逐渐显示出僵化。这就以更加积极的态势促进了“创造性”在水墨艺术评判中的重要意义和文化价值,领航水墨进入到了“当代形态”。早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期,王彦萍就以一种雄强的话语方式进入到美术界的视野,凭借创作的自信和卓越的绘画才华风靡于那个时代“表现式水墨”的艺术潮流。从那时起,王彦萍就已进入到当代画坛的前沿地带。
在当代画坛,王彦萍是一位“神秘”的人物。神秘一方面指的是她那特有的“若即若离”和“若隐若现”。20年前在中国美术馆的个展使她一炮打响,在那个中西思潮碰撞交融的初期,一种对“现代”不断追问和追寻的文化意识成为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共识,王彦萍也藉由那次个展将她对那个年代的美学思考、生命感悟和艺术实践展现了出来,很受学界推崇。此后虽然她不断地参加各种重要展览,比如从“批评家提名展”到“水墨本色展”,从“世纪女性展”到“世纪之门展”,然而仔细回顾,又会发现她在以一种堪称学术的姿态“现身”和融入当代水墨展览史的同时,却与这些年来的各种思潮和团体保持了一种“一臂间隔”的距离。她似乎更愿意成为一个艺术事业上孜孜不倦、潜心于精神家园和语言本色世界中个体式的探索者,她艺术上的价值也就很好地体现在这种“即”与“离”、“隐”与“现”的张力关系中。在今天各种艺术观念和方法的综合借用使许多艺术家丧失主动的自我意识导致“流俗”的危险面前,王彦萍有意识地回避着什么,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既保持了对于时代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学术关联,也能够更加自由和自在地在个体独立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挖掘那份真挚的纯度。
王彦萍逃脱了老套的语言惯性,在另辟蹊径的状态中以一种自信的手笔展开了个体独有、不可重复的艺术之路。正如她所主张的“创作就是一种发言,不能重复古人,不能重复西方,甚至不能重复自己”,王彦萍正是在这种严肃的学术要求下将自己艺术上的精神支点建基于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真实感受,她曾敏感于艺术家画室中的人与物、情与景,在那些常人所忽视的细节中“拾”到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所遗失的心灵真我,将其转换成满幅的水墨图像,那个系列在本次展览中以“幻象”的名目重现。
大约在世纪之交经历了西方世界的游历,她的艺术思考出现了分水岭式的变化,传统艺术的“空灵”与西方艺术的“极简”引领她在空间上实现了转型,她把“屏风”从画室中独立出来,发展为一种绘画的符号,甚至将画室和室外的风景、物件、人物“装”进屏风内部,形成一种观念性的“收藏”和构图上的位置经营。近年,随着对中西文化的差异和本土艺术现代性动态的深入体会,她更加清醒地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开始思考中国艺术的文化因素。她将自己喜欢的古代家具打散错位到富有解构意味的屏风扇面中,在此过程中她重温了古代家具的雅致和简洁。但是王彦萍的水墨创作绝不满足和停滞在空间层面的平面意识和物件结构的分析排演,她要将对中国文化中特别是表现在当代社会中引起公共思考、触发她心灵触点的独特“现象”展示出来。她最新的作品着重在屏风上“导演”各种人物的聚会场景,其中饭局、合影等聚会形式替代了屏风上的物象,在“起承”与“转折”中导出一种别样的“图像折叠”和“观念折叠”。中国的古典美学认为“道”产生“象”,在艺术创作上反对执着于孤立有限的“象”,因为那将使“象”失去本体和生命从而不能把握“道”。王彦萍的智慧在于,她笔下的水墨图式没有被人物聚会的场景再现、细节描绘所局限,她排除了“场景”中的孤立因素,在“取之象外”的观念世界获得文化思考上的感知,又将这种感知抽离了主观判断的单一表意和反映论式的话语方式,将其“折叠”进“屏风”的世界,这就突破了再现主义的“实象”范式,而十分巧妙地进入到具有观念意味的“折象”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彦萍已经超越了传统绘画概念的边界,真正投身进当代形态的艺术创造中去,她那别具特色的“折叠之象”也许比写实性的“实象”更有助于表达和阐释哲学意义上的世界“真”象。
这次展览是王彦萍1992年个展后的第二次个展,将她这20年的水墨之途以早期“幻象”和近期“折象”分成两个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单元,在连续性的动态缕析中尤重向画坛推出近期的新作。王彦萍所创造的“折象”联通了当代水墨和当代艺术,具有双重的学术身份,这对于中国美术建构“当代形态”的学术大道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我们期待着她所创造的“王氏折象”在未来给我们带来新的、永续的惊喜!
2012年11月于北京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