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2年11月16日-2013年2月28日 9:00-17:00(周一闭馆)
展览城市:上海
展览地点:中华艺术宫-第17展厅
票 价:20元
咨询电话:400-921-9021
场馆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161号
《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是为庆祝“中华艺术宫”开馆,而由中华艺术宫和奥赛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的大型油画艺术珍品展。
展览汇集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集中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通过柯罗、米勒、库尔贝、博纳尔、勒帕热、罗尔、雷诺阿、巴比松艺术家群等著名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来展现风起云涌、人文荟萃,充满变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绘画艺术。
展览分为8个章节:“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米勒”、“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画家‘梦蝶’”、“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孩童”和“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其中,既有艺术家个体和单个艺术题材的专题,也有注重对比的综合章节——通过展中展的灵活方式,多角度反映“法国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等在19世纪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形成、发展与衍化,进而探讨艺术与自然人文、社会更迭、时代变革之间的微妙交融。
展览亦为“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NextPage]
章节介绍
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从法国自然主义的萌芽和开端(巴比松、柯罗)——关键转折(库尔贝)——典型代表(米勒)——发展(写实主义)——变化及影响(题材内容的变化)。
第一章节:“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以柯罗和巴比松画派入手,对比库尔贝的风景、静物,体现“自然主义”注重刻划真实对象这一显著特点。
第二章节:“米勒”。米勒的作品相对风格突出,刻划对象和画面内容相对较为纯粹(田园风景和农忙),故而单列一章节;特别是首次对农民这个群体进行深刻的刻划,既尊重客观符合现实,又饱含了诗意。
第三章节:“写实主义”。从库尔贝开始,从艺术理论和绘画实践两方面,对现实场景和普通对象进行刻划描绘。和前两个章节不同的是,这个部分的艺术家开始注重联系和表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避免场景化的同时,展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作品用色方面延续米勒的风格,在相似色的使用中突出丰富的层次。
第四章节:“自然主义”。这一章可以被看作是诗歌化的“写实主义”。作品多数刻划了野外劳作场景。面对真实的场景,艺术家赋予了诗歌般的面貌风格,又兼具了近乎摄影的高超绘画技巧;色调较为明快透亮,用色丰富跳跃,着力表现轻松自然的画面关系。
第五章节:“画家‘梦蝶’”。这个部分的作品兼具了传统和创新。一方面,肖像画创作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手法在新时期无法被完全抛弃;另一方面,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对肖像画创作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所做肖像的对象都是艺术家的友人,甚至是艺术家自身。
第六章节:“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章节展现了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这段时间中,诸多艺术流派创作的世俗人物肖像,展示它们与“自然主义”的相互交融、借鉴,以及写实手法对时代人物(特别是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刻画。
第七章节:“孩童”。在19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孩童这一群体的关注得到前所未有地提高,甚至通过立法禁止童工。同时,考虑到“自然主义”的风格特点,特别策划和挑选了以“孩童”为主题对象的作品,画面富于情感、活泼有趣。
第八章节:“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这是突破的,并且富有当代精神的收尾章。按照人们的惯常理解和认知,“自然主义”往往被认为主要表现农村生活、乡郊野外,自然轻松的风格是脱离于沉重现实的。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之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社会矛盾积聚,艺术家无可避免地投身并参与到一系列变革中,例如:一、对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写实记录;二、对艺术范畴中“自然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升华;三、对人类自身的人本认识(对不同阶层的认知)。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