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民间·情歌

2012-10-27 16:11:1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共4张图片,点击查看

  展览时间:2012年10月31日~2012年11月19日

  展览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艺 术 家:张光宇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之“民间·情歌——回眸张光宇艺术”将于 2012年10月31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在展示张光宇作为一名“杂家”于漫画、装饰艺术、文学插图、电影美术等多个门类及领域之骄人艺术成绩的基础上,首次全方位、隆重推出他所创作的《民间情歌》,呈现出张光宇对于人性、爱情的真切赞美,以及对于民间文学的动情体悟与抒写。

  上世纪20年代,在西方文化冲击与民族文化自省的大背景下,文艺界兴起了民间歌谣研究的热潮。青年张光宇对民间美术的兴趣爱好在这时得到升华。他收集民间歌谣、整理挑选民歌文本,创作了著名的《民间情歌》,于20世纪30年代陆续在《时代漫画》杂志连载,后由独立出版社结集出版发行。张光宇在该书的自序中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创作的初衷——“情歌的好处,就是能写出真情实意,比诗词来得健美活泼,比新体诗更来得勇猛快捷,便是冯梦龙所说的‘但有假诗文,却无假山歌’是也。起初我偶然看几首,觉得歌中的描写倒有画意,后来再看看,我心中的画意格外地涌得多了……我相信世界唯有真切的情,唯有美丽的景,生命的一线得维系下去。”为了让这份质朴的情感得以流传,为了让源自生命最原始的歌声得以延续,展览除仅存的31件原作外,搜集、补齐、复制了另外因历史原因散失、损毁的44件作品,尽可能地恢复了张光宇绘民间情歌的原貌,以期让观众最真切的触摸到画家笔下颇具中国气派的艺术造型及其笔端之外流露出的浓浓深情。

  从手稿到印品的考量

  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回忆,张光宇“即使画一个刊头,也要放大好几倍,画出真趣和兴味,然后用缩小镜窥视效果。如有多余笔墨影响总体效果,他总是反复修改,以达到精练简明,绝无多余。”可见,作为一名深谙出版之道的画家,张光宇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这些作品的用图,即为发表、出版绘制。因此,在从手绘图稿到印刷品的转换过程中,已经饱含了画家的深思熟虑与细致考量。考虑到这一点,展览别出新意地根据出版物尺寸原大复制了《民间情歌》的印刷效果图,通过对比展示的方法,让观众更加清晰张光宇创作时对作品尺幅、线条以及细节的把握与拿捏。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张光宇摘录民间情歌的插图原文,方便观众根据歌谣内容理解画家对诗歌精神的领悟及其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时代车轮碾出的全才艺术家

  张光宇13岁开始学艺,在50年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他所接触的艺术领域广泛地令人难以置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舞台设计、电影美术、动画、漫画、壁画、插图、月份牌……以及被他称作“新中国画”的装饰绘画,均有他不倦的孜孜以求和超于常人的睿智与引领。张光宇的每一次选择,都有时代的印记。他紧紧依循历史的既定需要塑造自己,所从事的众多类型的艺术创作,不仅每每成为当时的高峰,而且至今为止仍不愧是那些领域的经典之作:

  早期的《民间情歌》完美、含蓄和大方,用纯净柔韧的线条,十分简洁的画面,表现了民间情歌在讲述男女私情时的真挚、淳朴,其在《时代漫画》的连载引起了当时很多人的兴趣和模仿;《西游漫记》不仅具有正义的力量,在构图、造型、色彩上更有一种雄浑深厚的“狂野”之气,好似雷电般醒目有力,让人联想到墨西哥壁画艺术以及南美洲的热烈与浑厚,同时亦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美布局与格律;他的白描至今仍被几代学生奉为楷模;他设计的字体为《装饰》杂志沿用至今;《大闹天宫》则永远为国内外的大人和孩子所赞誉……

  正是这样特殊而丰富的艺术探求之路,使张光宇不是在一个领域,而是在许多领域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当时和后来。他以如此深厚的功力向后人证明,艺术门类之间是互为贯通的,同时又以自己复杂的生活阅历与艺术上充满智慧与才能的创造力,揭开了中国艺术史上不寻常的一页。

  展览在聚焦张光宇对民歌艺术的关注之余,还环顾了他对多条艺术之路的并行。通过历史真实的还原,让观众看到一个全息的张光宇,一个低调睿智的张光宇,一个引领时代艺术风尚的张光宇,一个本不该就此被世人遗忘的张光宇。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