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间:2012年10月10日至11月10日
开幕酒会:2012年10月10日 15:00:00
策 展 人:李宜斐
艺 术 家:张天军
展览地点:以太空间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北区N2-43
电 话:+86 10 5876 0600
以太空间将于10月10日举办青年艺术家张天军2012个展“青春之泉”。届时将展出张天军全新创作的绘画作品。展览将持续至11月10日。此次展出涵盖了张天军2012年全新创作的三个系列的作品:风景,肖像,以及一系列的综合材质作品。
其风景作品延续了在2011年《十二山水小品》系列的尝试。他的画面没有太多颜料堆积,但充满类似中国宋画中的那般笔墨,反复地皴染叠加,使得画面有丰富的肌理层次。艺术家对中国宋元山水的崇拜不仅因为那些精湛动人的笔墨带来的生理感受,而更因那些形而上的精神意境。新作《蓝色头骨》是张天军“青春之泉”系列创作的起始点。骷髅让人联想到死亡,从古至今人们渴望着寻找到不老泉,殊不知自然的周而复始,一次死亡,也是另一场重生的开始。张天军从头骨开始向山石延生,像个痴迷于自然的匠人,用画笔颜料采集、拓印山石流水、茂林虚竹……
肖像系列作品则是个全新的尝试,基于一些大师的自画像或肖像作品,可以发现张天军用类似模仿的方式,去解构大师们的个人绘画语言,进而重置他们的肖像。于是出现复刻版本的梵高、达利、沃霍儿以及培根等大师的肖像作品。张天军从熟悉的记忆画册中下载并重新输出了这些经典图象。同时,出现在画面中的还有原作者们的那些俊永格言,毕加索的那句“The best artists steal”被拼贴在画面中,让人搜寻到关于这个新系列的蛛丝马迹。然而这些元素都被固定和隐约藏匿于艺术家个人化的语言:雕花画框的纹理之中。
《最美的永远停留》是张天军为他这次个展所准备的最后一系列作品,是一组包含蝴蝶和宋元花卉以及西方绘画大师的花卉作品的拼贴作品。他觉得这些美都是不朽的:蝴蝶的生命历程令人惊叹,从一只带刺、令人毛骨悚然的毛虫蜕变成花纹惊艳的蝴蝶,而后,生命结束在它最美丽的时候,永远没有衰老和褪色;而大师们不朽的作品也同样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衰变,一直停留在无数人的眼里心里。
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黑暗,恐惧,甚至是死亡的时候,人也许会渴望某个地方可以让你的回忆,精神,气场得以完好的保存,在张天军的世界里,绘画创作或许正是一种途径。他用默默绘画的方式寻找着一个不朽的地方,他将之称为“青春之泉”。[NextPage]
因恐惧,渴望不朽
他有一副好嗓子,说话时有些插科打诨。他在为人处事时常带特殊的幽默感,做事很少出格。他时而时尚,而平时生活则大多是不羁的随意装扮,很瘦,留着一撮别致的小胡子。
一月的一个夜晚,我和张天军在上海茂名路一家酒吧里相对而坐,谈论着他的新一轮创作和即将举办的第一次个展。他说,他正在寻找一个精神上不朽的地方,他将之称为“不老泉”。
“为什么?”我问他,“你这寻找的渴望因何而来?”
“因为很多的恐惧。”他答。“有时活着会想到一些极端黑暗的东西,甚至死亡。在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你会渴望某个地方可以让你的精神、气场得以完好的保存。”在昏暗的环境中,我听着这句话,害怕看见他突然掉下眼泪来。
他太敏感。
我曾经见过他的眼泪。那一日,喧闹KTV厚重的包厢木门内是醉醺醺的年轻艺术家们,我从洗手间回来,正撞见推门而出的张天军。在酒精的松弛作用下,他紧绷着的神经突然崩盘,跟我说起他这几年间自己渡过的种种难关。它们或是切乎生存,或是切乎情感——他的诉说轻描淡写,即使是讲到他自大楼顶端向空中倾下身去的那一刻。“宜斐,你知道吗,”他玩世不恭的表情像是准备跟我讲个笑话,“朋友一把抓住了我,但有几个硬币从我松垮跨的口袋里掉了出来,我看着它们跌下楼去,亮晶晶的,脑子才清醒过来。”我们站在KTV余音绕梁的墙角沉默了几十秒钟之后,他掉下泪来。
我不想在这里重述天军的故事。让我有切肤之感的是那其中隐含的,中国大陆地区80后一代步入成人社会后的都市体验。我看见它们搅合在胃里、心里,成为一滩呕吐不出的存在物,迫使人们寻找各自的排泄渠道,或者抚慰。天军的选择,是绘画。
每次路过上海,我都喜欢去张天军的工作室看看。工作室很小,感觉不超过三十平方米,室内挤挤挨挨地铺放堆积着他的各种创作尝试。我尤其喜欢他挂在墙角的块小小的正方形木板,层层叠叠地皴染,可以让人静静地看上好久。但那并不是一件作品——“那是磨笔头用的”,每每见我盯着木板,他总要这么解释一句。
天军喜欢在绘画时做缓慢的层次叠加,不喜欢西方油画颜料堆积出的肌理效果,更喜欢中国宋画那般笔墨的反复晕染。问他为何迷恋表达山水,他说:“恐怕没有人能超越中国宋元时期的山水,触动你的并不是肌理带来的生理感受,而是其中形而上的精神意境。中国人对山水的特殊感应似乎是隐藏于血液、隐藏于基因中的。这是种骨血里带有的审美的认知。”
《蓝色头骨》是张天军《青春之泉》系列创作的起始点。这是他去年创作的《十二山水小品》系列的延伸。我曾问过他,为何要将头骨的形象隐藏于山石之间,他说,其实山石就是自然之骨——THE BONE OF NATURE。
人们总觉得髑髅象征着死亡。于是从古至今,忌讳死亡、害怕死亡的人类便不知疲倦地寻觅着长生不老的方式。人们渴望不老之泉,青春之泉,殊不知自然周而复始,一次死亡,或许才是另一场生命的开始,灵丹妙药的拖延绝不如涅槃一场。在天军狭长拥挤的画室里看着墙上初现轮廓的作品,忽就想起庄生妻死,鼓盆而歌,只因“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人之亡,便又融于自然,偃然寝于巨室,正如《蓝色头骨》安与自然,俨如山石美妙。此后,天军沿着“自然之骨”一路延伸,像个痴迷与自然的匠人,用画笔颜料采集、拓印山石流水、茂林虚竹——“那是世间万物的骨血” 。
或许,融于这番创作之中,人便会淡忘了在生中的恐惧。不论是在何朝何代,世间总有些什么,坚如磐石,永生不朽。
话说到此,忽然想插上一句感慨,近来虽不喜各路人马披挂着“新水墨”的名义,指望以此洗刷当代艺术市场的萎靡不振,但看着打把中国制造的仿西方后现代艺术,也无聊得生出一股半斤八两的厌倦来。或者应该先心平气和地舍弃一些评判理论,先把视觉表达中的一个“真”字寻回。作为一个身处娱乐至死的太平盛世中的东方人,我开始越来越渴望重新看到至情以动人的作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天军的作品的图录、画册印刷总是令人抱有遗憾,他细致的笔法实在很难通过拍摄得以重现,我更愿意站在他作品近旁花上些安安静静的世间体味。他的画看起来虽然很薄,但却有很多层次。有时他会将一些层次剥离,再进行填补或是修补,这使得画面有别于宋元山水,那些层层叠叠的暴露与隐藏带给人多层空间的想象。裂痕让画面内部的情节在不经意间渗透出来。
张天军为他这第一次个展所准备的最后一组作品是关于蝴蝶的。“蝴蝶的生命历程最能打动我——它从一只带刺、令人毛骨悚然、能引起一身鸡皮疙瘩的毛毛虫,突变成花纹惊艳的蝴蝶,可以永远和美丽的花朵相伴,它的生命结束在它最美丽的时候。蝴蝶没有衰老。一只荧光绿的毛毛虫是令人恶心的,但最后它的死亡将它凝固在蜕变后的完美之中。”
听到这些时,我忽然想起他曾跟我说起过,在他还是个孩子时擅长的是声乐。那时他常在上海音像出版社录音,到处参加演出,但这种生活在初中时随着生理变声而终止了。“我的高音忽然完全丧失。那个时候觉得,这么美好的东西怎么就突然消失了——这跟我后来转去用绘画进行表达很有关系,我想用一种非纯粹身体机能的方式,更加长久、稳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从初中开始拿起画笔的孩子,内心涌起的自信是很难说清的——“我就是觉得自己以后可以这样一直画下去。因为不论有多少顾虑,我拿起画笔时内心的自信是没有人可以挡得住的。”
对于天军,那当是场蝴蝶般的蜕变吧。
我得在他第一次个展开幕前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这些正当下的,发生在当代艺术背后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天军还很瘦,留着一撮别致的小胡子,这一年是2012年。我怕终有一天,在艺术市场再一轮的波澜起伏之后,我们会把今天的这些,都忘了。
李宜斐
2012年9月20日
于以太空间
关于纸上作品的一小段对话
李宜斐:我很好奇,你这些纸本作品的创作方式是什么样的?
张天军:这些纹理来自我从自然界中寻找来的一些石块,经过颜料处理,覆纸拓印。这个过程似乎是我在布面绘画中层层叠加的反向,它只有纯粹的一层,毫无修饰。
李宜斐:听起来就像是自然风景的一层拓片,一只从自然界中采摘下来的指纹。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