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时间:2012年9月1日 14:00:00
展览时间:2012年9月1日至10月29日
展览场馆:北京艺门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草场地村241号
艺 术 家:那顺巴图
从后意识形态和批判性的角度对绘画能指基本的质问,以及绘画具象和唤起记忆的潜质,这两方面应平等看待,至少对于那顺巴图的艺术应当如此。
——法兰克福策展人 菲利克斯·鲁科弗[NextPage]
北京艺门画廊非常荣幸的举办那顺巴图新作展览。巨幅作品跨越三个展厅,有无是那顺巴图在加入北京艺门画廊后的首次展览。
那顺巴图1969年出生在内蒙古,本科毕业于鄂尔多斯的一所大学,之后在德国取得研究生学位。目前,他经常往返于北京和德国法兰克福的工作室之间。
作为一个蒙古人,那顺巴图精通蒙语,中文,英语和德语,代表了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的最新一批中国大陆艺术家:博学多才,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活跃于中西方(以及蒙古的)艺术史,文学和哲学讨论;正因如此,他深刻的意识到所在地区以及世界范围的现实问题。在欧洲尤其在德国,那顺曾举办大量展览。目前他正在准备中国以及国外的展览作品。在2012年和2013他将在他的故乡,内蒙古博物馆举办个展。
作为一名“海归”(定居在德国,少部分时间在中国),同大多数同时代的人一样,那顺巴图常常发现自己处境尴尬,即自己对于欧洲艺术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对中国当代艺术世界的了解。置身于中国艺术环境之外,自身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对艺术的追求造就了那顺巴图艺术造诣的世界性,并脱离于中国传统的社会秩序。也正因此,作为一名艺术家,他在中国的成败是鲜明的代表,代表了活跃于北京及周边城市的一群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先锋艺术家身上的多样性和不可预知性。不依附于主导的美学和哲学理论使他的创造力和艺术追求更加自由,但同时也对其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分类造成了障碍。
个人经历的变化以及深厚的知识底蕴,不经意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他脱离了传统,改变了他感受中国以及世界的方式。他的绘画呈现出大面积的水平/平面图像,其灵感源于内蒙古的地貌,可以被归于传统艺术或具象写实形态中的“古典主义先驱”。但这样说可能过于简单了。他所使用的正式语言与其作为艺术家的经历一样内涵丰富,他对于风景的引人遐想,被动,不确定但特点鲜明的艺术处理只代表了艺术家眼中世界的一个侧面。
更准确地说,他采用熟悉的具像和绘画艺术手法,使观众完全放松,感受到熟悉的和新古典主义的舒适错觉。随后,他巧妙的运用一系列绘画风格“冲击”观众,使用大量厚重颜料,更像是典型的水墨画,描绘了一个末日般的氛围,常常暗示危险和灾难,同时利用小小的人物形象,人物似乎很随意,或是在进行某种神秘的表演。“真实的生活”从未成为艺术家作品的主要主题,反映客观现实的具象与其说是现实主义,不如说是超现实主义。
暗示,而非意在描述现实,那顺巴图的绘画在观众心中引发了“美学体验过程”,这超越了画布上的人物,风景以及颜料的正式具象创作。与之相反的,他开创了具象创作的新可能,记录了西方和亚洲趋势和视觉艺术探索的“紧张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绘画以及图像作为理论探索的批判性因素的持续地位,理应进行持续的批判性分析,同时他在简单的排斥传统具象创作之外寻找答案。画作的潜质也是我们在那顺巴图最近的作品中看到的内容。
(编辑:符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