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可当代艺术中心
策展人:比利安娜
展览地点:上海凯旋路613号B座,可当代艺术中心
参展:洪端坎/Hoang Duong Cam、Richard Streitmatter-Tran、Tiffany Chung、Sopheap Pich、Vandy Rattana、Chan Dany、Leang Seckon、Dinh Q.Le、Truong Tan、Tran Luong、Nguyen Manh Hung、 Nguyen Trinh Thi、Tuan Andrew Nguyen in collaboration with Wowy、阮初枝淳/Jun Nguyen-Hatsushiba、Phe Sophon
项目包括:迁徙之舞,导演:约翰.碧夏,舞蹈:Sophiline Cheam Shapiro;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导演:里希.帕恩
展览开幕: 2008年9月7日晚上 20:00,
Tiffany Chung 的表演9月7日,20:30开始
展览时间:2008年9月7日—24日 10:00 a.m.—20:00 p.m.
特别鸣谢:Art Hub基金会
[NextPage]展览前言
Lozano 在她的发言中宣称个人革命是一切变革的重要起点。这篇文章里Lozano 的鲜明的态度与这次《在野策略》展览的气质是共通的。继可当代艺术中心联袂策展人比利安娜举办具有国际声誉的《被枪毙的方案》学术展览,时隔一年之后,又将在2008年充斥各类艺术事件的9月上海, 举办《在野策略》--越南与柬埔寨当代文化艺术现状的展览。此次展览希望能够展现参展艺术家在不同的领域的探索。也可以说,这些艺术家更多的是艺术梦想家而不是艺术工作者,艺术梦想家的概念是要更加激进和极端体现其艺术创作初衷,并作为艺术创作者保持先锋性和尖端性,与经济无关,更不是盲目崇拜艺术市场的导向。艺术梦想家努力实现个人的自我革命,更进一而言,他们的创作策略与工作的理想,是实现类似乌托邦的真正完整意义上的艺术变革。对于这个展览,可当代艺术中心及策展人同样以对于上海艺术展览史具有建设性引入和推动为出发点,积极从艺术创作的原本性及社会性的思考,不混淆在中国当代艺术各种泡沫行为的揣测中,而是做出特立独行的艺术态度。
《在野策略》,展览集中体现了个人革命在艺术创作的变革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其中所蕴含的力量深邃并值得探究。
在本次展览筹备的前期,策展人亲自多次访问胡志民市 、金边、河内的研究结果。整个展览试图通过大量的艺术作品反映出对柬埔寨、越南当代文化艺术现状,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是观众抛弃固有的狭隘,能更广的了解与认识东南亚地域的发展状况。
整个展览的策展构架是邀请了具有不同年龄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家,这是为了能从各个层面现艺术家所要遭遇和对应的生存环境,由此他们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及社会态度,所以他们以相差甚远的创作方式,陈述他们对社会提出的问题。
这个展览也囊括了,艺术家经过他们人生中至关重要的实践,确定大量独特的个人化的主题性创作观点,探讨各类社会的问题,从更宽泛的角度带给观众对社会问题更广域的理解,从中收获启发,这也是展览的目的所在。
本展览基本的策展出发点是要描绘出,这两个国家本土文化艺术的上下文承接关系的关键力量,每个艺术家的诉求都会以尽可能完整的方式表达,力求通过展现出他们全部的作品或一个完整的项目,足以给予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以至于观众更能洞悉参展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如何试图将自己生活的当地情境与个人议题建立联系。虽然整个展览是两个国家艺术家的群展构架,但展览不论从主旨还是布展,都更注重艺术家作为个体的存在,作品也是积极展现不同的时期和区域,使每个参展者用最强有力的方式自我表达。因此,《在野策略》展览是涉界于群展与个展二者之间的,并且创造了一种汇集大量作品的综合性展览模式。
与此同时,此次展览也是延续了策展人一贯的策展导向,试图进一步探讨个体参展艺术家在群展中的位置,也是希望推动艺术家在群展中积极应对,与其他的参展者建立新的联系和可能性。
越南与柬埔寨当代艺术虽然几乎属于地下状态,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明确性带来了更多艺术上的可能。他们正在建设自己的艺术批评系统。此次展览凭借了很多艺术家个体和少量的艺术机构近几年所做的大量工作,他们积极努力构建的理论系统,已经大大跨越了视觉艺术的范畴。这些工作同样也建立了新的文化、教育等交流的平台,以填补这两个国家在经历狂躁的数年,被政治动乱和战争极度破坏而造成的理论空白。同时,这也为本土的年轻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建立话语权,并且重建他们自己社会的文化氛围。
新的可能性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周遭环境的所带来的文化现状的特征,艺术家着力发展他们能幸存下来的艺术技巧和创作策略,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很少受到关注。
一切与经济无关。
[NextPage]参展作品
[NextPage]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