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9.9—2008.11.9
地点:上海人民公园内上海当代艺术馆
策展人:陆蓉之、潘晴、柳淳风
上海当代艺术馆馆内策展人:斐丹娜
从入境到梦蝶
从第一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Shanghai MoCA Envisage)《入境》到至今已有两个年头,如今上海当代艺术馆踏入第二个双年展,这是一段理想与现实不断交锋的过程。由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不断升高,在上海双年展期间,整个上海当代艺坛都推出自己最隆重的大展。第二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邀请陆蓉之、潘晴、柳淳风和馆内策展人斐丹娜共同策划上海当代艺术馆两年一度的大展,今年以《梦蝶》为命题,展期为9月9日至11月9日。
为何梦蝶?古中国与新中国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的"庄周梦蝶",从战国时期开始就引起很多关于哲理性和认知论的辩论。什么是梦?如何分辨梦境与现实?一般人所理解的梦境是虚幻的,醒来后的世界才是真实的。 庄子却不以为然,他所提出的梦蝶表达出齐物论的精髓,他觉得清醒状态跟梦境里面都是存在现象跟形态,所以庄子不仅是庄子,蝴蝶不仅是蝴蝶,他们虽然并不一样,却彼此也不对立。
众人耳熟能详的"庄周梦蝶"成为了上海当代艺术馆第二次双年展的构想,《梦蝶》一展是个哲理性的挑战,被邀请参展的艺术作品,多少都反映了庄周梦蝶所包含的意象-现实与梦境的交错或辩证,还有旧中国与新中国演变所产生的复杂关系。中国审美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改变,可是某些特质与特征却是永恒不变的。可能对于一般人来讲,很多融入当代艺术和设计的传统中国特质,无法一眼就看得明白,但透过将近80位参展艺术家作品的演绎,就能够体会艺术其实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能够将个人身边事物的特性一一放大,并且用不同手法呈现出来。新旧中国之间绵长而纠缠的血缘关系,是上海当代艺术馆两年一度的文献展将持续探索的重点。 [NextPage]
中国的身份
有如庄子复杂的故事,中国的身份是不容易定位的, 中国文化从来不是单一或停滞不前的。中国的身份是由中西方,还有古今看法拼合而成,实为一个错综复杂的构成。某些艺术意象帮助大众联系他们对于中国过去与当今的看法,由传统的书画到长城和紫禁城这些极富代表性的形象,到今天文献展所企图界定的某些古今汇点,上述这一切都能衔接实际上和概念上的中国美学形式和论点。
庄子梦境和醒来状态,犹如旧中国与新中国无缝的连接。正在办奥运的中国,曝光在全球所有媒体关注的镜头下,中国尤如从梦境中突然苏醒,仿佛一夜之间踏上了国际舞台。 其实中国并没有惊天动地的蜕变,究竟她是以全新的姿态示人, 还是一个古老文明的一夜复苏?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不断面对以及探讨这一连串复杂的问题,有的运用传统制作手法配以当代的表达语汇或表现形式,他们成为将中国旧与新形象混合为一体的重要人物。但是,也有不少非常年轻的艺术家,他们直接挪用了各种传统的元素,往往以拼接或编辑的手法,演绎了虚拟与真实,传统与当代,而回避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上一世纪课题。
上海当代艺术馆的文献双年展持续探讨中国的历史和过往的身份如何反映于今天新中国的创作领域之中,最后借以深入理解当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现况,同时大胆地预策未来的某些发展。
(实习编辑:庞云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