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07影像档案展将在北向阳光艺术空间举行

2007-10-30 00:05:31来源:    作者:

   

策展人: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以姓名拼音字母为序)

表演影像:李 凝 石 头

观念纪录:黄 旭 柯 里 李 文 杨志超 王宝明

虚拟影像:劳里.安德森 张 斌 张燕翔

录相短片:陈学刚 蔡志勇 何颖雅 彭 湘 汪源渊 汪东升 王利波

行为影像:刘勃麟 傩小组

独立剧情片:卫 铁 吴幼明

后教育影像:黄文亚 李娃克 薛 珺

影像诗: 鸿鸿 吴米森 颜兰权 朱贤哲

新快.拍影像(图片):沉 波 黄 文 林 兵 覃 畬 朱捍东 张 巍


开幕时间:2007年11月8日上午10:30

展览时间:2007年11月8日—11月23日

展出地点:北向阳光艺术空间(宋庄美术馆西行80米)

联系方式:010-69598654 13911753791(招租电话)

特别鸣谢:北向阳光艺术空间 中国艺术档案(www.artda.cn

行车路线:大北窑或通州北苑938支9 宋庄美术馆下车对面西行80米

[NextPage]


    艺术圈最近常常出现一些极端的著名论调,如“艺术已经死亡”,“艺术必须死亡”,针对此论,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我认为艺术不但不会死亡,而且永远不会死亡,直至人类消失。艺术存在及发展的意义在于艺术两个基本的要素,即不同时代语言媒介的变化,另一个要素即不同时代提供给艺术家不同的生存感受……艺术从出现至今,媒介的变化从未停止过脚步,从古代原始岩画到素描、油彩、摄影、行为艺术、装置及DV、喷绘、网络艺术、传真艺术……相信不久的未来必然还有新的媒介出现,并伴随着媒介新的时代感受和和语言样式同时变化着,再者每个时代又有让我们触动的生存感受和文化针对性,比如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变化:七十年代的乡土与伤痕艺术;八十年代的大灵魂、八五思潮及政治波普;九十年代卡通一代、玩世与艳俗、政治波普艺术……艺术有着两个要素的发展,因此不会枯竭,除非人类灭亡。

    独立DV影像在国内作为又新又老的媒介,伴随媒介语言和感受还有很大的发掘潜力,对于中国独立影像仍有很远的路须走,中国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其发展很艰难。首先,国内美术馆、画廊对独立影像的收藏近乎为零,很多艺术家为了生存放弃这种媒介方式;其二,对于独立影像专业技术设备租金昂贵,独立制作极其困难,造成恶性循环,独立艺术家“傻瓜式”技术被专业人士唾弃,上不了“正席”。第三,传统的艺术家及收藏家、画廊的观念落后,思维一直停留在单一传统媒介的收藏和发展,独立影像策展的非商业性,很难有单位能赞助和接受,使本来就很少的独立影像展雪上加霜。第四,在正常意义上影像是工业生产,因此它很容易被商业、体制所控制,社会真实的一面很难被控制,使得艺术家很难按照自己的意图拍片,长期搅扰在这样控制和被控制的冲突之中,独立品格更加难能可贵。

    影像多媒体专业近两年在电影学院及个别几个美术学院开设,但刚刚起步,还未成熟,另外此专业多以实用媒介技术为主,技术大于体验,对于艺术观念敏感度不高。活跃在国内当代艺术圈的仍是96浙美发起的第一代多媒体艺术家,而独立电影也以剧情叙事为主,题材也多以历史怀旧偏多,关注当下现实题材的独立影像仍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有想做系列影像展的愿望与冲动,愿为独立影像人创造一个多媒体的平台,共同探讨、交流。


   (编辑:李金桥)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