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春梅
东方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这些天心情特别好,让他快乐的是一组简单的数字:2008年北京排演小剧场话剧148部,演出近2000场,与2007年相比,翻了一番。在话剧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看到如此史无前例的“井喷”,他由衷地高兴,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出息了。
相比之下,北京的大剧场戏剧在2008年就显得安静多了,全年演出仅有300场,约80个剧目。
听到大小剧场的对比,对小剧场发展一直非常关注的北京剧协副主席杨乾武激动地说:“这些数字表明,北京的戏剧生态正在转型,向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小剧场正在成为戏剧演出市场的主角。”
贴近观众的“家常菜”
中国的小剧场话剧从诞生之初头上就一直戴着一顶“另类”的帽子,演出剧目也以实验性的、非主流的为主。但是,纵观2008年演出剧目就会发现,今天的小剧场话剧已与以往大相径庭,它正在变得越来越像“家常菜”。
因为创作主体从导演、编剧到演员年轻人越来越多,和小剧场主体观众的年龄相仿,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舞台上表现出来,往往能够赢得观众的共鸣。再加上小剧场话剧创作周期短,当下社会最受关注的事件、人物、时髦话,往往能够第一时间被呈现在舞台上,金融危机、贺岁大片都是当下小剧场话剧的热门调侃对象。傅维伯称,现在的导演和制作人明白什么是观众最想看到的,所以才有更多的观众愿意走进剧场。
以往制作小剧场话剧,基本上被认为是非常理想主义的冲动,傅维伯说他做戏都已经习惯了赔钱,但如今小剧场不再曲高和寡,赚钱正在成为可能。傅维伯的儿子傅若岩已经是圈里小有名气的制作人,他近两年制作的戏,基本上都赚了钱。据业内专家估计,去年的小剧场话剧至少有一半都赚了钱。杨乾武称,这是一个奇迹,在全世界范围内,小剧场话剧赚钱的都不多。
民营团体撑起多半边天
如果说,以往的话剧都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话剧院这些国有院团的专利,现在的剧场正在成为大家的舞台,谁都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舞台上说出来,小剧场尤其如此。
排演一部小剧场话剧只要30万元就可以了,成本低、风险小,非常适合民营团体运作。以北京小剧场演出的两个重要阵地东方先锋剧场和人艺的两个小剧场为例。前者全年演出剧目31个,其中民营团体出品的剧目有18部,占到总量的近60%;后者,两个剧场全年演出38个剧目,民营团体出品能占到70%以上。
民营团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还打造了不少成功品牌。戏逍堂、盟邦戏剧、大可乐剧社、哲腾文化、雷子乐笑工厂……这几个名字都是小剧场话剧海报上的常客,一年2000场演出约有一半都是他们的出品。戏逍堂是其中的中坚力量,2008年他们在北京共演出7个剧目,260多场。2009年,他们的目标是在全国演出1000场。
以往专业团体对民间团体的不屑一顾也正在改变。导演孟京辉表示,自己曾经认为,戏逍堂出品的话剧没法看,但现在他发现,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正在推动小剧场话剧大步向前发展。
政府力量开始介入
148部、近2000场,这组数字出现在今年市文化局的工作报告中,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对小剧场话剧进行统计。这意味着,文化主管部门开始意识到小剧场话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是文化之都北京的一抹独特亮色。
市文化局和东城区政府参与主办了第一届北京青年戏剧节,政府官员的身影也多次出现在戏剧论坛上。东城区今年将扶持建设五大剧场群,并以此为基础每季度组织一次戏剧节,还将举办一系列戏剧沙龙、创作交流会,鼓励原创戏剧,扶持青年戏剧人才。政府力量的介入,让许多戏剧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也希望对戏剧的扶持能够制度化,对国有和民营院团一视同仁,而且,这种扶持是针对整个行业的,不只是某一部作品。在这方面港台地区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小剧场,大作用
小剧场话剧逐渐开始扮演主流角色,所包含的意义绝非局限于小剧场本身。
杨乾武认为,小剧场的发展对整个戏剧行业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大剧场由于制作费往往多达数百万元,票价也水涨船高,动辄要五六百元,甚至七八百元,到底有多少老百姓能看得起戏?”当大剧场用高票价把观众挡在门外时,小剧场以最多不过一百多元,少则几十元钱的亲民姿态,吸引了他们。这种低姿态培养了观众看戏的习惯,直接扩大了戏剧的群众基础,对于整个戏剧行业而言都是“善莫大焉”。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