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30年“文娱印记”:戏曲30年-民族的就是最美的

2009-01-04 11:25:3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秦菁

   

作者:秦菁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仅吹绿了经济发展的枝丫,也吹醒了戏曲艺术家的创作激情。裴艳玲,河北省京剧院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主席和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这位集各种荣誉于一身的戏曲艺术家,回想起当年的事儿,声调高亢起来———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裹着棉被排队买票看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戏曲界开始慢慢恢复元气,传统戏又开始上台了。
 
    裴艳玲说:“那会儿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记得恢复传统剧目后我演的第一出戏就是《宝莲灯》,天冷,但人们都裹着棉被排队买票,人多票少,所以那会儿的票都是限量的,尽管这样,人们依旧热情高涨。”回忆当年的情景,裴艳玲历历在目,“人们都已经忘了我的年龄,只是互相传说着"裴艳玲要出来唱戏了",问多大年龄了,"可能70多岁了吧",哈哈,其实我当时才20多岁,人们虽然记不清我的年龄了,但他们对艺术的渴求已经非常强烈地表达出来了。”这年,中国戏曲学院开始招收新生,培养了很多演员,在戏曲教育方面也慢慢发展起来;在舞台表演方面,戏剧已经逐步向多元化过度,不仅传统剧目开始恢复,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也崭露头角,到了1979年下半年,全国上演的传统剧已经占了大部分,《海瑞罢官》、《谢瑶环》等作品受到了欢迎。但到了1980年上半年,随着传统剧目的繁荣,新编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也相应受到了限制,同年7月,中国剧协、文化部艺术局、文学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联合召开了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着重提出了戏曲应赶上时代步伐和繁荣现代戏以及新编历史剧的要求。

  80年代:从承包团到体验辉煌的演出成就

  1982年,裴艳玲承包了剧团,用她的话讲,“我来精神气儿了,我觉得自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了。”从此,“夜里赶路,白天演出”成了她和剧团最真实的写照,“这是我们最活跃的时期,为了能演戏,根本不计较报酬多少,开始下乡,后来去北京、上海、天津演出,1984年创排了《钟馗》之后,就一连9次去香港演出,平均一年还能到国外演出一两次。”当时的裴艳玲尝到了什么叫成功和辉煌的滋味,场场爆满,因为观众不管等多长时间都要看她的演出,所以她不允许自己休息,拼命地赶场。裴艳玲告诉记者,“当时还有个笑话,因为睡眠不好所以犯糊涂,晚上在车上打盹,每次睁眼睛都能看见前面一盏路灯在跟着我,我就纳闷这到底是哪儿啊?后来他们告诉我,那是月亮。”体验到辉煌的同时,裴艳玲的体力也在急剧下降,“短短的时间内,我就减了40斤,当别人都穿起漂亮的裙子时,我还得靠军大衣提供温度。有一次唱《哪吒》,虽然脑子清醒,但腿软得已经不再听使唤,眼一黑就歪在台上了。第二天,听我戏的那些老大娘们都争相给我送鸡蛋。”裴艳玲说:“就算虚脱,我们还是要坚持唱下来,因为每次看到那些撵都撵不走的观众朋友,心里就热乎乎的。有一次在保定蠡县,因为路不好走我们迟迟到不了场,10点多了人们还不愿意散场,我们一赶到连卸车、搭台和化妆一共10分钟。”这是裴艳玲永远都忘不了的场景。这个时期,传统剧目和古典名著的改编方面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其中马少波改编的昆剧《西厢记》,描述了崔莺莺一步步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历程,顾锡东的《汉宫怨》、郑怀兴的《新亭泪》、刘云程的《失荆斩》、周长赋的《秋风辞》、李亚仙的《曹操与杨修》等都寄托了作者的历史观;现代戏如魏明伦的《四姑娘》、甘征文的《八品官》、吴海燕和徐根生的《母与子》等也都针砭时弊,很有代表性。

  90年代至今:戏曲改革应有“度”和“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当人们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的同时,也吸进了灰尘,尤其在文化方面,中国的传统戏曲正遭受着“被冷落”待遇。裴艳玲说:“洋玩意儿进来了,我们有点找不到方向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中外文化也出现了碰撞。我们的一个翻跟斗要练几十年,可在电影特技上就需要几秒钟。”有专家称戏曲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唱腔太繁杂,所以提倡“戏曲交响化”,对此,裴艳玲表态,“戏曲改革正是我们的一个痛点,很多所谓专家都批评观众不懂艺术,其实是他们自己不懂。如果想要培养真正的观众和戏迷,那就要给他们货真价实的艺术,而不是乱七八糟的拼凑。现在成名成家也许很容易,但要想真正流传下去恐怕很难。不用踮脚尖的舞蹈不叫芭蕾舞,同样用交响乐伴奏的戏也不叫戏。”裴艳玲说:“民族的就是最美的。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但不加分辨地生搬硬套肯定不行。”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让很多大学生为之疯狂,对于不熟悉传统昆曲的青年观众,这种改良方式确实打破了折子戏的枯燥,让观众兴奋起来,裴艳玲说自己看了不下三遍,“出来一种新鲜事物我都会去关注,但我还是不能认同这样的改良,白先勇肯定是耗费了很大的心思,也在昆曲上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它更像一首流行歌,含金量到底有多少?流传度到底有多少?我想后人学《牡丹亭》的时候,还是会学梅兰芳大师的,去学传统的昆曲,而不是改良后的。”《响九霄》是裴艳玲颇费功夫的新作,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也得到了好评,但裴艳玲坦言,“尽管如此,我在教徒弟唱戏的时候,不敢教这一个。我要让他们学习传统的流传下来的最优秀的东西。”“为什么梅兰芳没有大刀阔斧地改良戏曲却还能成为大师?”裴艳玲说:“梅兰芳的风格是在岁月的积累中形成的,他知道传统的东西是什么分量,知道观众能接受自己是什么尺度,唱了一辈子的一出戏,他可能只改良一点,但却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裴艳玲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演员都有房有车了,但在舞台上却贫穷了。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得"流感",光环可以少点,但一定不要违背艺术良心。”尽管对现在存在的一些现象很忧心,但裴艳玲依然对戏曲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一直都会有那么一批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是执著的,而在经过了对外来文化的消化选择后,年轻一代也开始慢慢冷静下来,传统的戏曲文化会再度辉煌。”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