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学清、郭倩
临近岁末,反映京剧大师梅兰芳传奇人生的电影《梅兰芳》在全国上映,票房大卖,为京剧艺术的2008年画上了一个惊叹号。
从年初引发热议的“京剧进课堂”,到在百年奥运舞台上大放异彩,再到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举行,一度备受冷落的“国粹”,在2008年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在风光一时的背后,京剧更面临着观众市场日益萎缩、京剧院团缺乏活力、艺术人才难以为继的种种无奈。2008年,京剧在“冷”与“热”之中体味失落与收获,在喧哗与沉寂之间渴望复苏。
话题频出引人注目
即将过去的2008年,对于有着200多年历史的京剧艺术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根据教育部的决定,京剧进入全国200所试点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一时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8月,中国人圆了百年奥运梦想。在奥运热潮中,以传统文化和美学为根基的京剧再度引起世人注目。奥运海报上,开闭幕式舞台上,京剧元素处处生辉。
10月,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山东举行。本届京剧艺术节盛况空前,好戏连台,40余个参演单位、37台剧目、75场演出,4500多名演职人员登台亮相,创历届京剧艺术节之最。
12月,电影《梅兰芳》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影片生动再现了梨园盛景,倾倒了大批年轻观众。据中影集团公布的数字,至上映第10日,电影票房已突破8000万元。
热闹背后的五味陈杂
第五届京剧艺术节上,一个导演忙13台戏、一个作曲者为11部戏谱曲、名角主演满场“飞”等现象,却折射出京剧艺术人才匮乏、创作单一等令人担忧的严峻现实。
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处长、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尹晓东说,堂堂一个“国剧”,现在还在岗位上从事专业京剧音乐创作的不到10个人。
观众和演出市场同样无法令人乐观。京剧节上的74场演出,市场售票不到1%,绝大部分是赠票。据调查,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传统戏剧演出中,剧场观众偏少,且以中老年观众占多数,剧场里呈现一片“白花花”的景象。
更让京剧界担忧的是,这门古老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由于市场疲软,一些经济欠发达、观众基础差的地方院团只好另谋生路,许多演员则不得不选择一项副业维持生活。不少家长认为学京剧没保障,即使孩子天分再高,也不让其学戏。[NextPage]
振兴之路必须依靠改革
很长时间以来,当代京剧处于一种奇特的境地:“台上振兴、台下冷清”。而在2008年,很多人却明显感受到了希望之光。这种希望既来自国家的扶持,更包含着来自京剧艺术家自身的改革努力。
近几年来,国家对各京剧院团的投入扶持和宣传力度空前。在第五届京剧艺术节上,京剧从表现形式到内容上的创新,无不显示了融入市场的决心。
不少剧目融入了交响乐、歌舞剧、音乐剧等艺术形式。京剧《郑和下西洋》的乐队有指挥的身影,传统京剧伴奏乐队和西洋交响乐队同台演奏,人声合唱团侧立一旁。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认为,京剧从诞生之日就广纳京腔、秦腔等唱法。“只有推陈出新,京剧才能跟随时代前进。”
成立不到两年的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排演了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主要演员都是青年新秀。在唱腔上,保留了12段梅兰芳大师的原创原腔,同时新创了30余段唱腔唱词。
2008年,已走过5个年头的上海燕萍文化艺术工作室,成为自我国举办京剧艺术节以来首次登台的民营剧团。他们经过多年打磨的京剧《道观琴缘》,不仅带给观众以艺术的享受,更带来京剧演出市场化运作的惊喜。
不依托国家剧院的优越性,没有拨款排戏,没有团购包戏,《道观琴缘》的布景、创作、音乐、舞美、导演共花去70万元,这笔钱既有剧团负责人周燕萍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贷的,也有向亲戚、朋友借取的。经过市场检验,他们的探索取得了成功。
京剧理论家刘连群说,越是科技发达、经济走向全球化,一个国家就越重视对本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京剧的未来。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