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我看安云武》杂感

2008-08-29 20:27:1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裘迷

    近日看到网友一篇《我看安云武》的文章,该文有感于日前电视上播放的一出小戏《狮吼记》。我不妨借题发挥,也想谈上一谈。

    我曾不止对一位朋友说过,孙毓敏演的《狮吼记》“太难得了”。这个“难得”主要从两方面看:一则是创作手法上,可以说“古色古香”,正是属于我提及的“泛传统戏”概念。我曾在旧文中讨论过这个概念,认为现在京剧剧目划分,把1949年前的古装戏叫“传统戏”,而之后的称为“新编戏”,并不合适。我以为凡用传统形式演出,并遵循京剧古典精神的戏,都是“泛传统戏”,而不能只用时间来划分,况且这个时间划分也未必科学,也不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的。因此,像建国后《赤桑镇》、《穆桂英挂帅》、《义责王魁》这样的戏,都不该算“新编戏”,而属于“泛传统戏”的范畴。而像当代一些刻意创新编演的历史剧,再过一百年也是“新编戏”,难入“传统戏”之列。近年潜心“拟古”的京剧创作十分稀少,大家都忙着争奇斗艳、标新立异,所以我说孙毓敏的这出《狮吼记》“太难得了”;另一则是角色表演上,可以说“生动可爱”。戏的情节幽默有趣,而主要演员的表演更是活灵活现,让人看着过瘾,观后仍有所回味,不禁忍俊。其实这也关乎创作上的原因,剧目是为台上的角儿量身定作的,充分发挥演员的特色和流派的风格,再加上几位都是舞台经验丰富的名伶,当然就会淋漓尽致、挥洒自如。也难怪网友也说“这出戏确实不错”。

    《我看安云武》说的当然不是《狮吼记》,似乎是安老师在此戏中所演出的苏东坡,令其眼前一亮,才引发了一连串的感慨。直呼“感觉不错”、刻画得“比较到位精准”。既而又想到《海瑞上疏》里安老师为李桐森配像的嘉靖皇帝。文中说“试想,若选一个浑身上下哪都没戏的家伙去配,录音中是前辈引人入胜,栩栩如生的道白唱念,画面中看到的却是一个庸才,呆坐在那里,除了嘴形其他哪儿都和录音和不上,这不彻底脱节了吗?应该说,安老师在这出戏中的表演是比较成功的!”我也有同感,不知道这个角色是不是安老师唯一的配像作品,但凡看过的,都不会忽略他的表演,几乎看不出“配”的痕迹来,而且很出彩儿。为一个配角配像,效果如此,不单需要演技,也需要敬业的精神和诚致的用心。

    我最早知道安老师是通过那盒马连良教唱《清官册》的磁带,后面附有他的几段唱,觉得很不错。为了看看马派的《乌龙院》演法,买了他主演的该剧光碟,同样印象深刻,只是后来才知道,那却并不是马派的演法。偶然又看了一出他与李慧芳老师合作的《三娘教子》,更是满意而归,觉得神完气足,有饱满而痛快的感受。这几个戏下来,使我对安老师的表演很有兴趣,颇感与固有印象里马派“潇洒轻松”的质感有所不同。其实,我那时对马派艺术的认识和感受还是比较简单偏狭的。前些年,又看到他在《跟我学》里教唱,竟能满弓满调,气力充沛,更为刮目。

    《我看安云武》里还谈了谈对其马派艺术的感受,“感觉他身上既没有冯志孝的飘逸,也没有张学津的幽默”,我想谈谈这所谓的“飘逸”和“幽默”。戏迷觉得马派“飘逸”,或多或少受到电影《群英会·借东风》里马连良饰演的诸葛亮的影响。我把这份“飘逸”解释为三个词:通俗、松弛、自如。通俗显得亲近,松弛于是自然,自如就不造作。这些都内化在马连良的唱、念、做、表当中,浑然一体、举重若轻。再说“幽默”,幽默不是滑稽搞笑,是一种深刻的品质。其实在马连良的代表剧目中,具有“幽默”特质的角色没有想象的那么多。我觉得马派的“幽默”来自于其舞台形象的“生活味儿浓厚”。在京剧这种程式化的艺术中,在老生这个正经八百的行当中,表演上“生活味儿浓厚”,让人觉得世故而可爱亲切,这本身就有“幽默”感。其实,如果马派演员在台上,刻意想着“幽默”,反倒容易把角色外化了,让人觉得轻、觉得小气。这是现在一些青年演员要注意的地方。马连良演《甘露寺》的乔玄、《借东风》的孔明、《淮河营》的蒯彻、《四进士》的宋士杰,无不世故幽默、出神入化。可据我所知,马连良本人在生活既谈不上老辣世故,也谈不上幽默风趣,甚至相貌也是一幅敦厚朴实的样子,为什么却能把这些精明的人物演活呢?值得思考。而这种反差,本身又具有了一种亲切的“幽默”感。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马派传人中,马最良、言少朋、迟金声等老一代演员都富有这样的朴实而亲切的“幽默”感呢。我倒觉得,有的马派演员,其“飘逸”中多了些“仙气”,少了些“人气”。其“幽默”中掺了点得意和优越感,就少了那份质朴和亲和力了。[NextPage]

    安云武是马连良最小的学生之一。少年由王少楼开蒙,基础扎实全面。马连良任北京戏曲学校校长后,看学生演戏,发现了扮相、嗓子、身段都很出众的老生学员安云武。得知他正在学《审头刺汤》,就让教他的老师带着安云武在暑假期间来家吃“小灶”,由他亲自把那些要紧的地方又过细说一遍。过后又给安云武说了《白蟒台》,彩排、演出时,马连良将自己的道具,头饰,让安云武使用,并亲自为其把场。《我看安云武》文章中说看完他的《白蟒台》“觉得平平而已”,我并不苟同。单只那七分多钟的独白就很见功力、韵味十足,这个戏是马连良实授,果然不凡。

    我个人比较偏爱安老师以表演、念白见长的衰派戏,总是情绪饱满,节奏鲜明。“文革”初,马连良含屈病逝,安云武一度离京,但仍密拜马最良为师,继续学习马派艺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他着重在做工和表演上下工夫。并将麒派表演艺术融入其中,很注重渲染舞台上的气氛,善于调动观众的情绪。他曾对周少麟先生说:“我是私淑麒派的”。所以看到《我看安云武》文尾说:“他的艺术风格本不适合于马派,马先生的表演张学津老师说过,外松内紧。在外表看来是松弛的,洒脱的,清静的,而安的表演恰恰过于火爆激烈。我在想,他要是学周信芳的话……”我不免会心一笑,作者无意中反成安老师的半个知音了嘛。至于“过于火爆激烈”的问题,其实是“张有余而弛不足”的问题。如果安云武是无意的,就是缺点毛病;而他是有意为之,那就是艺术的探索尝试。怎么调和其平衡,究竟马与麒(其实还有余)在他身上融得如何?用安老师自己的话说:“好不好,观众说了算”。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后,安云武历经万难,策划奔波,与上海京剧院合作恢复演出了《海瑞罢官》,当时引起轰动。报纸上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影响很大。后来他又在北京少年宫办班,志力培养京剧苗子。如今一些卓有成绩的青年演员,在孩童时代都曾受惠于他。应该说,为光大马派艺术和振兴京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目前,安云武仍是个闲不住的人,经常到外地演出授课,热心于梨园内外。前不久,出版了《安云武艺术集锦》光碟,收录了他早年演出的录像,前文提到的《白蟒台》、《乌龙院》、《三娘教子》及《海瑞罢官》等都收在其中,另一出《南天门》也很是难得。出版时,他对每出戏的画面和唱词都亲自校对审合一遍,足见其对艺术和对自己要求的严谨。他早年与李蔷华还合作过《审头刺汤》,和沈福存合作过《武家坡》,与李胜素等合拍过《一捧雪》的电视片,这些都有录像存留,希望能尽早陆续出版面市。

    几年前,我经朋友介绍,曾去安老师家里坐客。其人谈笑风生、热忱坦率,每次去都受到很好的招待。几年过去了,我乏善可陈、碌碌无为,一直很没脸面再去打扰。若我记得不错,再过几天,正是安老师的六十大寿。既曾相识,就是有缘。奉上这篇借题发挥的小杂文,权当我这个没出息的晚辈的一点祝贺吧。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