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谈越剧《玉卿嫂》舞美设计

2008-08-26 10:51:12来源:    作者:

   

作者:张晓玥

    纵观舞台美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超越的历史。传统与革新又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传统只有在革新中得以延续,革新只能在传统基础上加以发展。这次对越剧《玉卿嫂》的舞美创作,我们既不“固守”传统,也不“颠覆”传统,而是在继承、吸收越剧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具有现代感的舞台演出样式。

    舞台美术怎样才能具有现代感?我想,它应该具有现代绘画,现代造型艺术的观念,运用现代的舞台技术及新型工艺、材料等多种手段,既要遵循、继承传统的规律并努力开拓、发扬相结合的美学原则。所以,观念的更新、表现手法的开拓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是舞美创作具有现代感所必须具备的。

    根据剧情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玉卿嫂》的舞美创作无意追求高、大、全,赶豪华包装的时髦。力求在平淡、简洁中,质朴无华地舒展剧情、烘托气氛,营造《玉卿嫂》的“这一个”的演出风貌。我们的设计要旨是:要突出人物,突出演员的表演,景随情生,景随人移;景物尽最大可能与戏剧情节、人物情感和演员的动作融为一体;要以简代繁、以少胜多、点到为止,充分发挥观众的联想;要随着剧情的进展,人物心理情感的变化,快速地转换戏剧空间和环境;不搞布景、灯光的自我表现,不喧宾夺主,更不搞“戏不够,景来凑”。

    《玉卿嫂》的舞美创作,在认真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当今舞台上的多种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为我所用。有意识地把话剧思维引入到戏曲舞美创作中来,将偏向于对时间的选择转为对空间、环境的选择。既保持越剧艺术的本体特色,又借鉴话剧艺术在构成、营造空间上的表现手法,将虚拟与写实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既不是话剧样式,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舞美演出样式。现在,《玉》剧舞台上共有:十数块黑色屏片,前后分成三道布局,它们可以任意移动组合;一组高低不等的平台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移动;十多幅绘有江南小镇,浙东山水风情的画景,以及各场景所需的大小道具、景片等,构成了《玉卿嫂》舞台布景的基本结构及框架。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情感的起伏展现,调度节奏的变化,在演员的表演中,在无场次的流动变换中,呈现出多种戏剧空间和场景。

    《玉卿嫂》第一场,戏从江南大户人家的正厅开场。一组精致的靠椅茶几,数盏精巧的宫灯,四块黑屏的两侧空隙处衬以斑驳的砖墙、漏窗的画景,勾勒出富家客厅的情况。元宵节里众人忙着为少爷寻找保姆。随着一声“让玉卿嫂进来”的呼唤,在音乐节奏中头道黑屏缓缓打开、二道黑屏再缓缓打开,第三道黑屏再被打开,背景上呈现出一堵富有江南特色的黛瓦粉墙,强烈的阳光倾洒而下。此时,舞台上呈现出似是一扇扇门为玉卿嫂而打开的感觉。合着“玉卿嫂、玉卿嫂,乌黑的眼中,忧伤知多少!”的伴唱声,玉卿嫂手挎布包,踏着一溜高低有致的平台从舞台深处款款而上,进大门,入二门,穿回廊,到厅堂,有力地烘托出玉卿嫂的形象塑造和首次亮相。当玉卿嫂领着少爷出门放风筝时,头道黑屏拉拢,隐去人物,成了全黑的二幕。紧接着黑屏再次拉开,场景从序幕客厅瞬间转换成了少爷家的后花园:一幅秀竹、太湖石的画景,一组高低不等的平台,……玉卿嫂同少爷在后花园里尽情地放飞风筝。随着剧情发展,少爷在胖大娘的唆使下,暗中跟随玉卿嫂行路、过桥、穿街、走巷。这里导演运用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演员的演技,在唱、念、做、舞中完成全过程。此时,二道黑屏隐去了竹林画景,撤去低平台,只留下一个高平台的空黑场景,让演员充分表现,自由发挥。

    当少爷在七拐八弯的小巷中寻找玉卿嫂时,二道黑屏忽儿中间打开一条缝隙,忽儿又在边上打开一条缝隙,造成少爷在陋街小巷中到处寻找的场景。当玉卿嫂边唱边舞,唱到“还有一条按弄堂,直通后门无人晓”时,随着歌舞节奏,二道黑屏一侧渐渐拉开,出现了一条幽深小巷的画景。随着演员的表演,黑屏、平台再次组合,隐去小巷,出现了玉卿嫂为庆生营造的那个家。一扇旧窗,挂满了盛开的紫藤花,春意盎然,一席蓝印花布的挂帘,一组简朴的桌凳,这就是俩人世界的温馨小巢。这些场景的更换,时空的转换,都是在运用三道黑屏的移动、组合,电动平台的自由迁换和数块既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又有西洋抽象画美感的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画幕的呈现,与在戏剧节奏和演员表演同步中一气呵成的。 [NextPage]

    佐临先生曾说过,“戏剧从根本上是写意的”。戏曲艺术的整体特征更是写意的。这种写意特征,既符合戏曲艺术的假定性,又继承了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化景物为情思,这是对艺术的虚实结合的正确定义”(宗白华)。戏曲舞台美术,特别是戏曲现代戏的舞美设计要有新的突破,就要在整体写意的精神指引下,营造一个局部写真的物质空间,既看得见、摸得着,又含有多种意味,使一切景物构成具有一种可以意会又能求索的艺术境界,从而唤起观众的丰富联想。

    “化景物为情思“的虚实结合的处理手法是《玉卿嫂》舞美构思的要旨所在。越剧《玉卿嫂》是一出漆美惨烈的爱情悲剧。故事发生在江南水乡、浙江小镇。剧中描写玉卿嫂与庆生之间的一段奇异情感。新寡玉卿嫂长期呵护着贫病无靠的庆生,生活在一种似姐弟又如夫妻般的情感境遇中,当庆生走入社会面对新的女孩和未来的向往时,他想摆脱玉卿嫂的情爱和社会时俗观念的压力。而玉卿嫂则把庆生的情感视为她唯一的珍爱,她不能失去庆生。为解脱情感和社会的双重困境,玉卿嫂在这场由热烈到迷狂的畸形爱情悲剧中,最终选择了与庆生同赴黄泉的绝路。据此剧情和导演的艺术追求与处理手法,舞美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表现一种意蕴、一种情境、一种感觉。以大写意的随意简练与工笔画的精妙细腻相结合,以虚实结合的舞台布景与写意的表演相结合,呈现出一幅幅小镇富家、幽静后园、小巷陋街、江南河堤、贫寒小舍、乡间戏院等的种种场景。那一扇扇打开的“门”;那一架春暖花开落直至寒冬枯枝败叶的紫藤;那风雪满天、空旷孤寂的曹娥江;那一幅绘有金燕飞戏扮的硕大海报;尤其是结尾处精心加添的光色造型处理:背景上,一幅呈断裂的绘有抽象线条、色块的银灰色调的空灵幻景,舞台上强烈的光色造型和能推移的多功能平台,营造出那空灵、凄美、惨烈的某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情境,形象地烘托着人物的心灵碰撞和情感的震撼。当玉卿嫂一切期望落空陷入完全绝望时,她求庆生最后一次抱一抱她,二人一步一迈地向高平台缓缓移动,此时黑屏将其它景物隐去,当二人在高平台上紧紧相拥时,一束玫瑰红的强光罩着他们的身影。玉卿嫂用簪子刺向庆生,灯光突变成强烈的白光。玉卿嫂安置好庆生,披上红色斗篷,并用簪子刺向自身,缓缓地倒卧在庆生身旁。与演员表演同步,二道黑屏被急速拉开,显现出那幅断裂的空灵幻景,高平台随着演员的动作节奏,缓缓地向观众推进,愈来愈近,越来越强。此情此境,正是碧空远去、天地悲鸣、万籁俱寂、空空濛濛。这是一种肉体的超越,心灵的升华,情感的纯真,恰似进入了一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精神境界。如此种种景物的设置,氛围的营造,无不都为“情”而设,为“情”而造,为烘托剧中人物的情感抒发,渲染那凄美惨烈的爱情悲剧而苦心经营的。

    在《玉卿嫂》的舞美设计中,我们运用了大块黑色。

    这种运用黑色的理念,源于中国画的美学观,中国画历来研究“空白”,讲究“设白当黑”讲究“藏境”,注重对生活的概括、提炼。提取生活中的典型特征,摒弃那些非实质的、不美的东西,以简洁的形象表现深远的意境。“景愈藏境愈大而意愈深”。我们借用中国画美学观中的“空白”论,只是黑白反用。以黑代白,用黑代表虚境,用黑“藏境”、“藏掘”,引人遐想。同时,运用大块黑色既寓意悲剧的氛围,又展示黛瓦粉墙、黑白交辉的江南风韵;既可净化舞台,突出人物,显现演员的表演,又便于时空的自由转换,情景互动,人景互补、景景相连,在运动、渐变、突变中组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和一个个舞台空间。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演空间越来越朝着多样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同的剧目应有不同的演出样式,舞美设计也要因戏而异,同中求异,不同的剧种、不同的剧目、不同的演出组合,应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求变求新是每一个舞美设计者的天职,让我们共同为创造更多、更新、更富时代感的舞台演出样式而不断求索、再求索。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