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需要怎样的现代化大剧院?

2008-08-26 10:54:03来源:    作者:

   

作者:林宏鸣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剧院建设也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随着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等一批现代化大剧院的成功建成和投入营运,中国的大剧院也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各个省市已经建成投入营运和在建的现代化剧院达20多个,已经形成了一个现代化大剧院群体。但是,现代化的剧院硬件易建,真正要找准定位,形成特色品牌,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却非一日之功。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营运短短的三年来,善于根据中国的国情,吸取国内外同行成功的管理经验,走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在观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也打造出别具特色的“东艺”品牌。现在,东方艺术中心已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SI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剧院。被评为上海演出场次达标一等奖,上海市优秀演出场馆评比第一名。今年5月,东方艺术中心被评为“中国演艺文化九大品牌”之一。最近,在有180家行业协会推荐的345万市民投票评比的大规模的上海诚信企业评选中,东方艺术中心被评为上海市50家诚信企业之一,也是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唯一一家入选单位。本刊特约请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宏鸣撰写《中国需要怎样的现代化大剧院?——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为例》一文,结合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三年来的发展之路来探讨中国现代化大剧院管理的成败得失,希望为中国现代化剧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作为艺术殿堂的剧场一直见证、体现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变化和文明的进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斯卡拉大剧院、科隆大剧院、科文特花园皇家剧院、巴黎歌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无不成为世人眼中代表各自国家的文化形象。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南岸艺术中心、日本新国立剧场、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澳大利亚各州的艺术中心,以及中国香港和台北的文化中心等,都极大地推动着区域文化艺术令人瞩目的发展。我们不能想象,没有这些剧院,那里的文化生态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剧院的核心作用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

    国外有研究者认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会自然地将重心转移到服务、信息、知识等第三产业方面。当社会经历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和人才开发之后,文化开发的时代必将到来。与此相适应,国民生活的需求中心也将转移,其消费愿望也会从温饱型、享受型转变为发展型。近年来,中国的一些重要城市,掀起了兴建现代化剧院的热潮。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就是其中较早落成的现代化剧场之一。尽管中国的剧场建设热潮比世界最近一轮剧场建设高潮在时间上晚了二、三十年,但却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文化上再次苏醒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在滚滚经济大潮中对民族未来的文化追求和精神生活表现出的历史意识。

    建剧院不易,在演出市场尚不规范成熟的情况下管好一个剧院更难。为探索新建大型综合性剧院现代化运营管理的难题,敞开博大胸怀的上海,于2003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采用招投标方式寻找东方艺术中心的管理者。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以其强大实力和丰富资源一举中标,并与极具实力、蓬勃发展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同组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东方艺术中心剧场及相关附属设施的管理和运营,首开国内剧院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改革之先河。

    2008年7月1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即将迎来正式运营三周年的纪念日子。据初步统计,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式营运以来,已累计举办各类演出达1300场,平均上座率在85%左右,观众总计约150万人次。“听交响,看名剧,到东方”已经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东方艺术中心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2007年夏天举行的首届莫斯科音乐论坛和2008年初召开的英国ABO大会(英国交响乐协会全国大会),均特别邀请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派员做演讲。[NextPage]

    对接国际,立足当下,演出节目需高低并存、兼顾两头。

    社会有三个层面,即技术、制度和文化。有识之士认为,文化的内容是知识,文化的本质是精神,文化的手段是艺术。演出对文化艺术而言,可以起到推而广之的“传播”作用,乐而化之的“传输”作用,世代延之的“传承”作用。要发挥好这样的作用,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新建的标志性艺术殿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管理运营和节目呈现,既必须符合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既定目标,还要讲究艺术规律、市场规则、国际惯例,达到国际水准;但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目前演出市场尚不成熟、还需花大力气吸引观众的客观现实。所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营运后,既需要引进世界高端的一流演出项目,也要组织适合普通民众要求的低票价、高品质的演出节目。

    在组织国际高端演出方面,东方艺术中心主要策划和实施了两项工作,一是举办了由广大市民和乐迷参加的“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评选活动,并在五年内把“十大乐团”有计划地逐一邀请引进到东方艺术中心举办音乐会。这是国际上首次由一个剧院主办的乐团评选活动。到目前为止,入选“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柏林爱乐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和捷克爱乐乐团等已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备受好评的音乐会。在未来两三年中,这些名团中的大部分还将再次光临东艺。另外五支乐团也将陆续成行。

    记得东方艺术中心刚开始正式运营四个月,就克服各种困难,破例邀请到世界顶尖的交响乐演出团体——柏林爱乐乐团来访。柏林爱乐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两场音乐会,轰动一时,被业界誉为“一流乐团与一流演出市场水准运作的圆满结合”,并入选2005年“上海十大文化新闻”之一。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还因此成为“上海最新的高雅艺术发布地”,被评为“上海十大时尚地标”之一。柏林爱乐音乐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成功举办,增强了上海对国际一流演出团体的吸引力。继柏林爱乐之后,不少世界名乐团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希望能够到东方艺术中心演出。

    按国际演出游戏规则办推出中国第一个剧场演出季。

    世界一流的剧场都设有演出季,一流乐团都有自己的音乐季。在国内,目前只有五、六个乐团有自己跨年度的音乐季,但所有的剧场都未能实施跨年度演出季制度,其中的难度非局外人所能理解。但是,东方艺术中心一开始营运,就决心排除万难,按国际演出游戏规则办,把推出跨年度演出季作为与国际接轨、向自我挑战的重要举措。2006年7月,东方艺术中心公布并启动了中国第一个剧场的演出季,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

    截止到2010年前,东方艺术中心已经和将要推出共四个跨年度的演出季,并希望通过演出季的具体演出将东方艺术中心的“艺术理念”、“艺术追求”、“艺术特色”和“艺术品质”(简称四个“艺术)完整地呈现出来。比如,每年九月举行的演出季的开幕式节目,东方艺术中心都要精心“构思”策划,以体现上述的四个“艺术”。06/07演出季开幕剧目选择的是中法合作原创首演的现代芭蕾舞剧《花样年华》,反映出东方艺术中心打造“中国作品世界首演、世界作品中国首演”演出平台的艺术理念。07/08演出季开幕式,东方艺术中心请来了世界歌剧翘楚——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该歌剧院在小泽征尔指挥下,献演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体现了东方艺术中心“经典、一流”的艺术追求。而即将在2008年9月12日开幕的08/09演出季,将有一支世界级的名乐团登台,以体现“听交响到东方”的艺术特色。明年09/10演出季的开幕演出,东方艺术中心将会选择一台足以体现“多样化、高质量”艺术品质的剧目作为新演出季的开始。[NextPage]

    回望已经实施推出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前两个演出季,可以说名团络绎不绝,大师结伴而来。除名入“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五大乐团外,费城交响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布达佩斯节日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德国科隆爱乐乐团、东京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维也纳爱乐弦乐独奏家乐团和意大利费利切歌剧院、悉尼舞蹈团、圣彼得堡国家冰上芭蕾舞团等纷至沓来。小泽征尔、西蒙·拉特、埃森巴赫、克日什托夫·潘德列茨基、基里·贝洛拉维克、泽登内克·马卡尔、郑明勋、谢米扬·毕契科夫、丹尼尔·哈丁、雅尼克、伊万·费舍尔、乔纳森·诺特,基顿·克莱默、齐默尔曼、尤瑞·巴什梅特、索菲·穆特、沙汉姆、帕胡德、富克斯、乌戈尔斯基、契克·柯利亚、拉贝克姐妹、克里斯·伯堤和马友友、郎朗、李云迪、王健、吕思清,卡雷拉斯、瑞恩·塔菲尔以及伊莲·佩姬、维塔斯、理查·克莱德曼等大师名家接踵登台。

    高贵不贵,文化亲民,半张电影票可看场高品质演出。

    东方艺术中心需要世界一流的演出,让国民尽情享受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在我国,艺术欣赏还远远没能成为大多数民众的经常性选择。在拥有1900多万人口的上海,每年的观众人次也只是六、七百万,平均每人每年也只能看三分之一场演出。而对比美国的百老汇,一年的观众人次就超过一千万;华盛顿地区每年人均观看演出达七场之多。其中的差距十分明显。我们认为,不管是从提高国民的精神素质出发,还是从培育演出市场的现实考虑,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剧场观看演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东方艺术中心为此从正式营运开始,就实施推出“高贵不贵、文化亲民”低票价高品质四大系列演出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招商证券之约——东方市民音乐会”,注重了知识性、普及性、互动性、固定性。既有曹鹏、陈燮阳、陈佐湟、张国勇、卞祖善、林友声、王永吉等指挥本市名团倾力献演,也有闵惠芬、龚一、许忠、马晓辉、黄蒙拉、孙梅庭等名演奏家登台出演。此外,还邀请庞信率领亚洲青年管弦乐团,世界级指挥大师、英国BBC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洛拉维克指挥上海爱乐乐团在市民音乐会上演奏,极受欢迎。东方市民音乐会从2006年7月开始举办,目前每月两场,明年每周一场,一年的观众可达十万人次,而最低票价只有30元,学生票仅为15元。根据问卷调查统计,聆听过市民音乐会的观众中有超过20%的是第一次到现场欣赏音乐会;对市民音乐会满意度调查表明,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观众分别是62.48%和28.04%。同样令人高兴的是,东方市民音乐会从一开始的艰难起步,如今已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媒体参与、企业赞助、公司运作的良性运作模式。此外,东方艺术中心其他公益性为主的演出还有从2007年5月开始每周六定期举行的东方雅韵民乐精品音乐会,最低票价50元,学生票25元;每双周五晚上举办的周末爵士沙龙音乐会,最低票价60元,学生票30元;以及每个月由欧美实力派演奏家担纲举行的“兴业基金——未来大师(欧美)独奏重奏系列音乐会”,最低票价60元,学生票30元。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正在努力实践“月月有公益场,场场有低价票”。今年,东方艺术中心每周有两场公益演出,明年每周可以有三场公益演出,并已成为全国剧场中第一家全年实行所有演出均设学生票制度的剧场,真正做到了“月月有开放日,周周有公益场,场场有学生票”。
   
    东方艺术中心虽然采取的是企业管理运营模式,但作为企业公民,不仅需以文化成果全民分享为责,也应以能为更多市民提供文化服务为荣。除了“高贵不贵、文化亲民”四大公益系列演出之外,东方艺术中心还常年在免费提供公益文化服务方面做了三件事。一是从2007年4月起,设立了每月固定的免费开放日,开放日期间,不仅可以免费参加艺术普及讲座,同时可以观赏“舞台大挪移”、“吊杆圆舞曲”、“幕布三舞姿”等舞台技术表演项目,还有互动式现场音乐演出等,最多一天观众达10730人次,成为市民欢度艺术周末的好去处。二是全年举办三大免费系列讲座,即围绕演出季高品质演出,邀请大师名家开设免费艺术欣赏讲座;针对很少进剧场、对艺术还比较陌生的市民每月举办免费艺术普及讲座;举办免费东方文化讲堂,邀请文化名家做专题演讲。三是凡有世界名团到东艺登台演出,皆举行开门排练,为专业院团、大中学校学生乐团、东方艺术中心会员和普通市民提供零距离免费观摩乐团排练的机会。柏林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等顶级院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出前的排练,均吸引了不少观摩者。[NextPage]

    现代化大剧院弘扬民族文化责无旁贷。

    现代化大剧院应当引进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但同样有责任为弘扬民族艺术努力做好添砖加瓦的工作。假如我们从整个人类的表演艺术格局来考察过去百年的亚洲表演艺术,我们会发现,在二十世纪的大半时间里,亚洲表演艺术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局面,中国戏曲不景气只是这种被动局面的组成部分。中国戏曲,日本歌舞伎,印度古歌舞剧,均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传统丰厚,源远流长,它们是中国和亚洲各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宝贵遗产和独特创造。我们应该站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立场为呵护和弘扬中国的民族艺术做出更多的努力。上海东方艺术中心2007年上半年推出了“三国演艺”(“三国”即国剧、国乐和中国民族舞蹈),并特别在全年举行民乐精品每周六固定演出活动。在今年演出淡季的三四月份,东方艺术中心又参与策划组织了以民族戏曲艺术为唯一内容的“迎世博·长三角名家名剧月”展演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来自江浙沪各个戏曲团体的尚长荣、茅威涛、计镇华、刘异龙、石小梅、胡锦芳、关栋天、单仰萍、吴凤花、董柯娣、王锦文、张军等名家,献演了《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十五贯》、《牡丹亭》、《1699·桃花扇》、《梁祝》、《春琴传》、《虞美人》和《典妻》等京、昆、越、甬各剧种的优秀剧目,并辅之以多场精彩的免费艺术欣赏讲座,达到了95%的平均上座率,广受好评。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