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学京剧·张派青衣》创作心语

2008-07-24 19:52:39来源:    作者:

   

作者:蔡英莲


    今年,是我从事京剧艺术度过五十个春秋不平凡的一年,在漫长的半个世纪中,另我最怀念的是中国戏曲学校的九年学习,在那山字楼的日日月月里,留下了我少年学艺的一足一印。是母校前辈程玉菁、罗玉萍、李香匀、雪艳琴、邱富棠、赵桐珊、荀令香等名家传艺给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学演了《龙凤呈祥》、《武家坡》、《玉堂春》、《桑园会》、《平贵别窑》、《别姬》、《醉酒》、《坐宫》、《鱼藻宫》、《碧玉簪》、《失子惊疯》、《三关排宴》、《秦香莲》等近50多部王派、梅派、尚派、程派、荀派的代表剧目。1964年全国现代戏汇演,我学演了《六号门》、《芦荡火种》、《白毛女》、《松骨峰》、《三少年》、《送粮》、《彩虹》等戏,毕业前夕,提倡横向借鉴,演出了话剧《龙须沟》、《千万不要忘记》、《母子会》、《箭杆河边》,同时学习了舞蹈、导演……总之,母校给了我充实的艺术营养,使我成为京56班又红又专的青衣而留校任教。

    三十而立另我最兴奋的是1973年,开始向声乐界专家姜家祥、何敏娟、孙松龄等老师学习了科学训练嗓音的基础知识,从唱歌曲、现代样板戏,再到传统戏,使我的嗓音变美、变宽、变甜,演出了《六号门》、《杀庙》、《别窑》、《武家坡》、《浣纱计》等戏,从此树立了京剧声腔演唱必须走向科学新的声乐理念,在我的艺术教学中,融入了新鲜的血液而见到成效,这是我最愉悦的。

    中年起始1976年,我接触了杜近芳、李世济、赵荣琛等艺术家,开阔了视野,另我终生最难忘的是1978年,张君秋先生看我演出《平贵别窑》,选定我做为教学助手至1997年近二十年的师生之情,老师与我共同为教学育人做出了具大的努力。为保证张派艺术的传承,我每学一戏,先听老师录音、看好录相后,老师在家中为我单独说戏吃小灶,在得到老师的批准后再去教学生。张先生看我勤奋用功,带我走南闯北,从天津、烟台到福建,从香港、澳门、加拿大到美国,传艺刻徒,老师在台前我在幕后。难能遇到的是1986年我参加了天津英才工程培养的“百日集训”,“纪念张君秋艺术生活五十年、六十年活动”,辅助老师组织张门弟子排戏完成一线教学以及最后张派47出戏音配像工程,我配合张老师、谢虹雯老师及迟金声、马崇仁导演完成了排练,人物造型、扮像、服装,达到完美的配像把关工作。

    张君秋老师对我的恩情与培养使我终生难忘,锻炼了我、提高了我、激励了我,使我在传授张派艺术、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1978年张先生恢复舞台演出,精化整理了一个个剧目后,舞台上的范本演出使海内外掀起学习张派的热浪。这时在中国戏曲学院这块肥沃的教育土壤中,汇集了全国优秀青衣人才,他们想往张派,学习张派,由于张老师对我的信任与支持,使我挑起传承的重担。曾记得老师谆谆教导我:“我们是接力赛呀!我把艺术传给你,你再传给下一代……”,“你来教,我验收……”,“多培养尖子人才……”,“招生选才十分重要……”老师的话铭刻在心,从此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着一班又一班的学生,尽享其中之乐趣而不知疲倦地学习与传教。最后,从众多学生中把优秀者推荐给老师检验、指导,经我起蒙培养的高才生介绍拜在张老师名下的有十多个省市尖子人才,其中有王蓉蓉、安雯(北京)、赵秀君(天津)、李淑兰(潍坊)、尹桂梅(成都)、何淑祥(攀枝花)、姜淑云(福建)、陈瑛(新疆)、林桂兰(哈尔滨)、马仲月(大连)、张晓虹(贵州)、刘海宛(台北)等,这些学生得到张老师的恳定后,回到各省市纷纷获奖,从此成为各个省市张派传播的佼佼者。在中国戏曲学院学艺传艺期间,老师收的各省市优秀人才,如:董翠娜、张萍、雷英都先由我把排戏的架子搭起来然后老师再指导。集训响排时,老师带领众多合作者刘雪涛、郭元祥、何顺信等老师齐来说戏,这样又给我创造了学习其他演员的机会。在跨省戏校教学中,94年我培养了天津戏校的赵群、97年培养了台北复兴剧校的黄宇琳、罗慧茹,她们先后受到各界好评并获奖。

    在此期间老师严格要求我,边教边学演出实践,我先后按张派版本演出《春秋配》、《望江亭》、《玉堂春》、《凤还巢》、《秦香莲》、《四进士》、《武家坡》并创演了用张派声腔唱《六号门》的教学版本。随着教学成果的展现,我如饥似渴地学习并自我总结,1984年第一篇论文“张派声腔研究与旦角嗓音的科学训练”获文化部“科研成果奖”,后又发表论文数篇,从此立志一定把张派艺术的美学理念、时代感、先进性、科学性,用自己的教学语言解剖、阐述,把张派与美声、民族唱法的相近之处、不同之处与更高一筹的演唱技法汇集成书,从而提高培养戏曲人才的成材率,最终达到全国盛开张派艺术之花的目的。

    另我最感伤的是我在台北复兴剧校传授《望江亭》之时,老师仙逝,十九年的师生情怎能忘怀?老师的音容笑貌怎能忘却?自此我立足于戏曲学院而默默耕耘,总结张派艺术。2001年我被学院评为院“学术带头人”。2003年北京高教委举办“全国教学名师”评选,我被评为北京地区名师而列入全国73名内。老师仙逝九年,我又培养出年轻一代新人,她们有王盼、储兰兰、王晶、洪岩、候美、王亚娜、陈欣萍、王菲等,2005年获得“张君秋新人金奖、银奖”。我想我是张先生身边学习最多、时间最长,接触最久的入门弟子,我有责任把老师的艺术细致总结,上升理性,把其学术价值、传播价值,培养青衣人才的价值写成长论,在这里我感谢中国京剧杂志社的王晓峰同志,把我的第一篇三万字“张派声腔技能与新一代人才培养”发表于众,获得极好反馈。多少人来信希望我出书,同时我还要感谢中央电视台11频道“跟我学”节目制片人布兵、刘学忠、杜健、龚继伟等同志,为我录制“张派教唱、教动作、教念白”录像,使我的张派教学从学院大门而走入全国千家万户,走入同行与戏迷票友中,得到了广泛的恳定与鼓励。令我最坚强的是此时湖南出版社约我出书,我腰病缠身,每天除完成本科生教学外,还有研究生嗓音训练课程,每当劳累一天难以提笔时,我想起了张君秋老师,反问自己“张老师若健在的话,一定满脸含笑支持我努力写出心得,不完成怎对得起老师?怎对得起戏迷?”为报答恩师,弘扬张派,我克服了种种困难,今天总算完成了心愿,使我心灵得到欣慰。此书引用大量曹宝荣教授编写的《何顺信伴奏琴谱》,更要感谢曹宝荣助我再次校对。

    总之,半个世纪的学艺经历一时难于言表,为普及京剧,传播张派青衣的声腔艺术,此书首先从理论上概括:①青衣行当总述 ②青衣的发展 ③张派美学特点 ④唱腔的技能发声,吐字方法 ⑤听录音与喊嗓方法。从剧目上我选择了不同戏、不同板式、有代表性的经典唱段。把每段的剧情、规定情境、演唱方法、内在感情、唱念做表用实例来剖析论证,以利传扬。目的是升华张君秋先生的艺术观,创作美学理念,指出学习张派对提高青衣演唱功力、开发嗓音的现实意义。张君秋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充满时代感的张腔,“以声画人,以腔感人”的张韵,永远让人们难以忘怀。书中若有不当之处希望前辈、专家、同行指正,我致诚地欢迎大家研究探讨,共同为民族国粹的振兴奉献自己的热心、爱心,我衷心地以此书献给喜爱京剧艺术的朋友,献给张派的知音,献给学习张派的学生与爱好者。

    我的第二本书《戏曲声乐教学与探索》也会早日出版,望读者关注。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