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图片库 摄影赛事 采风天下 快乐聚焦 知识园地 器材天地 艺术人生 访谈 评论 摄影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毕加索:到底是个啥样的人

2008-01-25 00:12:13来源:    作者:

   

作者:李立

     首届上海国际艺术精品展览会2007年10月12日至21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为期10天,展品总价值逾百亿元。

     其中,毕加索的几幅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仅《沙滩上的男人和女人》一幅布上油画,价值就高达320万欧元。毕加索和他的作品究竟魅力何在?何以每一出场就必然备受关注?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如果没有毕加索,整个现代艺术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按照展览会主席尼克龙·莫里的说法就是,近百年来的西方艺术,举其重要者,几乎没有一个流派不是肇始于他,或是被他吸收而善加利用的。

     “他谁都不爱,除了自己和绘画”

     实际上,描述毕加索和他的作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几乎所有的公开资料都显示,毕加索是这个世界公认的20世纪最举世瞩目、最多才多艺、最有影响力、最具偶像化的艺术家,而他的天才则似乎与生俱来,据说,甚至在他学会说话之前,他就可以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感。他的才华被认为“触及到了人类邪恶以及时代邪恶的深度,深刻而精确地洞悉了散落在文明华盖下面饱受折磨的人性”,整个20世纪,再没有谁能像他那样给艺术界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但与此对应的是,从他的生活点滴、他的亲人的只言片语中,你就可以发现,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另一面,却也集中甚至是放大了种种不堪与丑恶:唯我独尊,悲观厌世,狂暴易怒,优柔寡断,阴郁沉闷,自私成性,出卖和背叛朋友,处心积虑毁掉离开自己的情人…… [NextPage]

     生前的毕加索,常常显得无比清醒,对尘世间的一切都持批判态度,但却又异乎寻常地沉迷奢华生活和物质享受;他十分擅长利用宣传来创建个人威望与光环,在很年轻时就已经老奸巨猾,但晚年的作品却又稚拙成趣,似乎他的内心从来都天真烂漫;不到20岁时,他就是红灯区的“常客”,有过许多公开和秘密的情人,甚至有过多个同性伴侣,但最后,他却说,“我想,我可能到死也没有得到过爱情。”死后的毕加索,不仅留下了巨量画作和巨额遗产,也留下了巨大的麻烦和纠纷。他有两任太太、至少五位情人和三个非婚生子女,他知道自己遗产的处置问题“会比任何人所能想象的都更糟糕”,却不愿留下任何遗言和遗嘱,似乎是刻意与这个世界为难,即使自己已经离开,也要尽可能多地留下痛苦和麻烦。

     和许多生前寒碜死后显赫的艺术家不同,活着的毕加索就几乎拥有了世俗层面的所有幸福:永世的名声,巨额的财富,数不清的女人,可他并未因此感到满足和快乐。直到晚年,他仍然充满了绝望与愤怒,仍然饱受憎恨的煎熬。对于毕加索的一生,最恰当的描述或许就是:“他谁都不爱,除了自己和绘画。”

     “他一生都是一个青年”

     有的人一生都是一个老年人,有的人一生都是一个中年人,有的人一生都是一个青年。在毕加索身上,之所以人类的卑劣与画家的赤子之心、极度的创造热情和习惯性的毁灭冲动,似乎永远交织纠葛在一起,无法拆分,或许就是因为,他一生都是一个青年。而毕加索一生画法和风格迭变,从他手中能诞生忽而美丽优雅、忽而童稚朴拙、忽而荒谬怪诞、忽而古怪凶狠的绘画、雕刻、陶塑艺术品,根本原因也许也在于,他一生都是一个青年,他永远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

     1881年,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濒临地中海、有着浑厚北非气息的马拉加,度过了童年时期。那个地方,阳光炫目,土地干旱褐红,绽放着浓艳花朵的仙人掌,咸腥的海风混着阵阵异香的夏日果实、和着汗与血腥的斗牛场的气息,再加上那个地方活得热烈奔放的男人、女人,所有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了萦绕毕加索终生的梦,成了他绵延终生的画材。

     法国导演克鲁佐曾经在毕加索75岁时给他拍过一部著名的纪录片。在影片序幕中,毕加索俨然已是位龙钟老人,但到了影片的中段,当镜头转向了作画间隙画板后的画家时,赤裸着上身的毕加索,胸颈间全然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皮松肉弛之态,特写镜头下毕加索的眼睛,绝对不像已经劳累了75个春秋的浑浊老眼,大而深邃,交织着自信、好奇、挑战、狡黠,还有孤独,没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就不会有如此生动的双眼。拍这部纪录片的当年,毕加索写信抗议俄罗斯入侵匈牙利;5年后,80岁的毕加索迎娶了35岁的雅克琳·洛克。1972年6月30日,毕加索去世的前一年,为自己画下了最后一幅自画像,画中91岁的他仍睁着一双大眼,一只眼喷发着愤怒的火焰,另一只眼则蕴藏着苦闷与迷惑。1972年10月,毕加索画下最后一幅作品,碳笔、墨汁勾勒的素描,姿势撩人的裸女,觊觎裸女的乌龟,自由翱翔的鸽子,还有变弓搭箭送爱到人间的小天使。据说,直到这幅作品,毕加索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的时候,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在那部纪录片拍完之后,毕加索将拍片中所画的20余幅画作悉数毁弃。毕加索说:“绘画是一门魔术艺术,我就是一个魔术师。”魔术的神奇在于距离,也许“魔术师”毕加索和整个世界之间的距离,恰恰就是世界为之着迷的根本所在。


    (编辑:林青)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