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民间造星活动让成都成了“选秀之都”,如今,成都又意欲打造“流行音乐之都”。昨日,在国际流行音乐院校大奖的先期论坛上,颇有代表性的业内人士对流行乐、选秀等焦点问题表达说法,其中以“超女”的评委而著名的黑楠与音协高层、青歌赛的评委金兆钧、付林位列其中,使得这场台前以及幕后的发言,更像是官方与民间声音的碰撞和对峙。
一夜成名VS功利
“这部分不应该是目的”
问题1:一夜成名的选秀,是否破坏了流行音乐的秩序?
黑楠:一方面我觉得你的音乐应该与别人分享,如果不把自己的音乐展示给大家看,你学这个干什么呢?可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选秀扭曲了音乐的本质。我是一方面讨厌一方面又鼓励。
三宝:我就算可以参加选秀,我也绝不会去参加的。
付林:早上领进来,晚上领出去,这种快速打造明星的方式,是选秀才能干的事。我一直有个梦想,希望流行乐坛能够有一个好的产业链,包括流行音乐以及周边的东西。
问题2:选秀对流行音乐而言,是有益处的吗?
黑楠:我还是认为,就这些热爱音乐的年轻人来说,要去参加选秀,出丑了也没有关系。
付林:姚贝娜(上届青歌赛冠军)她是通过十年努力才得了第一名,在这个时代有可能一夜成名,但更多人是要吃很多苦的。参加选秀也没什么,没准就成为下一个李宇春。
问题3:以选秀或者寄望于自己的作品成为影视剧的主题歌等这些快速成名为音乐的目的,你怎么看?
三宝:一个音乐人或者说喜欢音乐的人,他写歌写词一定是想去传播,可这部分不应该是你的目的,作品还是先要打动自己打动别人,这才该是音乐的初衷。
付林:我的工作性质是,让我写什么我就写什么。但我想,你的一个作品,器乐和声乐创作要很好地融合,关键是要先把它做好。
陶平:流行音乐是个名利场,你要把名利诱惑和艺术动机很好地结合起来。
问题4:选秀让人看到了一夜成名的可能性,为什么还要学习基本常识这些东西,音乐之外的文化素养这种东西对于这个浮躁的时代究竟有多大用?
黑楠:学习那些课就是当你写出那种“赋屈原”之类的作品的时候,能够用得到。你写歌唱歌无非是想别人知道你在说什么,不能让人听了是外语。学习这些课程,不是技能教育,它是必要的素养教育。
三宝:在学校学习最基本的东西,是掌握学习的方法。
付林:我是属于非教育体系里出来的人,我没法评论这些,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可能有用可能没用。但是这些基础的教育是为了更好地运用到社会上去,把它和大文化结合在一起。有许多年轻人找我,说要学音乐,要参加选秀比赛,然后唱了几首歌,我就说你不热爱音乐,不然你不会只会唱几首歌,你就是为了比赛来的。想在音乐方面有成就的人,你首先要热爱音乐啊,你应该会大量的东西。
[NextPage]流行音乐的迷失VS困惑
“喜欢音乐就去做”
问题1:满大街的模仿秀、选秀还有网络歌曲进入到流行音乐中来,很多正式学音乐的人都会迷失,找不到风格了。
黑楠:我上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困惑,我觉得流行音乐不怎么样,但其实学音乐的学生们受象牙塔保护太多了,大家都在十字路口等待红绿灯时成了一样的人。
陶平:其实流行音乐这个概念首先要搞清,一方面它是在音乐排行榜里上蹿下跳的歌曲,很流行的歌曲;另一个层面上,也有些我们还没有听到过的,它也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并不见得流行。你只需要好好表达你自己的音乐态度,当然大众接受不接受,那就凭运气了。
金兆钧: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你想成为职业工作者,就把耳朵打开,听各种音乐。而同时你给别人不停地唱卡拉OK,是社会不需要的。你要有你的风格,把别人打败。
三宝:危险的确实是学院派,他们常会以嗓子好、音域广之类的来判定一个音乐人,这是大错特错的。
问题2:选秀、网络歌曲等进入后,令很多人对中国的流行音乐没有了信心?
黑楠:信心问题,我们和大家一样,就是没有什么信心。但是我们,也包括立志成为音乐人的,做好自己的本分,你喜欢音乐你就去做,至于中国流行音乐,这么大的一个事,你操什么心呢?
金兆钧:很多人,首先是对自己没信心。不过,还是有希望的。
问题3:中国流行音乐是不是这些年被搅得太商业了?
黑楠:不是太商业,而是不够商业化。
金兆钧:是很不商业,比如说版权保护,像现在中央电视台就与音像协会签了合同,以后它们用音乐作品要拿钱了,就是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这点上不要太悲观。
问题4:成都被称为“选秀之都”,这样,它是不是可以很快成为“流行音乐之都”?
三宝:我是社会闲杂人等,建“都”的事还是算了吧。
金兆钧:有人问我,建“都”这事靠谱不,我觉得硬件的东西先在这,这方面不错,但还要看有没有这样的商业环境,比如说版税协议,比如说有音乐人喜欢和适合这里的发展。
(编辑:邵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