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从批判到接受,韩国影视整容题材与时俱进

2018-11-22 08:34:31来源:新京报    作者:沈持盈

   
韩国作为“整容大国”人尽皆知,近年来与整容文化一同兴起的,是以整容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527.jpg

《丑女大翻身》更突出“外表”和“内在”对立。


  韩国作为“整容大国”人尽皆知,近年来与整容文化一同兴起的,是以整容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近期两部热门韩剧《我的ID是江南美人》和《内在美》均是将“变脸”作为贯穿剧集的“剧眼”——《我的ID是江南美人》中女主主动选择通过整容来变脸,《内在美》是女主因特异功能而被动变脸。虽然呈现角度有所差异,但两部剧都旨在提出共同的疑问:通过类似整容等外在手段营造出的“美”是否是真正的“美”,继而探讨当下社会语境中“美”的内核。这类作品从早先对“外在美”及“看脸的时代”的一味批判,至如今对整容持接受态度,其变化耐人寻味。


  批判整容就是批判“容貌至上主义”


  韩国国内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整容技术,起初是用来治疗因战争而受到伤害的残障人士,至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渐渐产业化。至今,整容作为一种可以任意购买的商品服务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整容文化尤其在韩国女性间流行,据国际美容整容协会2016年的统计,每5名首尔女性中就有1人接受过整容手术。


  人类天生是视觉动物,有着欣赏并追随美丽面庞的本能,从这一角度来看,韩国女性热衷整容本就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的是,美本身也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因而刻意追求完美无瑕的外表,是否会让女性甚至整个社会忽视包括高贵的品德、广袤的胸怀、渊博的学识等内在美,继而造成社会价值观与道德观的歪曲与塌陷,是彼时人们对于整容一事争论的焦点所在。


  整容潮亦有着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韩国自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的经济腾飞与医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为整容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更重要也更发人深省的原因是,由于长期身处男权社会,难以拥有社会价值的女性不得不用容貌、身材等自然价值来换取社会资源与上升渠道,女性会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整容来快速提高自然价值。因而也有学者认为,整容潮反映了韩国女性受男权社会制约与裹挟的无情现实。

微信图片_20181122083636.jpg

《灰姑娘》用血腥镜头描写对外在美的过度追求。

  
  早期相关题材影视作品的出现,投射出的即是文艺工作者们对于美的多样性的思考以及对男权社会的控诉,本质上是对社会所奉行的“容貌至上主义”的批判。


  21世纪初,整容题材的影视作品开始初露锋芒,最为有名的是2006年的《丑女大翻身》,电影甫一上映便立刻斩获年度爱情电影票房冠军,更是获得了包括青龙奖与大钟奖在内的十几项提名。“丑小鸭变身白天鹅”模式情节的《丑女大翻身》虽取材于日漫,但制作方在改编时更突出了“外表”与“内在”的二元对立矛盾——变美后站上舞台光芒四射的女主反而是残缺的、失败的,而最终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丑陋,才是女主获得完整人格继而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这种嘲讽与批判从该片的另一个名字《美女难过》也可见一斑。


  无独有偶,同年上映的恐怖片《灰姑娘》以及2009年的《瑜伽学院》则用大量血腥的镜头语言与惊悚的视觉效果来描写人们对外在美的过度追求,从而反衬其心灵的丑陋,以及彼时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灰姑娘》中母亲为了给女儿更好的人生,不惜以残害他人生命的方式为女儿进行“换脸”;《瑜伽学院》中几个女性角色为变美自相残杀,无所不用其极。


  更多的作品则通过批判整容文化来对男权社会中女性所受到的压迫与偏见进行控诉。由知名导演金基德2006年拍摄的电影《时间》中,整容成为了讨好男性的招式手段:女主为了挽回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对其日益烦腻的恋人,通过整容使其重获新鲜感,继而维系双方关系。又如电影《恐怖故事》中,整容则成为攀援上嫁的必要条件:妹妹因为嫉妒姐姐能够嫁给富豪,整容成姐姐的模样妄图取代之。不仅如此,我们在很多韩剧里都不难看到女性角色为职场路或爱情路能够走得更顺利些而纷纷踏入整容医院的桥段。

QQ截图20181122083746.jpg

《时间》中整容成讨好男性方式。

  从批判到接受 背后是韩国女性意识的崛起


  纵观十几年间韩国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对于整容的态度基本都是抗拒的、批判的,多以反派角色出现的整容者也因此给人留下自卑虚荣的刻板印象,例如,由于首尔江南洞有大量整容医院,韩国人即用“江南美人”来暗讽整容女,这也是《我的ID是江南美人》剧名的由来。但近些年,对于整容的批判思潮突然有所变化,部分文艺工作者意识到了此前的矫枉过正,因而不再戴有色眼镜来看待整容文化,而是对其保持了相当理性的接纳态度。


  这种接纳大体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仍然建构在对美的多样性的思考之上,既然外表与内在本无关联,看待他人时应当更注重内在美,不应因未整容的外表而产生偏见,那么自然也不应该对整容过的外表产生偏见。第二种则更引人深思,这类观点弱化了整容者的被压迫感,突出其正面形象,并且不再将整容看做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削足适履”的行为,而是认为整容与否完全受个人自由意志驱使,他人无权探究整容行为背后的原因,更不应当对整容者进行攻讦。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自然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物群体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此番调转船头并非文艺工作者对于当下社会环境的妥协,背后是韩国社会近些年女性意识的崛起,以及韩国女性在社会中自我呈现机制的变化。

QQ截图20181122083824.jpg

《我的ID是江南美人》的女主角通过主动整容来开始新生活。

  
  随着韩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韩国女性逐渐完成了对女性意识的认知,变得愈发独立与勇敢。她们认为个体对身体有绝对的控制权,并且拒绝一切外界评判标准与社会偏见。具体反映在看待整容这件事上,就自然呈现出“我整容我有理”的态度;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整容者不应当背负如此沉重的舆论压力。这种对于个性张扬的热衷,对于自我权利与地位的捍卫,无一不在凸显韩国女性所表现出的积极的反叛意识与重塑社会主流性别文化的尝试。


  这也是为什么从上世纪初开始,韩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会经历从柔弱到坚强、从依附到独立、从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过程。现如今,银幕上流行的既不是《蓝色生死恋》中恩熙一般纯真软弱的苦情少女,也不是《人鱼小姐》中雅俐瑛一样宜室宜家的温柔妻子,而是《内在美》中勇于使用各种手段对抗身体缺陷的韩世界以及《我的ID是江南美人》中大方承认自己整容的姜美来。

QQ截图20181122083906.jpg

《内在美》女主角因特异功能变脸,没有了主动丑化“变脸”的主线。

  
  整容题材作品在国内遭遇缺失困境


  国内整容行业近些年在巨大需求的刺激下飞速发展。据中国产业调查网的报告,目前国内约有超过600万人接受过整容手术。虽然与韩国相比还处于小巫见大巫的状态,但在医美成为蓝海市场的大环境下,城市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整容医院,整容话题也越来越频繁地被人们所讨论。


  然而,相较于韩国,国内目前以整容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寥寥无几。从整体上来说,国产作品在剧情架构与人物塑造上,基本还停留在刻意制造外在美与内在美矛盾话题的初级阶段,例如2014年的国产电影《整容日记》,其质量和完成度还不如10年之前的《丑女大翻身》;又如网络剧《整容季》《整容攻略》等也仅仅是打着“整容”的噱头行爱情剧之实的画皮之作,并未涉及任何对整容话题的探讨。


  有趣的是,现实性与社会性更强的国内综艺反而屡次抛出了整容话题,并且频频给予我们惊喜。《奇葩说》曾有一期节目的辩论主题即为“整容会让你成为人生赢家”,节目中辩手就整容的利弊以及国内主流审美观等观点进行了交锋,激烈的言语对抗与犀利的观点思辨令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也不禁同步思考起整容所带来的社会文化问题。此外,腾讯出品的谈话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不可说》的第一期,也请来了知乎大V王诺诺与整容达人吴晓辰两位“网红”进行交流,节目中,对整容持接受与支持看法的吴晓辰凭借自信的态度与缜密的逻辑赢得了不少掌声。


  但整容题材相关作品若只停留于此远远不够。其实不仅仅是整容题材,我们应当将目光更多聚焦于探讨女性独立意识、关注女性社会性焦虑题材的影视作品上来。然而当下许多国产作品仍然热衷于塑造那种囿于男女关系、家庭关系中的刻板、教条、扁平化的女性角色,甚至还出现了类似《娘道》中女主角瑛娘宣扬落后的性别观与价值观的“开倒车”人物;想要冲破这种创作滞后的观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