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挣脱剧场“黑匣子” 戏剧还能怎么玩?

2015-07-24 11:28:51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姐妹花咖啡”是一个流动的真实咖啡馆,提供食物菜单和表演菜单。食物菜单是正常的英式下午茶,咖啡、蛋糕、三明治都由两位艺术家亲自制作。表演菜单则大有玄机,“飞机”、“非洲”、“婚姻”这些不明所以的菜名则指向不同的表演内容。

蔡艺芸这部融合了表演、装置与影像的作品《电-巴赫变奏曲》结束的时候,在墙上投影出“So now only silence”(此刻,唯有寂静)。
蔡艺芸这部融合了表演、装置与影像的作品《电-巴赫变奏曲》结束的时候,在墙上投影出“So now only silence”(此刻,唯有寂静)。

舞台和观众席不再二元对立
舞台和观众席不再二元对立

戏剧不在剧场里上演
戏剧不在剧场里上演

挣脱了剧场“黑匣子”束缚的戏剧
挣脱了剧场“黑匣子”束缚的戏剧


  蔡艺芸这部融合了表演、装置与影像的作品《电-巴赫变奏曲》结束的时候,在墙上投影出“So now only silence”(此刻,唯有寂静)。蔡艺芸这部融合了表演、装置与影像的作品《电-巴赫变奏曲》结束的时候,在墙上投影出“So now only silence”(此刻,唯有寂静)。


  舞台和观众席不再二元对立舞台和观众席不再二元对立


  戏剧不在剧场里上演戏剧不在剧场里上演


  挣脱了剧场“黑匣子”束缚的戏剧挣脱了剧场“黑匣子”束缚的戏剧


  假如一出戏剧不在剧场里上演,舞台和观众席不再二元对立,戏剧的可能性会否因此拓宽?


  当先锋戏剧老炮孟京辉开始步英国知名剧团Punchdrunk后尘,成为“浸入式戏剧”的中国第一人,再领业界风骚。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戏剧人则积极跨界拼脑力,甚至把戏剧搬到剧场之外,挑战全新玩法。近一两个月,挣脱了剧场“黑匣子”束缚的戏剧在北京上演,走进了咖啡馆、展览厅、花园草坪、街头巷尾,可以发生在浩瀚无垠的网络海洋,也可静静流淌于某个人的脑海中。


  展厅


  表演场所决定着观看角度。对一些戏剧人而言,作为表演场所的展厅比剧场更为自由,也鼓励着他们向传统的观演关系发起挑战。


  【个案】


  蔡艺芸《电-巴赫变奏曲》


  时间:7月6日、7日


  蔡艺芸这部融合了表演、装置与影像的作品,就选择在蓬蒿剧场的展厅内上演。全剧长30分钟,如同一个“私人的告解室”,仅发生在一位表演者与一位观众之间。在步入展厅前,工作人员递给观众一个iPad,观众需根据上面的提示行动。展厅内,地上是散落的灯管、纸张,还有一架白色电钢琴。艺术家、表演者蔡艺芸一袭白裙贴墙站立,念诵着《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观众得到的第一个指示是在七个录音机中选择一个按下“录音”键,接着从旁边的开关中选择一个打开,地上相应的灯管亮起。灯管被排列成罗马数字的造型,表演者根据观众选择的灯管所对应的数字,从墙上取下一页巴赫乐谱为观众弹奏。同时,观众要拾起一张印有《圣经》选段的纸张,在麦克风前以自己的方式读出来,表演者根据观众读《圣经》的方式即兴地变奏。在乐曲结束前,在纸上写下一个自己的秘密卷住灯管,交还给表演者。


  整个过程中实际上是表演者以7首巴赫音乐交换观众的7个秘密,最后碰杯饮酒,观众留下秘密,并带走属于他/她的录音带。最终结束在墙上投影出“So now only silence”(此刻,唯有寂静),也使人联想到哈姆雷特的遗言“The rest is silence”。


  蔡艺芸介绍,贯穿《电-巴赫变奏曲》的是“选择”这个关键词。在她看来,从观众走进展厅起就处于各种选择之中:选择录音机,选择开关,选择不同的《圣经》选段以及读的方式。音乐、影像、灯光与文本共同铺陈出戏剧氛围,让观众沉浸其中。虽然在作品中观众要遵循提示,但蔡艺芸表示,观众才是操纵表演节奏的人,表演者则要依照观众的行动进行即兴。


  这已不是蔡艺芸第一次在非剧场空间做戏了。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戏剧人,作品强调视觉性,且游走于戏剧表演与行为艺术的边界。


  纸上


  三年前,英国森林艺穗节(Forest Fringe)曾策划以“纸舞台”作为主题的活动,表演空间存在于纸墨之间。


  【个案】


  安迪·菲德《偶发表演:六个二重奏》


  时间:7月8日、9日


  “第一个二重奏始于画廊中央/你静静站着/吸气/呼出/像往常一样/你可能看到,画廊中,你的周围/人来,人往/忽略这些人/将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小册子上”


  这是英国剧场艺术家安迪·菲德今年的新戏《偶发表演:六个二重奏》的开幕一景。不过,这出戏并不在舞台上演,而是呈现为一本薄薄十页的小剧本。当观众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厅内拿到剧本开始阅读时,戏就在你的脑海里“开演”了。


  2012年,身为英国森林艺穗节联合总监的菲德,为艺穗节策划了“纸舞台”作为主题,邀请20余位艺术家共同打造一个独特的表演空间——这个空间不以房屋为实体,而存在于纸墨之间,并结集成册。每位艺术家在纸上搭建“舞台”,供观众阅读/表演,一些表演需要你独自进行,一些则要成组进行。


  《偶发表演》正是菲德当年开始创作的一组系列文本,如素描一般刻画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暗含戏剧性的场景:也许是一条短信发出后的空白时间,抑或人行道上的流浪狗、死鸽子。对菲德而言,也许剧场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他才以敏感的眼睛将这些日常的“戏剧”捕捉下来,放飞在观众的脑海里。


  花园


  “花园剧场”超越了传统戏剧艺术的界限,将戏剧与装置、视觉与声音结合一体,用以讨论人类与环境的深层联系,对气候变化、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等问题作出回应。


  【个案】


  安娜·珮诗珂与乌伟·莱尔《花园剧场》


  时间:7月18日、25日、26日


  德国剧场艺术家安娜·珮诗珂与她的合作者乌伟·莱尔致力于让花园变成戏剧的布景,让花园中的植物成为戏剧中的演员。


  不得不说这个主意太疯狂了。这两位艺术家不认同彼得·布鲁克给出的定义,即一人表演,另一人观看即构成戏剧。他们的思考是“难道戏剧只能被人类定义?”


  珮诗珂对如何不通过语言讲述故事饶有兴趣,而“花园剧场”开拓公共空间来创作戏剧,也可使通过这部特殊的戏接触到平时不怎么进剧场的人。


  在工作坊中,艺术家将把种子和植物种在小盒子里,并教授参与者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参与者可以把小盒子带回家,这些种子假以时日或许能成为下一次“花园剧场”的布景。


  艺术家还将带领参与者进行戏剧练习,参与者也将为“植物演员”构思出简单的故事场景,比如“两棵植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最后,艺术家将带领参与者和植物们在一处公共空间完成简短的演出。


  网络


  现代人早已习惯了线上线下交错的人生,那么作为现场艺术的戏剧是否可以从线下来到线上?此真实仍然是彼真实吗?


  【个案】


  孙晓星《————这里是分割线————》


  时间:5月底上线


  受早期互联网网站记忆,查理斯·狄孟的超文本戏剧,以及台湾代橘的超文本诗歌触动,孙晓星决定创作这部完全发生在网络上的超文本剧场,以此回到“第一现场”反映他所处的“真实”,于是互联网上的青少年亚文化成为了重要的素材。


  《————这里是分割线————》的观众只需登录www.zhelishifengexian.org即可观看这部超文本剧场。作品分为三幕,它们是“C.K沉珂的碎片化幽灵”,“LOL国”和“鬼畜人间”,各自指向QQ空间、LOL以及bilibili等。第一幕讲述的是QQ空间时代的非主流网络红人C.K沉珂及其一代人的声音。C.K沉珂,一个谜一样的人物,阴郁颓废的哥特式造型,孤独、绝望、写作、唱歌、文身、打洞一样不落,在网上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在孙晓星眼里,搜索引擎中的C.K沉珂已变成一个数字化、碎片化的幽灵,也是一代人青春期的印证。这一幕的网页模拟了QQ空间的留言板,背景音乐是网络歌曲《单恋》。页面上所有带下划线的文字都可以点击进入,叙事空间无限拓展。


  第二幕中的“LOL”是网络游戏《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的缩写,网页上是游戏界面的录像,下方滑过的文字讲述了一对游戏玩家情侣的爱情故事,二人在LOL中是队友关系,在一起两年,最终难敌线下的异地阻隔,选择分手。这些文字就是女孩在分手后写下的,记录了男友带她打LOL的美好往昔,是另一种虚拟化的恋爱回忆。


  第三幕灵感则来自视频弹幕网站bilibili,网页上以颜文字、gif动态图等互联网语汇组成形同乱码的弹幕。孙晓星认为,弹幕是“全景式覆盖一种图像而成为另一种图像”。页面底部8个同时打开的播放器,8首音乐相互交叠制造出的噪音如同一首“洗脑”神曲,也可视为一道声音的“弹幕”。


  网络上常用分割线来对同一页面上意义无关联的内容进行区隔。如剧名所示,分割线也是三幕戏串联的依据。孙晓星认为,《————这里是分割线————》于他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戏剧实验,从火星文到弹幕,他在这部纯线上的戏剧作品中尝试更新戏剧的语言。


  咖啡馆


  “咖啡馆戏剧”起源于欧洲,它的出现使更多新人剧作家、演员有了用武之地,而新出炉的剧本可以低成本的方式面对观众,并在排演和修改中发展成熟。


  作为表演空间的咖啡馆,最大的特点是人来人往,或竭尽所能吸引旁人注意,或默默避开注视,可能是两种全然不同的方式。


  【个案】


  安特·汉普顿《相请不如偶遇》


  时间:6月15日-28日


  如果说英式冷幽默的“姐妹花咖啡”,玩的是引人注目,那么《相请不如偶遇》则是在安静中起止。这出作品号称“自动戏剧”,没有演员,两名观众就是演员。在桌前坐好,戴上耳机,观众将被带入两个角色:年迈的哲学家与年轻的妓女。根据耳机中的指示,一段奇幻之旅即将展开。观众运用桌上的小人模型、小房子、橡皮泥、笔记本、滴管、水杯、粉笔等小道具,再加上一点想象力,共同完成微观情境的构筑。你们对视,微笑,握手,一起在对方的掌纹上散步,直到耳机里的声音引导你用滴管往对方的手心滴水,这意味着下起了小雨。这部由英国剧场艺术家安特·汉普顿创作的作品,此次由中国制作人梁丹丹制作成中文版在鼓楼东大街的Café Zarah上演,吸引来不少体验者。


  珍妮·亨特


  与霍莉·达顿《姐妹花咖啡》


  时间:7月8日、9日


  毕业于中央圣马丁学院的英国艺术家珍妮·亨特与霍莉·达顿这对“姐妹花”,从二人在咖啡馆工作的经历出发,创作了这个项目。


  “姐妹花咖啡”是一个流动的真实咖啡馆,提供食物菜单和表演菜单。食物菜单是正常的英式下午茶,咖啡、蛋糕、三明治都由两位艺术家亲自制作。表演菜单则大有玄机,“飞机”、“非洲”、“婚姻”这些不明所以的菜名则指向不同的表演内容。比如点到“飞机”,两位艺术家会跳上柜台表演一段自创的“飞机舞”,点到“婚姻”这是一首“梨花体”短诗:“妈妈,三次/爸爸,三次/平分,无爱”。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