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暑期档,俨然是儿童剧市场的“肉搏战”。对父母来说,带孩子进剧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剧名看起来很美,开演时却常常有“吃药”之感。剧场里,打着瞌睡的爸爸、刷着微信的妈妈,以及吵着要退场的娃娃屡见不鲜。而其中,号称“寓教于乐”的说教型儿童剧,以及打着“互动”旗号的注水型儿童剧,受到家长最多的吐槽。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儿童剧呢?记者采访了沪上两家儿童剧场负责人,在她们看来,一部好的儿童剧,必须要从孩子的“视界”出发,打动孩子,也就打动大人。
微剧场里有乾坤
“在这里,甚至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呼吸”
“其实孩子才是最挑剔的观众,他们有着最敏感的感官和最直白的表达”。今年5月,曾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工作多年的陈忌谮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妈妈们创立了沪上首座亲子微剧场“小不点大视界”,这些曾经海外机构的中国首代、500强公司的总监亦或是体制内“摸爬滚打”数十载的骨干,如今做着前厅服务、现场主持、打票检票等不起眼的活儿,为的就是“让孩子看点好的东西”。陈忌谮说:“在女儿两岁不到的时候,我辞职回家,然后发现带她去剧场看戏时,有时甚至坚持不到30秒就要退场。后来我试过带女儿去国外看戏,发现国外的演出市场也是鱼龙混杂,但真正好的戏是非常非常棒的,女儿也能坚持下来。后来朋友就说,你什么时候能把这些戏带回来给大家看看?我想,那就试试看吧。”
如今“小不点大视界”已经引进了俄罗斯百变形体剧《魔法师的白手套》、英国创意人偶剧《小小云先生》、多媒体舞蹈旅行剧《魔毯》等多部微剧。“世界上我最欣赏的两群人,一是艺术家,因为优秀的艺术家都是没有长大的孩子; 二是孩子,因为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会给你带来很多神奇和惊喜。所以,我想做的,就是让他们走到一起。”陈忌谮说,在微剧场里,一场戏只能容纳100多名观众,孩子们可以坐在地上,躺在妈妈怀里,甚至趴在舞台边缘,“在这里,孩子会觉得艺术家是在对着你一个人说话,会觉得自己是演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呼吸,所以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
在陈忌谮看来,能让孩子笑、让大人哭的儿童剧,才是好的儿童剧。“我们做的是大人也能看的亲子剧。因为大人看出来的东西可能和孩子不一样,所以在看剧的过程中,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分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也许会发现,哦,原来孩子的想法是这样的。”的确,在“小不点大视界”的观众留言板上,你可以看到家长这样评论:“‘哦,是的。他总是很安静,很害羞。’就在刚才,我们一起听到了这句话。恩恩三岁,我三十二岁,可我们一样记住了这句话。”
然而,陈忌谮也坦言,这类演出在国内不太受待见,因为它的票房收入太有限,200元一张票,100个座位,一场下来满打满算2万元收入,还不包括票代和宣传的费用,很难收回所有的成本。“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给孩子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有营养的东西。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要赚钱,但首先我们要做的是我们想做且有市场需求的内容,至于怎么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在做各种其他的尝试。”
大剧场要玩细分
“孩子的东西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的”
无独有偶,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启一座“微剧场”。“微剧场的确在体验度方面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儿童剧必须重视孩子们的体验,这是一个趋势。”儿童艺术剧场总经理梁晓霞告诉记者,对于专业的大型儿童剧场来说,在准备剧目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我们要考虑的是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既有合家欢,又有小朋友爱的剧目。”她介绍,剧场今年暑期引进了包括日本人偶剧《樱桃小丸子》、法国形体剧《妈妈我从哪里来》、打击乐音乐会《野蜂飞舞》等7个国家的8台剧目,并通过年龄分级制度,让家长在选择剧目时不再“抓瞎”。“现阶段,我们在做的事情是把好的剧目引进来; 其次要营造一个大环境,让家长愿意花钱带孩子进剧场。因为家长的观剧习惯也能促进本土原创地不断前行。”
梁晓霞认为,儿童剧现在看起来好像是一座金矿,但也要看什么人去开采。一部好的儿童剧,必须投入高水平的人才,同时需要好的资源和平台:“孩子的东西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的,你要付出的绝不比做大人的东西少。”例如5月曾在儿童艺术剧场上演的立陶宛形体剧《翻滚吧,宝贝!》是首部针对0-3岁婴幼儿的剧目,其艺术总监就曾告诉记者:“我们剧团也有成人剧的项目,但儿童剧需要调动演员们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所以演一场45分钟的儿童剧,比演两个小时的成人剧累多了。”
接触了那么多国外的团队,梁晓霞最感叹的就是他们的专业,国外的艺术家们会因为台下坐的是一群孩子而更加用心:“他们在每一场演出时都会调动最大的能量。他们不是在演出,而是当作事业在做。”
如今,在引进国外优秀剧目的同时,儿童艺术剧场也开始尝试“定制”剧目。据悉,剧场今年暑期将推出一部由美影厂的经典动画改编的儿童剧。“我们也希望国内一些优秀的儿童作品能让更多的孩子知道。”梁晓霞还透露,目前,剧场正在和日本飞行船剧团等一些优秀的儿童剧制作团队洽谈,“我们不仅要引进优秀的国外剧目,更需要学习国外剧团的宝贵经验”。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