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人要不要给芭蕾编舞?这是一个问题。”一周前,在国家大剧院落幕的北京国际芭蕾暨编舞比赛期间举办的论坛上,大赛艺委会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把这个当前中国舞蹈界面临的困境抛了出来。
中国芭蕾从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至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赵汝蘅还记得1984年第一次作为带队和白淑湘等三人带了6名年轻的北京、上海的芭蕾舞演员到日本参加国际比赛。“那次我们的6个演员得了6个奖,他们今天有的已经成了舞蹈学校的校长,有的已经成了香港芭蕾舞团的芭蕾大师等等……”那时候,赵汝蘅虽然是带队的身份,但更多的是为选手做服务,给他们买药找饭吃……从那以后,赵汝蘅发现人们在议论中国演员出去了以后打开了眼界,而这也对赵汝蘅筹办今天的赛事有非常大的帮助,“我觉得必须把编舞也引进赛事。”赵汝蘅一直认为创作的缺失是自己从事这个行业中的巨大遗憾,“从1993年我被任命为团长,到我2008年退休15年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我自己根本不懂得创作和编舞。可是作为团长,你必须要推出一些新节目,芭蕾的创作实际上对我来说是很痛苦的。我们内地没有把文学、音乐作为编导应该具备一个方面,其实我们正是缺少这样的编舞。因为我自己工作中的遗憾,所以我想在芭蕾比赛中加入编舞的比赛,虽然很多人说编舞的比赛搞着搞着就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坚持一下,也许过了多少年才会有结果。”
对于目前中国舞蹈创作教学乃至晚会乱象,赵汝蘅也有很多担忧,“现在我们整个国内的一个编舞现象,可能和教学、可能和现代的网络的发达有关,一些东西中容易有很多的拷贝,还有一个国内的现象就是我们大晚会太多了,所以可能花很多的钱做很多的大型节目。”赵汝蘅觉得在国际的比赛中一直在重复跳着很多很多的古典芭蕾经典,但是没有走出最早的保留剧目,“包括现在新的剧目以及新古典主义的甚至更新的一些节目都进不到我的比赛中来,由于版权问题,没有办法解决。这已经成为了制约芭蕾比赛与时俱进的一大障碍。”
芭蕾发展艺术中离不开编舞、离不开现代,赵汝蘅希望通过比赛让更多的现代舞蹈意识融入其中,“这次编舞报名的人数多过了古典芭蕾的,大家也看到编舞比赛的观众参与得非常热烈,同时参与的人也多,大家的反映比上一届的水平有提高。那问题又来了,谁来为芭蕾编舞呢?”赵汝蘅最不希望舞蹈界一谈到编舞就把芭蕾割裂出来,泾渭分明。她更关注的是未来两个舞种怎么融合?中国的上芭、苏芭、中芭都在做现代芭蕾的尝试,“但是谁来为比赛使用的现代芭蕾编舞呢?通过赛事的过程让我思考,我们要不要有这个鸿沟?学现代舞的人要不要给芭蕾编舞?我想这就是当下的现状,这就是舞蹈意义。”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