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转瞬即逝,末日论终于破产。然而这一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梳理。今日起,新京报将就2012年度的文化、艺术、娱乐等各方面进行盘点。
2012年于中国戏剧而言,算是一个特别的年份。30前年,《绝对信号》在北京首都剧场掀开了中国当代剧场的变革序幕。但这个特殊的时点,在今年并没有得到特殊的重视。虽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轰轰烈烈地庆祝了它60岁的大寿,但这部具有断代史意义的小戏,却连重排的机会都没得到。
国外引进剧目多元好看
匆匆而过的当代戏剧30年,大家没有更多的时间停下来回顾与思考。大概因为市面上有太多的新戏,等着大家去看。在传统的市场旺季5-6月和10-12月期间,一个爱看戏的北京观众,每个月至少有10次机会令他(或她)愿意走进剧场。
从年初的契诃夫国际艺术节《暴风雨》、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英文版、三度来华的以色列作品《安魂曲》,到以戏剧电影形式与观众见面的英国国家剧院去年斩获多项奥利弗戏剧大奖的《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再到年底扑面而来的《屋中怪兽》《消失的地平线》《桌子》《敌人,一个爱情故事》等,加上西班牙库伦卡剧团的经典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和当代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首次来华演出的作品《情人的衣服》,2012年的北京观众着实戏福不浅。剧目之新、品质之佳、形态之多元,让人欣喜。
本土创作明星戏最火
相较于引进的剧目和作品而言,本土创作则波澜不惊。明星戏、喜闹剧占去三分之二的天下,严肃的创作和青年作品,只能勉强撑起另外三分之一的市场。
一方面,明星戏仍在继续抢钱,不断刷新着各地演出的票价,480元已经算是“低票价”,高者直奔1280、1580,甚至2000多。有些从未站上过舞台的跨界明星,经“妙手”捆绑,就成了一场“拼盘演唱会”式的戏剧作品登台亮相。各路粉丝纷纷以购票向偶像献忠心,其诚意度不亚于献血。连北京人艺这样的老牌剧院,也开始兴起跟风之意,与时俱进地将《甲子园》和《喜剧的忧伤》等推入了“明星戏”的行列。
除了在北京、上海,“明星戏”也继续在二线、三线城市开山辟路,大口吸金,令戏剧票房的盘口接近甚至远远超过一些卖座不佳的电影小片。但高票价背后的大面积赠票、依赖赞助和公款消费、媒体过度包装吹捧等,也导致其对这个市场更长期的伤害。
另一方面,国内一些年轻的戏剧人仍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屡有新作推出,但面对市场的狂潮,不少年轻创作者也心思浮动,开始聚焦于拉投资、炒口碑、玩概念。踏踏实实做作品的,反而并不多见。今年所见的几个有一定知名度创作者的作品,如《蚂蚁没问题》《水生》和《驴得水》等,虽各有亮点,但仍欠打磨。可有些戏的各路宣传辞上,却已开始打造“神剧”的光环。这种心态和操作手法,对于卖票可能会有帮助,但对创作者本身而言,未必是好事。
相反,在鲜有戏剧上演的南京,我却意外地看到一部百分百原创的学生戏,叫《蒋公的面子》。作品自由流畅、犀利精准。或得益于免被戏剧圈各种风气所染,戏文质朴有力,表演简单清新。南京大学的另外一部原创剧作《我是月亮》,则以当代故事和多媒体取胜,今年在爱丁堡边缘艺术节期间演出收获不少关注。远离戏剧“热土”的地方,却有人在冷板凳上做出好作品。因因果果,令人深思。
微博评论激活观念
2012年另一个与戏剧相关的最大变革,是微博时代“自媒体”的集体发力。当大部分重要的戏剧制作体和剧场、戏剧人、评论人都开始拥有并积极使用微博这个发言平台之后,传统媒体在戏剧宣传方面的垄断地位之坚冰,已被轰然打破。公信力较高的大V们关于某剧的评论或转发,所带来的传播效应绝不亚于传统媒体的一篇通稿。而往常由制作方操控的“舆论”赞歌合唱,也常常毁于微博平台上众多负面口碑的反向瓦解。关于作品的观感、艺术观点的讨论、现象的臧否,使得戏剧领域思想的交锋重新活跃起来。这些“交锋”一方面有利于普通观众在线上线下的讨论中进一步对相关文学艺术作品深入解读与消化,另一方面也让戏剧人突破自身所在的小圈子,有机会去了解和聆听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回望2012,回望中国当代戏剧30年,或许我们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佳绩,但一路筚路蓝缕,行之不易。从西方引进,到结合传统进行突破;从纠结于各种概念和主义之争,到今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所提出的“戏剧的本质是游戏”。多元,争鸣,开放,创造,戏剧人在各自的奔突挣扎之路上,小有建树。在这个集体告别传说中“世界末日”、迎来一个新“纪元”的时刻,愿中国戏剧人终能挣脱名枷利锁,奔向自由的艺术世界,尽其力,铭其心,做好戏。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