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兔儿爷、月饼盒、《新华字典》等旧物承载了巡演路上的回忆
“回忆,独自伴随着月光;我微笑看着过去,我曾光彩照人……”自从看过中文版音乐剧《猫》,那首萦绕在耳畔多年的英文版《Memory》不见了。舞台上两个多小时没有语言隔阂的表演,瞬间拉近了观众与世界经典之间的距离,在不经意间,人们已经走进“猫”的世界;舞台之外,人们也渐渐发现,音乐剧这个此前貌似只与百老汇相关的词汇,跟随“猫”的脚步悄然走进了日常生活。
杰里科猫的疯狂聚会开始了。舞台上的垃圾山背景中,随处都藏着一只只猫,它们从下水道、电烤炉中爬出,在舞台上聚集起来。从剧场各个角落出现的猫咪,时不时在坐席间与观众嬉戏,给人一种误闯“猫界”的错觉……这一切,只是音乐剧《猫》与观众互动的开始。
“爸爸,你看,狮头!”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将记者从“猫界”拽回现实。她没有看错,那的确是一个已经被猫儿们挠出道道划痕的舞狮狮头。如果仔细寻找,垃圾山背景中还藏着很多中国味儿十足的物件。“把当地特色的垃圾纳入舞台上的垃圾山,是《猫》剧国际巡演的老传统。我们在京沪广三地都发起了征集当地旧物的活动,每到一地都会有新垃圾加入。通过这种互动,‘垃圾’舞台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会越来越丰富。这种成长是《猫》与粉丝们共同的回忆。”出品方亚洲联创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上海,月饼盒和《新华字典》加入垃圾山;在广州,岭南特色的狮头和蒸笼登台,舞台中央一个以“粤”字打头的车牌更是一下子将这群出生在英国伦敦西区的野猫拽到了广东;在北京,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兔儿爷已经抢先一步在广州的垃圾山亮相,老北京布鞋和瓷瓶酸奶也可能加入这个行列。
让来自五湖四海的《猫》剧演员秀上一把方言也是很讨巧的招儿。上海,一声吴侬软语的“再会”令观众备感亲切;广州,一句嬉皮搞笑的“有冇搞错”,让距离感在笑声中融化;北京,会不会有哪只猫出其不意地甩出一句京腔?
剧场之外,《猫》与人们之间的各种互动也从未停止。后台探班、讲座等活动,让人们看到了戏里戏外的“猫”生活——穿梭在一个个印有“Cats”字样的集装箱之间,掂掂“保姆猫”珍妮点点的外套,在舞台上寻找“猫”神出鬼没的机关,绘制一个复活节彩蛋……
《猫》剧周边产品的开发尤为出彩,这是其融入人们日常消费生活的重要方式。总有观众带着“猫耳朵”、穿上“猫T恤”走进剧场,销售柜台常常被围得水泄不通。记者了解到,通过与多方合作,亚洲联创希望探索出更多中国舞台艺术未曾试水的“互动”渠道。例如在便利店、快餐店摆放《猫》的明信片或桌卡,推出置换演出票活动,传播演出信息;在大型商场举办活动,让“猫”与市民亲密互动,为音乐剧造势。此外,让“猫”到广州“小蛮腰”蹦极、做一次“猫”快闪等一些未能实施的计划,听上去也颇有新意,其中闪现的灵感难能可贵。
“音乐剧的观众以年轻白领为主,女性较多,便利店等地点是我们的目标人群经常去消费的地方。除此以外,《猫》还和必胜客、星巴克、好乐迪(卡拉OK)、商场(上海的港汇、广州的正佳)、一兆韦德(健身)等商户开展了合作。”亚洲联创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合作将有关《猫》的演出信息传递至更广大的人群,商铺也借助世界经典剧目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可谓互利互惠。
演出百余场中文版《猫》,并不是引进这部经典音乐剧的终极目标。在音乐剧还不为大众所熟悉的中国,让观众了解、接受并喜欢上音乐剧,是《猫》所肩负的更大使命。亚洲联创以“化整为零”的模式,尝试快消费时代所能应用的多种互动途径,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让这部音乐剧融入到城市消费文化之中,也让“音乐剧”这个名词,作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一种生活方式,走进了人们的心中。
(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