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珍林
地方戏曲中的评剧艺术,虽说已有百余年历史,可就其成就而言,是在我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才形成百花齐放姹紫嫣红局面的。二十世纪60年代,由于我国当时的文化艺术园地还没有象现在的舞台艺术这样丰富多彩和繁荣。当时,戏曲是大众文化娱乐最时尚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主流。而60年代中国恰恰又是各种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特别是那场文化大革命,一大批有成就的老艺术家被无辜打成右派、牛鬼蛇神,一大批正在发展传承的剧种、剧目遭到禁演。如好端端的评剧也难逃劫难,被打成“封、资、修”,刚刚崭露头角的演员被下放改行,剧团被迫解散。有的演员改唱京剧,可以演出的剧目只有八出样板戏,其它戏曲也只能移植演出样板戏。可想而知当时的地方戏曲是处在怎样一个境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艺术被解禁,各个剧团纷纷恢复或成立,都有过难忘的一段辉煌,朝阳县评剧团也于80年代红极一时,进北京上中南海演出,享誉京城。但在经济的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和商品化的大潮冲击下,人民的娱乐文化方式不再是仅局限于戏曲,其他的各种文化娱乐大众传媒纷纷被人们接受,随着信息化、产业化、科技化的迅猛发展使戏曲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戏曲人才的断档,老艺术家不可能青春永驻,新艺术家一时培养不出来,舞台艺术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以说文革十年给中国地方戏曲造成的创伤是十分惨重的。
现在,更多的人在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过去戏曲剧团几乎全部是公有制的事业单位,从体制上造成戏曲舞台发展的滞后,现在更多的剧团改制或者民营化,走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同时也迎合了市场的需求。现在,有一些剧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不过我认为评剧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原因是它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民间文化基础,她深深扎根在北方戏曲观众的心中。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每个艺术团体都有他们的生命周期,如果它们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就会被历史的激流淹没。而评剧艺术已经发展到今天,历经多少代艺术前辈的栽培和关注已使她丰姿绰约,被世人青睐。同济大学教授、戏剧戏曲学导师朱恒夫认为:“当前中国戏曲追求阳春白雪式的“贵族化”无助于戏曲艺术走出困境,中国戏曲的唯一出路在于民间化,只有面向最广大的普通民众,戏曲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在大连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中国古典戏曲文化发展与当代戏曲走向学术研讨会上, 朱恒夫教授对当前戏曲界追求所谓的“贵族化”深感忧虑。他说,国家花大量的钱扶植传统戏曲,但中国戏曲仍困难重重,上百万的戏剧从业人员为吃饭、住房发愁,前途茫茫找不到出路。老百姓宁愿选择电视和其它娱乐方式而远离戏曲。造成这一现状的症结不在于社会多元化,娱乐形式多元化,而是戏曲抛弃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追求贵族化。现在编排的一些戏剧为了追求“贵族化”,向阳春白雪看齐,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舞台美术、道具、服装、音乐、灯光非常华丽,一张门票高达几百元,仅从票价上看这种戏剧已经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朱恒夫认为,中国戏曲从诞生起就是下里巴人的艺术,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艺术,具有民间性的突出特点。从思想上看,中国戏曲表现的是数千年植根于百姓心中的忠孝节义等道德伦理价值观,从内容上看表现的是民间奇人奇事奇行,表现形式追求通俗化,一张桌子两张椅子就可以唱出一部戏来。而现在一些剧作家抛弃了这种民间性,与普通百姓渐行渐远,高高在上,图解政治,写出的戏与老百姓的生活不合拍,表现形式又非常保守,不敢创新,一些戏剧演员得个所谓大奖就忘记了自己的演员身份,不再亲自俯下身子为喜爱他的观众演出了。这样,自己把自己推下了高台,怎能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人民的期望?
作为地方戏曲的评剧演员,我们要时刻振作精神,挑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这样的口号虽然喊了几十年,我们仍然还要坚持,否则,评剧的前程就会越来越令人担忧。不创新不发展就会被历史淘汰,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愧对开创评剧艺术辉煌的前辈们,诸如,鲜派、新派、张派、马派、花派、筱派等评剧艺术大师们。
朱恒夫提出,中国戏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在于回归民间,使戏曲重新具有民间性的特点,说老百姓的话,表现老百姓的思想和生活,尊重戏曲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为老百姓接受的戏才是好戏。要发扬朝阳县评剧团的光荣传统,坚持常年送戏下乡,坚持自编自演,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来回报家乡父老。让每场都吸引上千人,大布围子流动舞台,真正成为农村百姓自己的剧团,永远扎根在民间扎根在老百姓的心中。这才是老百姓喜欢的民间艺术。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