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光宇
曾有多少评剧戏迷们在N年前就开始憧憬2009年的到来,为的就是迎接这个评剧百年。因为这将是属于众多评剧迷们自己的节日,2009年已悄然过去近半,有关评剧百年的声音似乎也已经销声匿迹。特别是作为主流媒体央视戏曲频道没有播过一出评剧百年的庆典戏。或许是当年越剧百年盛况给了我们评剧百年太多的期待吧!
是央视不关心评剧、歧视评剧还是评剧自身不争气?这个话题由来已久,在各评剧论坛里也是如火如荼。其实并非评剧不争气,也不是评剧真的没有市场和观众。尽管央视是国家级电视媒体,然而由于其个人倾向,评剧在央视中始终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境地。这一点有证可考,翻开白燕升最新的书就能看到白燕升对央视的一些无奈。
私下里,有关评剧百年庆典的活动数不胜数,小到高碑店评剧社演唱会、宝坻之夏评剧百年演唱会,大到张淑桂贺评剧百年演唱会,评剧网策划创编的迎评剧百年整出戏等等,极大的体现了戏迷乃至评剧艺术家对百年评剧的纪念和感恩。如果说这种并非以大院团身份举办的活动无法在央视入驻的话,那么我们则真的无奈了。因为大的院团实在没有听说有什么有关百年庆典的活动。这人家央视不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连自己都不当回事,又能指望谁呢?
我对中国评剧院最熟悉,所以我就说说中国评剧院。据说中国评剧院在策划和组织评剧百年活动上没有任何动静,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评剧百年就会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我对中国评剧院的了解是从西单图书大厦买的评剧光碟开始的,因为大多是音配像资料,所以我会认识两批中国评剧院成员,一则声音,二则图像。虽然我不敢说我对中国评剧院有什么了解,作为普通戏迷,对评剧院的艺术家、演员能叫上名并知其流派就足够了,至少可以和戏迷们侃起来可以直呼其名。但是西单的光碟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曾期待评剧百年也会像一个重大节日一样,书店也将设置评剧百年专柜,可事实看来是我们太自作多情了。
可是中国评剧院太伟大了,她应该是中国文化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史上最浓重的一笔。中国评剧院成立于1955年,是文化部领导下的艺术团体。她的前身是1953年组建的隶属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中国评剧团。中国评剧院建院方针为:“以演现代戏为主的示范性剧院,同时上演新编历史剧和经过整理的优秀传统戏”。1958年中国评剧院划归北京市。特别是中国评剧院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花月仙、李忆兰、魏荣元、马泰、张德福、席宝昆、陈少舫、赵丽蓉等,以及张玮、胡沙等创作人员,也或许是他们成就了中国评剧院,以谷文月、刘萍、李惟铨、戴月琴为代表的艺术家们薪火相传,将评剧事业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当今依然活跃在评剧舞台上的优秀青年演员如宋丽、马惠民、韩建光、王平、刘慧欣、齐建波、高闯、王冠丽、李金铭、张文鹏、恒红、李妮、孙路阳、王丽京、王婧、张超群等。
然而好汉不提当年勇,辉煌只属于过去,这一批批曾创造出演出奇迹的老艺术家们也大都退出舞台。因此弘扬评剧文化、传承评剧艺术的重担就落在了这批青年演员和创作团队上,评剧大旗能否坚强不倒似乎与他们息息相关。
观看当今评剧舞台,院团体制以及众多艺术形式的冲击,让评剧演员们的创作积极性消沉下去,让他们的个人业务素质也有减无增,但是大多数评剧演员还是相当优秀的,他们能够执着在那一片属于自己的一方舞台,没有被经济浪潮所淹没,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我特别佩服仍然积极奉献评剧事业的80后们甚至更小,我也是80后,深感我们这一代评剧戏迷的可怜,更悲哀的是年轻人从事评剧事业的稀少。因此,他们既然选择了评剧舞台,作为中国评剧院就有责任为他们的前途着想,也有义务为他们勇攀高峰的精神鼓励和加油。
前不久中国剧协将举办一个全国青年演员原创小戏大奖赛的活动,本身这种艺术形式的活动就很少,在许多青年演员看来是他们艺术道路上开花结果的一个平台,然而中国评剧院院领导居然对此事不甚积极,凉了演员的心。
遥望当年中国评剧院红极一时,《花为媒》、《刘巧儿》等精彩唱段传遍大街小巷,小到贩夫走卒,大到官商文人,嘴里都哼着评剧。然而往事不堪回首,今天的中国评剧院不能再现当年实属其力所能为也!说中国评剧院没有努力过我不相信,但是我想问你的努力方向对吗?
评剧院乃至评剧自从百年前她诞生的那一刻起,评剧就肩负起了“传播新闻时事”的重任。评剧和其他剧种一样都能演传统戏,但她更擅长演现实题材的现代戏。评剧也是因为现代戏《杨三姐告状》火起来的,当初上演的时候完全是时装戏。因为火热上演时杨三姐的官司还在打,所以是现实和戏曲同步进行的,可以说最能反映现实题材也最有时效性。
当初尽管上演一些身穿古装的《小姑贤》,但实际上也是反映现实题材的。如果脱去戏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那完全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小戏。
评剧在现代戏的排演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了说,六十年代初期那特殊的年代,中国评剧院创排的《向阳商店》和《夺印》的演出可以说达到了极限,观众的热情也空前的高涨。近了说,以河南民警任长霞为原型的中国评剧院《长霞》等,都是能够与时俱进,紧贴时代步伐。更主要的是评剧比起其他剧种来没有太多程式化的东西,因而更具有时效性的优势。能够反映当前观众的呼声正是评剧剧目火起来的重要原因。而这一点,其他兄弟剧种跟我们评剧比起来那是望尘莫及。
但是这几年,中国评剧院没有排演和创作一出现代戏,就连《马本仓当官记》都是好几年前的。实际上,这些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好多大事,也有很多非常有意义的小事,可以说并不乏优秀题材,可不知道为什么偌大的一个中国评剧院没有一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剧目。评剧传统戏的恢复和保留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评剧要想发展,必须紧贴时代潮流,现代戏才是评剧发展的灵魂。
我越来越感觉中国评剧院没有什么希望了,他们忽略了媒体的力量,当年如果没有广播,评剧不会传遍大街小巷,而今天评剧不靠电视媒体和网络,也会必死无疑。所以中国评剧院以其自身优势尽量和央视戏曲频道搞好关系。还有一点建议丢弃的中国评剧院网站重新拾起来,让它为中国评剧院、中国评剧、评剧戏迷服务。千万别小看网络的力量。[NextPage]
我不知道豫剧名家金不换是用什么法子在央视戏曲频道独树一帜,尽管他是小小的鹤壁豫剧团,他的艺术造诣也并非第一,但他的名声却远远超越了河南豫剧一团、二团,不管怎样,金不换以其个人魅力和能力为豫剧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有豫剧爱好者和传承者都要感谢他,没有他看电视的人在央视几乎看不到豫剧。
如果评剧能有这份优待就好了,所以谈到个人能力对评剧的拉力。评剧再靠今天的这种中国评剧院真的不行了,像这种靠“祖先”留下来的江山基业终究坐不稳,只有靠一些具有开拓精神的基层才能重新振兴评剧,比如敢在21世纪艺术浪潮中打拼的北京凌空评剧团。这就好像是一代又一代的帝王,一辈不如一辈,我这样说,或许中国评剧院领导不爱听,但这是实话。如果还这样下去,真的评剧最高殿堂的帽子需要摘下去让贤了,顶着“中国”国家级的头衔,却不能做出最高水平的评剧辉煌,真是悲哀。
我曾把振兴评剧的希望寄托在了郭德纲身上,本以为他能将评剧推向一个高潮,至少他让许多人听说过了评剧,或许他的能力太小了。但是我不怕,我坚信会有另一个人将评剧带动起来。当年就是靠一个又一个的评剧从艺者逐步完善自己,逐步兴起评剧的。
以上都是对中国评剧院的抱怨,但是中国评剧院也给了我们希望,让我庆幸的是,他没有对新生的力量排挤和打压,而是利用自身的资源予以支持和帮助。或许这就是规避被改朝换代命运的一个出路吧!作为北京民营评剧第一团的“北京凌空评剧团”,成立于2007年2月5日。在本来评剧市场就不景气的今天,它的成立似乎是一个笑话,然而北京凌空评剧团团长刘建国却丝毫没有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搞艺术。市场低迷,观众不认可是新成立的评剧团面临的压力,然而北京凌空评剧团成立后就恢复了20多出传统戏,在基本功做扎实后,发展则成了必要,于是他们又创排了反映绿化题材的新编评剧现代戏《绿色恋歌》,新编原创轻喜剧《灶王爷》。虽然是一股新生力量,却得到广大观众好评,引起极大反响。正因为其有生命力、有活力才让全国各地天津、河北的优秀演员都来支持他,特别是中国评剧院诸多艺术家都来支持,这是北京凌空评剧团的幸运和成绩,也是中国评剧院的幸运和责任,更是评剧的大幸。
评剧的发展真得靠这些活跃在一线的基层评剧团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当初小白玉霜、新凤霞等艺术家的成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们在排挤和压力面前选择了坚强,最终他们把评剧带火了。所以刘建国同样不要气馁,尽管在演出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观众的反响证明了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有众多的评剧戏迷支持他。
今天的北京凌空评剧团虽然不是国家级院团,只是顺义区一家民营评剧团,但是他的创作团队和演艺人员却是全国最强大的团队。没有哪一个院团能比,我不是为他吹,因为他的执着感动了中国评剧院、天津评剧院,有那么好的院团支持,那么好的艺术家捧场,这种1+1>2的模式,连一个中国评剧院都无法比拟。因为北京凌空评剧团的平台搭建,让全国最知名的艺术家能够合作,这是空前的,无法超越的。前不久在廊坊演出的《杨三姐告状》,其强大阵容就是最好例证,也曾得到很大反响。
我仍然对郭德纲抱有希望,他的团队似乎还不太专业,而且旨在拯救评剧艺术。所以如果哪天郭德纲能和刘建国的北京凌空评剧团一样专业了,二者就会良性竞争起来,到那时或许还会有更多的评剧团成立,这不正是当年评剧空前繁荣前的那一缕曙光吗?真是这样,评剧就有救了,评剧就会发展了。像迁安评剧团、丰润评剧团都是不错的评剧团,能够做到创新,吸引年轻观众,真乃评剧之大幸。否则,再不培养年轻观众,等这一批戏迷老了之后,将没有新观众续后,到那时观众就真的断层了。评剧没了观众比没有传人更可怕。
据说六一以后全国各大卫视黄金时间将禁止播放古装戏了,而同样作为卫视频道的央视戏曲频道会何去何从?是否也会响应党的号召,禁演传统戏?为了弘扬主旋律,只演现代戏?我不敢说,如果属实,听说北京凌空评剧团《绿色恋歌》将接受文化部“检阅”,如果顺利通过,是否会借“禁播古装戏”这一契机登陆央视戏曲频道呢?我非常期待!
实际上,不少中国评剧院领导也在为评剧发展一直努力着,或许我们不曾有所耳闻,所以也就希望中国评剧院不要给我们“惊喜”,要和戏迷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一起为评剧发展建言献策。有什么活动都要及时公布。
最后希望在评剧百年之际,中国评剧院包括全国各地评剧院团都应该认祖归宗,感谢评剧先人创造了评剧,感谢唐山让全国各地都知道了评剧。就连韩国都到中国认祖归宗,虽然谁都知道,评剧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但是今天的评剧院团又有什么理由不再为唐山创造评剧叫一次好呢?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