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伯淳
合川地处嘉、涪、渠三江汇流之处,水路上通南充、绵阳、达州,下达重庆、武汉、上海,是川东北一带历史悠久的物资集散地。市内山青水秀,人阜物丰,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因而,川剧活动历来十分活跃、丰富。城乡各处会馆、宗祠、寺庙大多建有戏台、乐楼,有的富户宅舍亦有戏楼台榭。当年娱乐形式虽然不多,而演戏看戏蔚然成风的盛况由此可略见一斑。
一
川剧流入合川始于何时,已不可考。现在知道合川最早的班社当首推燕春班。清道光年间(1821—1850),合州大河坝(今合川区太和镇)仁、义、礼三堂袍哥推管事徐狗耳朵为首创办川剧班社燕春班,在川东北一带巡回演出,颇负盛誉,时人赞之曰:“看了燕春班,死了也心甘。”1932年,由李明德、何焕清、谢福庭等5人对班社进行整顿,合股经营,称“新燕春班”,在合川中和舞台演出,形成“座地园子”。1939年,成都三益公一班由合川肖家场人肖树人、合川龙市人刁廉全带领来合川,与燕春班合并,改名“新兴三益公”。次年,新兴三益公400余人分为3班。第三班由肖树人、刁廉全带领去永川演出,因演员流失而解散;第二班由朱泰安带领到铜梁,与魏洪穆的“四合公”合并,组成洪泰班,1947年到重庆德胜舞台演出,改名胜利川剧团。
合川较有影响的班社还有协力社(俗称“白菊花班”)。此社民国十八年(1929)由黄荣生(艺名白菊花)与其他3人合伙创建,系“分账班子”,人称“钻青杠林的班子”。主要活动在乡下,有时也到县城作短期演出。黄荣生系旦角演员,懂行,关心爱护艺人,在演出收入分配上按艺术高低和出力大小取酬,管理合理,所以该班生存长达20年之久。其他班社还有利胜班、游达山班、英华永乐社、新光明剧社、扶来社、洪兴班、王云之班、易树云班、文华班、刘裕恒班、刘裕之班、大河坝班、杨中礼班、蒲献松班、李伯远班、陈全忠班、吴银洲班、长乐班、余丹庭班等20多个。外地来合班社更是无计其数,三庆会、时和班、松寿班、天全班、雷芝春班、陈幺幺班等都曾在合川留下较大影响。先后在合川献艺的川剧著名演员有:小生演员曾广荣、柏书文、陈秉坤、姜尚峰、罗素春、曹俊臣、周世禄、蒲献松等;旦角演员静环、白玉琼、筱月娥、筱丽嫦、筱美英、筱美玉、筱惠芬、筱小凤、鸣凤、彩凤、俏环、薛艳秋等;生角演员陈淡然、黄耀庭、魏香庭、车佩新、杨九成、王民哲、祝民达、肖荣华、筱叫天(邹西池)、张德成等;花脸演员周凯全、周海泉、陈禹门、唐彬如、陈玉骏、吴晓雷、金震雷、赵小雷等;丑角演员东方髡、笑侬、八根毛(谢海庭)、李笑非、自由人(李文庆)、陈全波、苏成章、唐广体等。
川剧培养人才的机构叫科社或科班。现能追溯到最早的科班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狮滩乡李伯如创办的春城班。以后先后出现的科班有怀宁科社(晓字科班)、群乐科社、民益科社、三益科社、永宁科社、翠华科社、九思科社、醒民科社等8个。培养了一大批驰名全川的川剧人才。如吴晓雷、黄晓富、肖晓康、刘晓扬、邱晓秋、陈民其、王民哲、罗群林、蒋群才、金翠贤(金文品)、杨翠忠、张翠豹、黄翠章(黄君瑞)、王九如、杨九成、蒋民英、蒋民芬、漆民雷、文民德、祝民达、唐民成、唐民凯、杨民文等。
业余川剧俗称“玩友”。解放前袍哥中各个堂口有,各帮会有,城乡各街道、码头有,甚至有的富户家中也养有“玩友班”。凡遇红白喜事,都要通宵达旦地“打玩友”(即座唱,亦称“打围鼓”)。有的玩友组织还购置了服装道具,粉墨登场演出。合川有影响的玩友组织有城区的客籍俱乐部、成云社、钧天社、余音川剧社、乐乐乐(读Yao yue luo)、咏霓社、东北俱乐部、永篤社、永联俱乐部、业余俱乐部、合川川剧社,大河坝的六律俱乐部、庆安俱乐部、韶音俱乐部、八谐俱乐部、余音俱乐部,肖家场的永乐社、同乐社、业余俱乐部、商余俱乐部,十二洞桥的同乐社、群乐社,铜溪的群英俱乐部,狮滩的逸乐社,七间的冶情社,二郎的民众俱乐部,麻柳坪的麻柳茶社,三汇坝的老滩会,南屏的高官俱乐部等等。[NextPage]
当时演出的剧目,除传统川剧外,还有创作剧目。民国二十二年(1933),出现了“条纲戏”。“条纲戏”以小说为蓝本,由类似导演的人根据小说讲述故事,划出场景,称为“说条”或“牵条”。然后,每个演员根据剧情和自己在剧中充当的角色,编出唱词或讲白(多为根据程式套子的即兴之作,文学性较差),演员们互相逗号“码口”,即可登台表演。条纲戏一般都是连台戏,一演几十本,以叙述故事为主,结构松散、繁冗,文学性、艺术性都很差。后来,一些有文化的人,把条纲戏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形成剧本,其文学性有所提高。清宣统三年至民国十三年(1911— 1924),刘怀绪先后在怀宁科社和群乐科社教学,写有《一封断肠书》、《半升米》、《可惜青春》、《茉莉姑娘》、《哑妇与娇妻》、《是谁害了她》等时装戏;民国二十八年(1939),王贵昌随三益公戏班来合川,又带来《雷雨》、《新世界》、《糟糠之妻》等时装戏。这些剧目都曾在合川演出。
燕春班早期为高腔戏班。但合川地处川东与川北要塞,三江汇合,水路不仅可直达南充、重庆、遂宁,而且可顺长江而上,通往泸州、宜宾。燕春班在合川城区成为“座地园子”后,各地艺人在此集散频繁,唱腔、音乐上兼受四条河道影响。善唱高腔戏的张德成、廖静秋,以胡琴戏著称的吴晓雷、魏香庭、浣花仙、金震雷,以及长于弹戏的陈玉骏、谙熟灯戏的陈全波等,都曾较长时间在合川献艺。后来在合川定居的,有来自自贡,师承傅三乾的罗素春、以川西胡琴戏唱功获誉的倩云(卢淑君)、自贡品玉科社出身、师承李艳秀的祝卿(张清玉)、搭过汉班的眉山籍人、师承梅春林、唐彬如的张正乾、南充永庆乐剧社科生、师承罗小凤、粉蝴蝶的淑君(蒙国英)、长于弹戏的大同乐科社科生任同新(任子良)、营山籍人、师承刘学智、易桃源的李重九等。声腔上兼容各条河道,异彩纷呈。
民国十七年(1928),川军28军第三师驻合川,副官刘炎如在成都邀请一批川剧爱好者来合川,其中薛礼安是为东方圣人鞠子材拉胡琴、吹唢呐的圣手,还有以唱功见长的花脸张华林、有浣派之称的旦角石德胜等,在合川成立了客籍俱乐部,把川西坝子的优美唱腔传到了合川业余川剧界。合川人李语前曾在成都三益公作售票员,学得川西胡琴、川北弹戏之唱腔,民国二十六年(1937)回合川后,在业余川剧组织钧天社教习唱腔。乐乐乐鼓师黄中鸿(荣县人),是资阳河高腔戏的传授者;小生、须生演员余霞轩(渠县人),唱腔吸收了天籁、萧楷成、张德成的优点,对合川业余川剧界的影响也很大。业余川剧界的吹打拉唱,与川剧班社可以争长竞艳。[NextPage]
解放前合川的川剧如此繁荣,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合川自民国二十年(1931)起有一家电影院外,没有其它娱乐活动,川剧成为人们娱乐活动的主要部分。城区同期有三、四家戏院同时演出。人们除看戏外,自娱形式也主要是座唱川剧,尤其是农村,没有戏院,业余川剧组织遍及村保。
2、合川三江汇流,交通方便,名角云集,争妍斗艳。而观众中,除往来商贾,市民工匠外,河上的船工占了很大比例。
3、每年的会戏,是流动戏班的主要演出形式。凡遇某一神圣寿诞或其它定期的庆祝活动,便由当地推出总会首,负责向士绅、商贾集资,请戏班到某一有关寺庙唱戏。演出时间少则几天,多则月余不等,每天演出早、中、午、夜4场。如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的灯会、二月的观音会、土地会、三月的东岳会、无常会、娘娘会、四月的药王会、秧苗会、五月的城隍会、单刀会、六月的川主会、王爷会、九月的九皇会(眼光会),还有不定期的龙爪会、张爷会、雷祖会等。遇有干旱、兵荒、瘟疫、匪盗等情况,要搬东猖、搬目莲,一唱数十天。大户人家遇生辰、接媳妇、生儿子、举丧等红白喜事,要唱堂戏。商界开业,要唱恭维戏。赈灾、救难,要唱募捐戏。
4、工商界有的老板家中,长期养有鼓师、琴师,制有服装道具,遇有喜庆之事,或空闲之时,聘请专业演员,或邀集业余爱好者,登台演出,或举行座唱。如太和镇丝厂老板黄治安、黄锦文,就较长时间将鼓师刘汉章、范春庭、方荣安、琴师刘银清、粟乃吉供养在家中,并从成都购置服装道具一堂,经常组织演出。
二
1950年7月,新兴三益公经劳资改革,组成合川县新艺川剧团(后更名合川县第一川剧团)。1950年3月,合川县人民政府文教科将合川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合川县文艺界杂技宣传队,其中川剧组1955年改建为新新川剧团(后更名合川县第二川剧团)。此时,合川还有曲剧团、话剧团,共4个专业戏剧团体。1959年3月,两个川剧团合并为合川县川剧团,曲剧团和话剧团合并为合川县文工团。
1983年以前,合川的专业戏剧团体每天都坚持演出午、夜两场,还经常到本县区乡和外地巡回演出。合川川剧团长期设有剧本、音乐创作人员。从1954年起,率先在戏曲团体建立导演制度。并派人到重庆学习女帮腔、锣鼓改革。至1986年,演出的代表剧目有《钓鱼城》、《屈原》、《花溪渡》、《白蛇传》、《恩仇记》、《孔雀胆》、《谭记儿》、《白云楼》、《十五贯》、《柳荫记》、《牛郎织女》、《红杜鹃》、《江姐》、《金沙江畔》、《霓虹灯下的哨兵》、《杜鹃山》等。
1956年,江津专区举行第一届川剧汇演,新艺川剧团的《白蛇传》获集体演出奖,江仁惠、黄玉秀、绕邦兰、胡继先、李良明、杨登丽获演员奖;《杀惜》,祝民达获表演一等奖,张清玉获表演二等奖;《雷神洞》,卢淑君、任子良获表演二等奖。新新川剧团的《斩经堂》,邱宗福、曾菊芬获学员表演一等奖。1960年2月,一次川剧界具有历史意义的、承前启后的特大盛会——四川省川剧老艺人示范演出,在成都八宝街影剧院举行。近百名川剧艺术家荟萃一堂,同台献艺,争妍竞艳,各展风采。这次“群英会”,从2月15日开始,至2月28日落幕,历时14天,演出21场,上演脍炙人口的拿手剧目85个。担负这次盛会光荣使命的“底班”工作,正是合川县川剧团。当时全省专业川剧团有240多个,为什么把这一光荣使命交给一个县级剧团呢?据老一辈艺人回忆,这是省委宣传部部长明朗同志几经考察后点名确定的,主要原因是:纪律好,行当齐全,服装道具高档。除作底班的60人外,还有鼓师伍桂成、小生演员金文品、小丑演员黄腊丁(黄建卿)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演出。演出结束后,合川县川剧团又在成都军区礼堂公演1月,演出《白蛇传》、《恩仇记》、《谢瑶环》等剧,其中任一钧改编的《白蛇传》,文辞绚丽,比省、市剧团的演出本更富文学色彩,女托举、王道灵吊皮条等表演脍炙人口,获得观众高度评价。[NextPage]
1982年9月,合川县川剧团的大型新编古代川剧《阚泽荐陆》和大型现代川剧《双江激浪》参加永川地区戏剧创作调演,《阚泽荐陆》获演出一等奖,《双江激浪》获演出二等奖,邱永江获导演奖,邱宗福、任方智获演员奖。1983年5月,《阚泽荐陆》参加四川省首届振兴川剧调演,获精神文明奖、演出奖、舞美奖。1984年1—4月,重庆市文化局主持复排《阚泽荐陆》,由倪国祯、余荣邦对剧本作了改写,袁玉堃任艺术指导,陈安业、潘和志、曹明舒、戴席权设计音乐、舞美。熊平安、李明华、林森修、黄庭炎协助演出。4月5—10日,赴重庆实验剧场接受省、市负责人审查,并公演5场。四川省文化厅为全剧录像,10月,由四川电视台播放。
合川川剧团先后招收培训学员11批共150名,左清飞、涂太中、李明华等18人调省、市院团,成为享誉成渝的名角。合川县文化主管部门还多次组织、抽调艺术人员外出学习。1957年至1958年,江津专区举办了3期川剧演员训练班,合川川剧演员42人参加集训。先后参加了中央、省、市级学习的艺术人员有张昶、朱治文、黎建明、牟崇礼、何明孝、李幼绩、李文彬、邱永江、谢伯淳、黄介眉、秦建国、谭冶良、向庆等。
解放后,业余戏剧活动在有领导、有组织的情况下,开展得更为活跃,更为普遍。不仅各镇、街、区、乡、村、社有业余文工团、宣传队,而且各厂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也有俱乐部、宣传队。1981年,全县有业余剧团(队)65个,其中舞台演出的31个。1979年,出现了农忙从农、农闲从艺的半农半艺剧团,1983年,全县有半农半艺剧团13个。11月,合川举办首届农民戏剧节,龙市、双凤、太和、铜溪、利泽、狮滩、滑石川剧团、码头川训班、云门曲剧团9个半农半艺剧团演出了本县作者创作的大小剧目15个,历时11天,演出22场,观众达15000多人次。6家全国、省、市报刊刊载报道、评论,重庆电视台以《川剧锣鼓响山乡》为题录播了专题片。1990年4—7月,合川县举行川剧声腔大奖赛,116人参赛,初赛8场,决赛3场,观众达8000多人次。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26名。川剧团为这次活动作了辅导和示范演出。
解放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文艺宣传工作,对戏剧创作一直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李正谊、黄秀松、张昶、任一钧、朱治文等人创作的《钓鱼城》、《少年英雄刘文学》、《红岩》、《合州一朵云》、《真假美猴王》、《朱紫国》、《柳桥湾》、《杨闇公》、《春风红雨》、《迎风展翅》、《回龙寺》、《胭脂》等剧为专业剧团采用上演。文革后,戏剧创作更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全县专业、业余创作人员达60余人,写出大小剧目数百出。专业、业余采用上演的近百个,省、市、县报刊发表30多个。经黄秀松改编后的《钓鱼城》,1981年获四川省优秀剧目创作三等奖。刘道平的《钓鱼城之战》1992年获“重庆新作”二等奖。省、市获奖的小戏和戏剧小品《孟德才中奖》、《贺礼》、《假如都是Y的》、《森林爷爷》、《相亲路上》等20多个。198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钓鱼城戏剧选》,载入黄秀松的《钓鱼城》和刘道平的《钓鱼城之战》两剧。合川戏剧家协会向《重庆新作》组织、推荐合川剧作专集2辑,自编剧作专集1辑,收入大戏10个(刘道平的《钓鱼城之战》、《治蜀斩夔》,邓兴林的《红绳误》,黄介眉的《凤凰仙子》,谢伯淳的《唐伯虎落榜》、《三告状》,陈应德的《柳湘莲与尤三姐》,邓世昌、蔡洪彬的《祁奚举贤》、彭月朗的《帝王媳》,李幼绩、杜运坤的《库银案》),小戏3个(杜运坤的《双登门》,杨瑞萱的《呼唤》,陈应德的《三挑水》),电视剧2集(朱治文的《5.11案件》),谐剧2个(秦建国的《艾过余》,文余鼎的《打针》)及朱治文、杨栋勉的戏剧评论2篇。
1989年10月和1991年10月,谢伯淳创作、邱永江导演的大型古代戏《唐伯虎落榜》和《智破神杀案》先后参加重庆市第二、三届雾季艺术节演出。《唐》剧还由重庆市文化局和重庆剧协推荐,为西南地区戏剧艺术研讨会献演。同会,又观看了《钓鱼城之战》录像。1991年3— 4月,为配合重庆市公安局“打拐”工作,谢伯淳创作、邱永江导演的大型现代戏《少女怨》在全市上演30余场,3个选场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入专题片,产生轰动效应,受到重庆市公安局和合川市党委、政府表彰。1996年1月,重庆市举办川剧吹打乐邀请赛,合川市川剧团演奏的《巴蜀锣鼓喜迎春》获一等奖。1999年,谢伯淳创作、邱永江导演的现代小戏《算八字》,由重庆剧协推荐,参加全国“曹禺杯”戏剧大赛,获入围奖。[NextPage]
文武小生演员李良明是1954年学员,1960年作为中国川剧团成员,随团赴东欧4国访问演出,在《柜中缘》、《白蛇传》中扮演岳雷、许仙等角色,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陈毅、邓颖超、罗瑞卿、郭沫若等中央领导接见。1979年,出席全国第四届文代会。1999年12月,在中国第5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中,演出折子戏《逼侄赴科》,获表演一等奖。邱宗福是1955年学员,1972— 1978年,借调四川省川剧院,在《杜鹃山》中饰主角雷刚,随团赴京汇报演出。后又在《卧虎令》中饰主角唐成,赴京汇报演出。在此期中,还借调成都市川剧院,在现代大型川剧《贺龙》中饰演贺龙。1999年12月,在中国第5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中,演出折子戏《五台会兄》,获表演二等奖。
回顾解放后40多年川剧在合川的辉煌,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有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历次重要活动,都拨给了活动经费。重大活动,领导亲自挂帅。如声腔大奖赛,副县长李德安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人大副主任李文信、县政协副主席唐唯目、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廖国权、县文化局长梁益新、副局长杨栋勉担任副组长。文化局艺术创评科科长朱治文任办公室主任,亲自赴6个初赛点组织初赛和示范演出。《阚泽荐陆》赴成都参加四川省首届振兴川剧调演,由县文化局副局长(主持全局工作)刘道平督促排导,并带队到成都。
2、领导有方,业务工作在同级专业艺术团体中遥遥领先。合川川剧团有100多年历史,艺术功底深厚,在原“江八县”剧团中人称“老大哥”。1954年4月,县文教科派黄秀松到团作驻团干部,担负起了全团的业务工作。黄秀松毕业于灌县(今都江堰市)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导演专业,精通戏剧。他到剧团后,即对演员进行小品训练,建立导演制度。剧团上演的剧本,必须经过他挑选、改编、移植;演员对剧本有意见,他亲自组织讨论,由编导修改。定稿的剧本,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使剧团形成一个艺术的整体。这是当年省委宣传部长明朗决定合川川剧团担任全省老艺人示范演出“底班”的基本条件。学员举办训练班或随团学艺,都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和训练制度,从而使剧团的风范得以代代相传,人才辈出。
3、重视创作。上世纪50年代,剧团就从教师中选拔喜欢戏剧的人员到剧团作专职编剧,又从部队转业人员中调入新音乐工作者从事音乐改革和创作。合川县文化主管部门负责人丁禹孝、刘道平、朱治文、张昶带头从事戏剧创作,写出了《合州一朵云》、《钓鱼城之战》、《治蜀斩夔》、《将军渡》、《杨闇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他们还送从事戏剧创作的剧团职工和业余爱好者赴中央、省、市学习、参加函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戏剧创作会议,聘请专家进行辅导。上世纪80年代,重庆市文化局创评室对区县戏剧创作工作的辅导,对合川的戏剧创作,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曾多次组织人员到合川讨论、修改《阚泽荐陆》、《唐伯虎落榜》、《智破神杀案》、《少女怨》、《孟德才中奖》等剧。
4、参加各种活动,扩大影响,培养更多的川剧爱好者。李良明作为中国川剧团成员访问东欧四国,邱宗福在四川省《杜鹃山》剧组扮演雷刚赴京演出,及他们参加中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演出获奖,都为他们赢得了荣誉,也扩大了剧团的影响。谢伯淳、龚思全参加全国、省、市的观摩、展览、学习活动,剧团参加重庆市的川剧吹打乐比赛获奖,刘长宁、吕登荣、孙明兰参加重庆市川剧声腔赛获奖等等,都为剧团赢得了好的声誉。尤其是县(市、区)里举办的群众性活动,更拥有众多的群众参与,使更多的人接触到川剧。在娱乐形式多元化的今天,这是争取观众的一条必经之路。
三
1979年12月至1980年4月,县川剧团陆续招收学员26名,借用合川师范校场地集训1年,负责管理和教学的有黄秀松、罗素春、李良明、曾菊芬、王碧华、周宜强、刘洪琴、蒙国英、邱宗福、饶正君、瞿世忠、李解等。同时,聘请重庆市京剧团孟慧志、杂技团王大全、合川武协邓元亮作武功教师,合川师范校黄文庆作声乐教师,易赐均作文化教师。这批学员,大多已成为合川区艺术团骨干,但至今已不足20人。
2002年9月,川剧团与歌舞团合并组建为重庆合川钓鱼城艺术团,2005年4月更名为重庆市合川区艺术团。两团原有演职人员138人,在职职工55人,经人员分流后,艺术团现有在职职工20人,招聘人员20人。[NextPage]
艺术团在几年的实践中,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先后创作了戏剧小品、表演唱等艺术性、思想性较强的文艺节目。在庆祝建市10周年庆典演出中,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川剧特技“变脸”、“吐火”、“藏刀”、“吹腊烛”等,增加了演出看点和亮点,受到了观众的喜爱。2002年,参加重庆首届乡村艺术节,我团选送的舞蹈《合川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获创作金奖,表演唱《小妹一支花》、小品《陶行知》分获表演金奖和铜奖。2007年,区艺术团、区戏剧家协会创作演出的大型方言话剧《河岸春晓》和小话剧《人人农家乐》,入选重庆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戏汇演并获“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出奖”等5个奖项,受到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表彰。同时,在川剧艺术的弘扬与传承方面,演出了川剧折子戏《逼侄赴科》、《柜中缘》、《人间好》、《做文章》等,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艺术团在抓好这些创作节目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每年在城区演出30场,农村演出20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积极地推动了地方精神文明建设。
今年4月,合川区文广新局主办、艺术团承办、戏剧家协会协办了“川渝川剧艺术研讨会”,艺术团的部分退休职工、79级学员8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四川省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昌林、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助理、国家一级导演宋天伟、重庆市艺术学校副教授李明华、陈祖明、段涵同及绵阳、德阳、永川、潼南、铜梁等各地川剧演职员和业余票友20余人到会。合川老、中、青艺术人员与各地来宾荟萃一堂,就川剧现状及继承发展进行研讨,并公演3场,演出折子戏13个,观众上万人次。对弘扬川剧艺术起了积极作用。蒋淑梅是合川川训班79级为潼南县川剧团代训的学员,从艺30年来,经遂宁、绵阳等地不断摔打,已成为川剧界的佼佼者,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四川省十佳青年演员,曾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献艺。这次她回第二娘家,演出的《贵妃醉酒》获得了观众热烈赞扬。
研讨会上大家认识到,川剧艺术博大精深,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传承和弘扬。但川剧一花独放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要继承和发展川剧艺术,一是希望党和政府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包括经费和人才培养;二是顺应潮流,在多种文艺表演形式中,融入川剧演出,使人们在多种娱乐享受中,体味到川剧艺术的魅力;三是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川剧艺术开辟展示的平台,把戏送到农村、工厂等群众最渴望看到川剧的地方去;四是培养后继人才,尽快解决后继乏人的现状。
合川是重庆市确定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合川艺术团是合川区唯一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现在面临的困难是,一是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其原因是编制问题,有编制也不准进人,使人才发生断代。目前采用的招聘办法,使工作者不能安心,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又流失了。二是培养人才需要一定经费,这需要政府的支持。三是演出市场不规范,文化馆是业余文化辅导机构,却不务正业,在市场演出中与专业团体竞争,拿着国家工资搞外手,不顾质量,压价,扰乱了专业艺术团体的正常运作。这些,都不利于川剧的弘扬、发展。
合川区艺术团面临这些困难,仍在沉着应战。他们认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必须抓好队伍建设,改善队伍结构,出人、出戏、出精品。这次川渝川剧艺术研讨会,在合川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群众对川剧艺术仍然十分喜欢,成渝各地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为了实施德润工程,弘扬传承川剧艺术,他们争取每年举办1次川剧艺术研讨会及专场川剧演出。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用3至5年时间,构建一支创作、演出、经济综合实力位居重庆区县第一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编辑:许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