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如何让戏迷们看的起戏,剧团又不陪本

2009-03-18 14:20:22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任学武

   

作者:任学武

    一场演出的成本五六千元,门票收入在爆满时也只有700余元,在许多人看来,要把这样的演出坚持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在陕西省渭南市变成真真切切的现实,而且这种演出已经持续了一年多。这就是“周末一元剧场”奉献给当地群众的“文化大餐”——每周五晚去看一场质量上乘的秦腔大戏或者综艺节目演出,而“餐费”仅为每人一元钱。

    今年元宵节前后,随着3台秦腔大戏在距渭南市约40公里的华县华州大剧院上演,“周末一元剧场华县演出季”拉开序幕,这意味着“周末一元剧场”没有在戏迷的担心和社会的疑惑中夭折,反而迈上了“从城市走向县乡,惠及更多群众”的新征程。

    渭南的“周末一元剧场” 是由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于2007年12月7日正式启动,每周五举办传统剧目、小戏、折子戏、综艺节目等专场演出,初衷是为了在解决群众看戏难、进剧场贵问题的同时,进一步起到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艺术和锻炼艺术院团的作用。

    观众赞十多年没能像这样过戏瘾了

    2月27日恰逢周五,记者前往华县采访,当晚演出的是秦腔传统戏《赵氏孤儿》。下午5点半,离开演还有一个半小时,华州大剧院门前,不断有三三两两的群众赶来准备入场。40多岁的张先生家住县城,谈起“一元剧场”来他滔滔不绝:“10多年了,没能像这样在剧场里看大戏了。这么多年看戏就是通过电视,或者是戏迷自乐班,那最多算听戏,不如在剧场里看过瘾……”自从“一元剧场”在华县演出以来,他和几位要好的铁杆秦腔迷几乎场场必到。对于1元门票,他也清楚这是政府部门和剧团在给老百姓让利,“1元钱现在能干什么?就是门票涨到3元5元,群众也能接受。”他只是担心因为门票太便宜而导致这种演出不能长久地办下去。

    晚6时,剧场门前,人潮涌向检票口,还有人不断在广场上逡巡,经询问,他们是没买到票,但还希望来碰碰运气,看能否买到余票或者“混”进去。据了解,在当天中午售票时,700余张票不到半小时就全部售完。十几位从乡村远道赶来的群众因为没能买到票,还集体到华县县委宣传部去“上访”。当晚7时正式开演时,整个剧场座无虚席,其中除了中老年观众外,青年人和少年儿童也占了不小的比例。

    据悉,“周末一元剧场”此前在渭南市儿童影剧院演出时,每次也是门票早早就被抢购一空,即便是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观众也是不减。

    演员讲能上台演出,比拿了大奖都强

    在剧院后台,记者见到正在化妆的渭南市秦腔剧团的演员们。他们说,以前演出机会少,许多人长期闲在家里,和其他同事难得一见,荒疏了技艺,心里也闷得慌,眼见愿意从事秦腔的人越来越少,大家心里干着急没办法。自从有了“周末一元剧场”,虽然说每场演出演员们都很辛苦,常常半夜几点才能回到家,但大家都很高兴,平时排练大家的积极性也都很高。一位演员动情地说:“能上台唱戏,让我重新找回了自己,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这比什么拿奖金、获大奖都强……”

    作为“周末一元剧场”的承办单位,渭南市秦腔剧团有着辉煌的过去。该团曾出过余巧云等秦腔艺术界泰斗级的名演员,他们排演的《五味十字》、《千树万树梨花开》、《王鼎尸谏林则徐》等剧目曾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省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前几年,由于诸多原因,剧团业务下滑,经营滑坡,道具陈旧,舞台灯光等设备简陋,工资不能及时发放,一度人心涣散。

    剧团业务副团长张佐群说:“‘周末一元剧场’让演员有了更多登台的机会,剧团恢复了正常排练,团里的人气也聚起来了。截至目前,剧团已恢复排演了《赵氏孤儿》、《铡美案》等20多部传统经典剧目,还排演了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的现代小戏,以丰富演出内容。”

    华州大剧院负责人也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剧院只是承揽一些会议,或者一些外地的‘草台班子’租用剧场,演上三五场质量不高的歌舞就走人,一年下来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演出,剧院的基本功能远远没有发挥,有了‘周末一元剧场’,剧院也就像个剧院的样子了……”

    组织者说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我们的责任

    渭南市文化局局长华惠民介绍,秦腔在渭南城乡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前期调研时他们发现,广大戏迷一年到头难得看上一次大戏,有的群众甚至近10年了没能在剧场里看过一次专业剧团的演出。而另一方面,剧团却受成本、市场等因素影响,轻易不敢组织演出。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渭南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局的相关负责人研究决定:演!一定要演!要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但门票定什么价格?以前5元、1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都尝试过,剧团的收益并不理想。老百姓对价格也不认可,偶尔一次还行,多了也承受不了。最终,大家研究的结果是“剑走偏锋”,将价格定为低得不能再低的1元钱,时间定在每周五晚,通过打造一个老百姓口碑传播的文化品牌,吸引企业的参与与广告投入。

    如何解决经费缺口问题?“周末一元剧场” 在举办初期尝试着走市场路子,寻找合作企业进行冠名和赞助。2008年,他们曾与中国电信渭南分公司、中国银行渭南分行分别合作过一段时间。在企业看来,“周末一元剧场”这种轰动效应就是对冠名企业、合作伙伴最好的宣传,同时戏票票面和演出剧场都是企业宣传的载体和空间。

[NextPage]

    郊县这样盼希望“周末一元剧场”能办到我们这里来

    如今,“周末一元剧场”的主办、承办方不再为经费过于发愁了。据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永朝介绍,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对“周末一元剧场”的发展十分关心和支持。渭南市市长徐新荣亲自批示,要求对“周末一元剧场”予以支持,每年拿出12万元专项经费补贴演出。

    “周末一元剧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受到渭南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广大老百姓的欢迎,渭南市秦腔剧团便干起了“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举办“华县演出季”,一连演出15场。走进华县意味着每演出一场,仅来往交通费就增加了1000余元,而且为了贴补剧场,所有门票收入归华州大剧院。

    渭南市文化局副局长雷振宇介绍,渭南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剧团,多年来,不少剧团的演出基本上陷于停顿状态,演员们或者改行,或者三五个自由组合,去给别人的红白喜事唱唱堂会,长此以往,秦腔及其他本地剧种会因人才断档而自行消亡。当地以华县演出季为契机,计划采取“周末一元剧场”在渭南各县(市、区)巡回演出,让各县市剧团借此机会恢复演出,条件成熟时实现县(市、区)剧团交叉演出,让群众看到新鲜的、更加丰富多彩的演出,最终形成“周末一元剧场”遍渭南的格局。

    华县演出季刚刚进行了四五场,其火爆的程度就让邻近的大荔县影院负责人羡慕不已。他到华县实地考察后,立即和市秦腔剧团联系,希望“周末一元剧场”尽早到大荔去。

    业界这样评秦腔不是贵族艺术,它应该活跃在民间

    据了解,“周末一元剧场”的模式,在陕西乃至在全国都属首创。有群众反映,渭南市群众花一元钱就能看上一场大戏,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实在是种难得的福分。

    著名秦腔演员、戏曲梅花奖得主李小锋说,渭南的“周末一元剧场”场场爆满,说明秦腔不是贵族艺术,它应该活跃在民间。

    陕西省文化厅一位负责同志表示,渭南的“周末一元剧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具备了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外在表现和内在要求。而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演员的表演技艺不断提高,也会吸引一批年轻人加入进来,这有利于秦腔等古老剧种的传承和发展。“周末一元剧场”对正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记者手记

    多少年,多少次,记者在西安的护城河公园或者其他公共场所,都能发现秦腔或者豫剧自乐班的声韵。戏曲爱好者们或者纯粹自娱自乐,或者搭建个简易的戏园子,靠演唱招徕观众,靠卖茶水、点心之类赚点小钱,而沉迷留恋其间的戏迷不在少数。自乐班或者戏园子缘何人气鼎盛?究其原因,是普通老百姓需要看戏的地方——正规剧院、剧团或者闭门谢客,或者门票价格高得超越了一般百姓的承受能力。

    事实上,地方戏曲或者民间曲艺,在那一方水土中都拥有一大批拥趸,渭南“周末一元剧场”现象说明,这种模式很受群众欢迎及演员的认可,值得在陕西乃至全国推广。据记者了解,河南省周口市于2008年4月设立的“一元剧场”,也是赢得了好“彩头”。

    当然,要真正使“周末一元剧场”遍地开花,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剧团的力量,确实勉为其难,起码在起步阶段还需要各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持。如何建立起和企业合作的长效机制,也需要不断探索。同时,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立专项基金予以扶持,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周末一元剧场”全面推广的进程,甚至决定这项惠民工程的生命力。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